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吠 - 体育

劉河北國畫作品展

font print 人氣: 25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鄒莉台灣新竹報導)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邀請臺灣當代資深藝術家劉河北老師,於12月4日至19日假美學館美藝堂舉辦「壽康畫展~劉河北國畫作品展」,共展出55件國畫作品,其中巨幅畫作《寶島伽藍》,描繪寶島臺灣21處佛教中心勝景,氣勢磅礡令人讚嘆。


展出國畫作品《寶島伽藍》(圖片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劉河北國畫造詣深厚,早年師承溥心畬及劉峩士兩位國畫大師,在溥心畬老師門下三年,盡得其真傳,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無所不精,後師從劉峩士老師臨摹古畫一年。其後遠赴羅馬進修,深諳西方藝術的精髓,又自創一格,畫出東方韻味。而在這期間,開始從事宗教藝術繪畫,利用國畫技巧來描述聖經故事,成為名聞遐邇的宗教藝術畫家。


展出國畫作品《黃山雲煙》(攝影: 鄒莉 / 大紀元)

展出的55件國畫作品,為劉河北多年來創作的心得,8件《黃山雲煙》以中國傳統水墨筆法,表現出黃山群峰、雲霧繚繞,以及蒼松古木昂然挺立的樣貌。也有《交頤話天機》等宗教作品。最特別的《寶島伽藍》,作品取材寶島21處佛教中心勝景,左起澎湖天后宮右迄高雄佛光山,為全長620公分寬87公分的巨幅創作,是劉老師旅行構思的結晶,花了一年時間完成。希望觀畫者能以心靈朝聖。

劉河北表示,舉辦此畫展,即想告訴大眾,文化是需要傳承的,而傳承不是用筆、墨,是對自我的找尋、對人性的探索,走向一個有希望、有愛的願景。並將作品(牡丹)致贈新竹生活美學館典藏。


劉老師(右)將作品(牡丹)致贈新竹生活美學館典藏(圖片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國當代畫家吳冠中昨日在北京病逝,終年91歲。吳冠中是中國畫壇大師級代表。本月初其一幅畫作《長江萬里圖》,以5,712萬元人民幣成交。他晚年對中國美術界諸多不良習端發表了批評。
  • 畫展茲訂於2010年七月十、十一日兩天 (星期六、星期天) 假洛杉磯華僑文教中心舉行,並於十日下午二時整舉辦揭幕儀式,十一日下午二時整舉辦現場揮毫。國畫大師吳子顏先生將親自帶領學生竭誠歡迎各界屆時前來觀賞。
  • 薩克女士表示,「作為一名畫家,我非常欣賞演員服裝顏色、能量、還有精準度,她給我繪畫的靈感;華麗場面超越了一切,令人難以置信,讓我心醉神迷。」「我很感謝神韻展現出如此宏偉壯麗的景象,我將不會輕易地忘記。」
  •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一位美國畫家花45美元在舊貨攤上購得65張舊底片,經證實這些底片是美國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的作品,總價值高達2億美元。
  • (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在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裏,楊暉左手點了一根菸,右手執起畫筆,只見他聚精會神、瞪著大眼、快速來回地望著現場的模特兒─新港田媽媽火雞休閒農場的主人楊秉華與畫布間,時而緊皺眉頭、奮筆揮灑;時而鈍筆收鋒、捻墨再起,再下筆鋒回氣轉、潤飾廚師帽上的火雞羽毛,而後落款收筆。只見他微微吐了口氣,左手的菸燃成長長的灰。
  • (shown)中國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
  • (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台積電國畫社為慶祝成立10周年特別舉辦成果展,自9月29日起至10月10日在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展出。畫展上一幅幅的作品,透露著國畫中特有的優雅氣息,畫風展現潑墨、潑彩、工筆等技巧,畫作主題多為花、鳥、寫意、山水為主。喜愛國畫的民眾可前往觀賞。
  • 為慶祝中華民國99年雙十國慶,澳亞藝術交流協會於臺灣中心禮堂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光輝十月國畫美展」,並於10月10日(星期日)上午9時舉行開幕茶會活動,駐處宋處長、中心李主任、范理事長如珠及莫剛老師等4人擔任剪綵嘉賓,陳僑務委員春龍、台灣同鄉會林會長俊廷、慈暉婦聯會徐會長倩芬、客家會朱會長鳳蘭、八卦太極協會吳會長秋錦等僑界嘉賓約100餘人出席觀禮,禮成後所有來賓享用主辦單位準備的茶點並進行交流,畫展展出孟剛老師師生作品約五十餘幅。
  •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中華民國畫學會會員聯展14日起在桃園縣客家文化館展出至12月5日;桃園縣長吳志揚在開幕茶會中指出,社會的發展應注意科技與藝文併進,若大家都有欣賞藝文的基本能力或者從事藝文工作,不但個人的氣質會提昇,整個社會也會更加祥和。
  • 經常聽到關於一些藝術家反抗「學院主義」「學院派」的說法,好像學院藝術是個束縛、教條式的老舊東西。可是學院又給人有「學術、權威」的感覺,到底學院派或學院藝術好不好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