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预测到两朝开国帝王的奇人韦鼎

文/刘晓
自古以来,能做帝王者都是天命使然,而为了配合人间的走向,上天或通过其出生时的异象,或藉由精通术数之人的预言,提前向世人揭晓。(大纪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气: 112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自古以来,能做帝王者都是天命使然,而为了配合人间的走向,上天或通过其出生时的异象,或藉由精通术数之人的预言,提前向世人揭晓。南朝梁、陈与隋朝时就有这样一位奇人,名叫韦鼎。

听新闻:

(听更多新闻请至“听纪元”平台)

韦鼎,字超盛,陕西京兆杜陵县人,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韦玄,隐居在商山,因而归属于刘宋朝。祖父韦睿,任梁朝开府仪同三司(注:魏晋南北朝时的一种高级官位)。父亲韦正,做过黄门侍郎。而韦鼎自小就通达脱俗,博通经史,精通阴阳八卦,尤其擅长相术,能预知祸福。他曾先后在梁朝、陈朝和隋朝为官。

在梁朝时,韦鼎就初露锋芒,成为一位传奇人物。他最初效力于湘东王法曹参军,因为父亲去世守丧,期间他异常悲痛,不吃不喝五日,其身体也因此受到了损害,几乎死去。在家守丧期满后,他出任邵陵王的主簿。

公元548年八月,大将侯景勾结京城建康(南京)守将皇侄临贺王萧正德起兵谋反,城中一片混乱。此时,韦鼎的兄长韦昂刚好去世,但却无法发丧,他只好背着兄长的尸身离开都城,并将之寄放在中兴寺,然后去寻找棺材,以便埋葬。

可是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韦鼎哀痛无助中不免在江边放声痛哭。忽然,他发现江中飘过来一个东西,韦鼎深以为异,就将其打捞上来,原来是一副新棺材。如此,他的兄长才得以装殓、下葬。人们听说后,都感叹不已,闻听此事的梁元帝也认为是他的精诚感动了上天。

山水画
韦鼎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可以装殓兄长的寿材,哀痛无助中不免在江边放声痛哭。示意图。图为清 唐岱《夏山高逸图》。(公有领域)

552年,梁将陈霸先、王僧辩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侯景之乱平息,司徒王僧辩任命韦鼎为户曹属,此后他又历任太尉掾、大司马从事、中书侍郎等职。

当时镇守徐州的是大将陈霸先,韦鼎远观徐州有王者之气,知晓陈霸先将建立新朝,因此他告诉陈霸先说:“明年有大臣伏诛,再过四年,梁朝要灭亡,天命将归于舜帝之后。当初周灭殷氏,封妫满于宛丘,其后裔子孙因此改姓‘陈氏’。我观将军天纵神武,应是继承大统之人。”

早就有意取代王僧辩的陈霸先听后大喜,因而定策建立陈朝。557年,陈霸先代梁建陈,是为陈武帝。韦鼎被拜为黄门侍郎,不久后,又被任命为司农卿、司徒右长史、贞威将军,领安右晋安王长史、行府国事,转廷尉卿等。

陈宣帝太建中叶,韦鼎作为陈朝的使者前往北周都城长安。在北周,他遇见了执掌北周政权的杨坚,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他对杨坚说:“我观公之容貌,绝非常人,而且明察深远,也不是众贤士所能达到的。公不久必大贵,大贵之后就会一统天下。天下一统后一年,我会来为您效劳。公相之贵不可言说,希望多珍重珍惜。”

韦鼎出使回来后,就开始变卖全部家产田宅,还客居在寺庙中。他的友人大匠卿毛彪问他是何原因,他说:“江东王气已尽,我和你都将葬在长安。因为看到了这样的变化,所以变卖家产。”

等到杨坚建立隋朝、平定陈朝后,便派人飞车请出韦鼎,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文帝每次设宴犒赏王公,韦鼎总是随侍左右。一次,文帝随意地问韦鼎:“韦世康与你关系是远还是近?”韦世康是深受文帝倚重和信任的大臣。

韦鼎回道:“臣宗族分为不同的派系,南北各自独立隔绝,自臣出生以来,就未尝有过联系。”文帝很惊讶,认为百世卿族不应该这样,便命官府提供酒肴,派韦世康与韦鼎到杜陵,欢宴十余日,以加深彼此的感情。此后,为了不负文帝的苦心,韦鼎考察校订宗庙顺序,从楚太傅韦孟以下二十多代,写了七卷《韦氏谱》。

