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天上來 服飾神韻譜春秋(下)

辛慧
font print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

明代女裝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有餘,露裙二、三寸,即所謂「花冠裙襖,大袖圓領」。裙裝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淺淡;崇禎時期提倡白色裙。裙邊有一、二寸繡邊。明初裙寬為六幅,明末時發展為八幅、十幅。裙褶十分盛行,有細密褶紋,也有大褶紋。褶紋裝飾十分講究。

有一種名為彩條裙,每條選用一種顏色緞,每條色緞上繡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將數條這樣的各種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因此取名「鳳尾裙」。有的還將整塊緞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取名「百褶裙」。一種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還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由於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明代男裝以方巾圓領為代表形式,其特點是寬袖、皂(黑)色緣邊,青圓領、皂絛軟巾垂帶。腳夫和搬運工則著青布衫褲,青布長手巾,上衣沿寬邊。官服是雲緞圓領袍,另有外加雲緞外套的穿法。這種袍長離地一寸,袖長過手,袖椿(指袖身)寬一尺,袖口寬九寸,足著大紅色履為典型式樣。

清代,流行衣身修長,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其造型完整嚴謹,呈封閉式盒狀體,因此形象肅穆莊重,清高不凡,而獨樹一幟。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繡花和襉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繡等為飾,旗裝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點外,不同時期的個性特徵也比較鮮明。

清代女子服裝,有公服、禮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后至七品命婦規定的服制;禮服在民間指的是吉服或喪服。婚喪嫁娶及壽日的衣服,宮廷中是按命婦的品級規定的;常服形式多,變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從以上對中國古代服飾的簡單描述中,我們不難發現,古代服飾一個特點是其嚴格的禮服制度,這也說明古人是遵循著一定的生活準則與道德規範的,所謂君、臣、子民各守其綱。

古代服飾也可體現出古人的宇宙觀和思維狀態。《易.繫辭》中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之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黃」。這段文字是說,在黃帝堯舜時期開始出現了衣裳,從而結束了史前那種圍披狀態。人們按照這種衣裳式樣穿著,有秩序地拜祖先、祭天地,從而實現天下治。乾坤是指天和地。

人們從經驗中得知,晨,天未明時,天空是黑色(稱「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為黃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黃色,以此表達對天和地的崇拜。從服飾上也可看出古人是信神敬天,信守天命的。

中國古代服飾,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的部份,也體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其實古人這種「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都是基於那時的人對神的崇尚與信仰,也正因為人有這種善念及高尚的道德水平,神才會將它顯現給人,才會讓人擁有智慧,擁有真正美好的生活環境,生存方式及美好的事物。

各朝代的服飾特點鮮明各異,似乎並無多大關聯,體現了不同朝代的文化,也體現了不同時期人類所被賦予的智慧。每一個朝代的服飾也都形象地反映和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地位,思想意識和觀念的不同。這也許跟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的生命的特點與來源的不同有關。各朝各代的人都是來自不同的天國,在他們轉生中國時,把他們各自天國的文化帶到了人間,所以才使得中國文化如此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爭奇鬥豔。

徜徉在這些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中國古代服飾中,像是回到了從前,更加體會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底韻和內涵,博大與精深。不禁感嘆道:此衣只應天上有,緣牽萬古落人間。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服飾不僅隨著代朝改變,也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文化,從中更體現出不同時期人類被賦予的智慧...
  • 「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的宗旨,在於推崇植根於五千年中國歷代服飾文化的淵源內涵和底蘊。並找出適用於現代人生活的穿著要求和注重實用性的設計重點;本著源承古人「仁、義、禮、智、信」的行為規範和純善純美的價值取向,在今天流行時尚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裡,尋回漢服源遠流長的珍貴服飾禮儀文化。
  • 古人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反映著「天人合一」的理念,它體現在各種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中國傳統服飾就是其中之一…
  • 中國古代服飾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服飾文化璀璨華美,豐富多彩,同時也是中國歷代文化藝術的組成部份。
  • 唐代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燦爛輝煌的時代。唐代服飾豐富多采,雍容華貴,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我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
  • 朴子,這個位於嘉義縣的小鎮,曾經是台灣刺繡文化的重鎮。清朝光緒年間開始的刺繡產業,經歷了數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今日的傳統工藝。而今天的故事主角——周讓庭,正是這項文化的守護者與推動者。
  • 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旗袍秀令人目不暇接,當中多套旗袍出自於資深旗袍師傅殷家萬之手,已達八十八歲高齡的他,仍堅持工作,迄今已步入旗袍行業七十五年,得悉今年九月他將榮休。
  • 綠茵之上,樹蔭之下,小溪淙淙,鳥飛鸝鳴,幾位女子身著素雅碎花裙,沿石階淺笑細語而過,翩躚步態盈輕,莞爾一笑娉婷…… 她們穿的便是「藝術家時裝」新推出的首款印花連衣裙 。這款裙裝猶如一陣清風,又像一股冰泉,帶來了涼爽與甘甜。看似平凡無奇,而這款連衣裙正是神韻藝術總監兼設計師D.F先生為「藝術家時裝」(Artist Fashion)設計的首款連衣裙。
  • 漢服服飾璀璨華美、豐富多彩,代表中華民族華麗、優雅、博大的氣質……
  • 中原大地自古被稱為「神州」,五千年的歷史壯麗輝煌,神蹟處處可見。《易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早在黃帝時代,古老華夏的服飾即具有相當規模。而且服飾形制取諸乾坤天地,它的內涵非同尋常,也屬於「神傳文化」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