隋文帝杨坚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韦鼎对杨坚说:“我观公之容貌,绝非常人。公不久必大贵,大贵之后就会一统天下。”图为隋文帝杨坚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当时的兰陵公主刚刚守寡,隋文帝为其公开挑选丈夫,选了侍卫柳述和萧玚来让韦鼎看哪个更为合适。韦鼎看罢说:“萧玚命中当封侯,但无贵妻之相,柳述亦会通达显要,但最终无法守住官位。”文帝不以为然:“官位当然是由我来决定的。”遂让公主下嫁给柳述。但后来的历史证明,韦鼎的预言是准确的。柳述因与杨广交恶,在隋炀帝即位后,坐罪免官,被流放。

文帝又问韦鼎:“朕的孩子中谁将继承皇位?”韦鼎答道:“皇上、皇后所最爱的儿子当继承,不是臣敢预知的。”文帝笑着说:“卿为何不肯明白地说出来呢?”

韦鼎之所以不肯说出来,是因为文帝夫妇最喜欢的儿子是杨广,而原本的太子是杨勇。后来果然如韦鼎所预测的,文帝去世后,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开皇十二年,韦鼎任光州刺史,他以仁义教导百姓,弘扬光大清静的品行。州中有个土豪,外表规规矩矩但却内行不轨,常常做些劫盗之事。韦鼎一次在聚会时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为什么要作贼呢?”还逐条列举了他所犯下的不轨之事。土豪十分惊惧,马上俯首认罪。

还有个人,作客光州某朋友家,并与主人家中的小妾私通。等他离去前,小妾盗走了他的财物,随后小妾逃走,但被杀死在路边的草丛中。主人知道小妾与客人私通,便到官府告客人杀人。县令将客人抓捕,并判其死罪。案件到了韦鼎手中,韦鼎推算后断定:“客人虽与小妾有奸情,但不是杀人犯,应该是某寺中的僧人见财起意,令奴仆杀之。可以在某处找到赃物。”官府遂放了客人,将僧人抓获,同时起获了赃物。

从此,光州内社会安定,秩序井然,路不拾遗,人们都说韦鼎有神相助。后来,韦鼎又被征召进京城,皇帝多次给予他优厚的赏赐。七十九岁时,韦鼎去世。@*#

参考资料:《隋书‧韦鼎传》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在水边隐居的高人,经常亲近自然,日常活动都能保持心态纯净。徐明义画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义 提供)
    谁是古今“茶神”“茶圣”呢?爱好茶道之人都会想起陆羽(字鸿渐、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陆羽的足迹踏遍中国种茶名山和名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成了《茶经》传世,开导后人茶文化的风尚流传至今,并使得中华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经典。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何能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功业呢?陆羽是怎样和茶结缘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经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一起来探索陆羽的生命之《歌》!
  • 清代女学兴盛,才媛辈出,官眷闺秀的交游聚会,往往充满了儒雅和诗意。出身湖阳世家的恽珠,才思敏捷,少女时期的诗作《锦鸡诗》,独具娴静高华的气质,而且流露出化凡禽为神鸟的超凡脱俗的志向。
  • 世人皆知梅花是早春花木,她为梅花作诗,偏要说:“一枝留待晚春开。”沦落风尘的她,却因为这句诗,在及笄不久的美好年华遇见人生伴侣。从此,二人诗画相酬,山水作伴,成就一段才女配名士的佳话。
  • 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他一生画了三百多幅壁画,并有近一百幅卷轴画被皇宫收藏。民间画工称他为“画祖”,史称“画圣吴道子”。
  • 清代诗坛有一位才女,长于书香之家,嫁入诗礼之族。她身边的亲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这个文学家族中,一颗光华熠熠的明珠。
  • 山东才女王照圆,不仅是郝懿行治学生涯上的贤内助,自己也留下了补注古文的专业著作。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 清代这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女孩──沈善宝,不仅能诗擅画,甚至能用书画换取钱财,承担养家的重任。她不仅是神童,更是才华与担当兼备的传奇女生。
  • 明清时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闪耀。其中有一位传奇闺秀席氏女,因擅长画兰而以“佩兰”为号。她不仅能教丈夫写诗,双双结为人间诗侣;而且惊世骇俗,成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兰,本名蕊珠,字韵芬,又号道华。她生于常熟望族,祖上世代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诗人吴伟业的外孙,有诗集四卷;两位姑姑皆是闺秀诗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两卷《绿窗小咏》,是家族引以为傲的才女。席佩兰八九岁时,便熟读《诗经》,以姑姑们为榜样,钻研诗艺,积淀了文思敏捷、辞令娴雅的才华。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