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就有桃花源(3)離不開安全島

第一章之3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工作很苦,為何不索幸不工作?
這種想法與晉惠帝一樣蠢,只會問食粥的人為何不食肉糜?
如果可以選擇,多數人會選擇不工作但有錢領的活兒。

執迷不悟,死命工作的原因是一種無奈,因為天上不會老是掉下來禮物,我們必須自力更生,這正是兩難之處,難怪亞當史密斯會說:「勞動是一切商品交換的真實尺度。」少了勞動,還真想不出生命的意義哩。

金錢是人們長久以來的安全島,代表一分安心與安全,少了它便少了自在,我們全習慣住在安全島上;安全島可能是一個形式,一種狀態、一個地方、一項工作,或者一種虛擬,它滿足了人們非理性的需求,在這個島上你會被呵護,關照,所以不願離開,否則便無所適從了。

我的一位朋友,辭去工作,賣掉房子,整理行囊,移居花蓮,但沒有多久便發現不對勁,他完全失去庇護的安全島,少了原來機械化的生活,竟浪漫不起來,之後便帶罪惡感返回台北。

活在廿一世紀其實比想像中辛苦,電子資訊毫不設防的侵略私領域,已成了不可或缺幫手,人們原本期望它的代勞,卻又不由自主的被其奴化,愈來愈多人天天枯坐在電腦前面,過著與機器為伍的生活,而自己也成了被動的機器,長此以往不僅影影健康,造成失眠,更重大的困擾則是人際恐慌,自閉等等症候群的大駕光臨。

工作彷彿成了一支保護傘,保障人們不被風吹雨淋,還有飯吃,只此用途別無他用,即使用途如此淺薄,我們都得緊抓不放了。

只是為了工作一事,必須犧牲掉人生中最精彩的一大部分,是否值得便有待商榷了?為了工作,我們幾乎快成了假隱居者,每個人都早早出門,晚晚回家,鄰居見面不相似,能打聲招呼的有幾人,電梯中充滿憂鬱‵疲倦‵無笑‵低頭不語的臉龐,在僅有的交會時間裡,默不作聲的各自闖入自己忙亂的領空中,演著出門進門的戲碼。

這是一種矛盾,但是為了我們自以為是的金錢觀,必須忍受,以為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財富,即使如此,這些財富的用處又是什麼?意義又在那裡?有空使用嗎?這些全是我的懷疑,但是在此同時,我們的健康‵快樂‵時光‵青春‵生活的質感,也在同時消磨中。

蘇珊.本德爾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

他們把有的精力都花費在分界點上,
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只知道自己想當個耀眼的明星,
永無休止的追求想要的一切。
無論得了什麼,成功在即,
終究無法挽回失去的,
突然,我看見周邊全是鯊魚。

人們真的無從選擇嗎?註定被工作弄得疲憊不堪?不可以要得少一點,少一樣東西真的不成嗎?這才是關鍵,我們全誤信,以為人生少一樣是不成的,必須小心翼翼的追尋某些肯定不會用得上的東西,而忽略了生活享受,因為錢是人們心中的安全島。@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誰還記得工作最原始的目的是為了求得好生活,我們廢寢忘食戮力工作的同時,卻迷失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 工作這麼多年,賺到了什麼?

    我得到最多的答案是忙碌、煩亂、疲憊與焦慮難安等等,難道這就是工作的目的,當然不是,但又不得不工作,該如何是好?這些年來,我確立了一項標準,把工作當成享受生活的介質。

  • 工作的傷害不止一樁,研究得出,一般人對工作大約都有著負面的評價,比方說:
  • 生活的樂趣很簡單,也很純真。善意會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間瞬間共鳴,那是溫暖明亮的瞬間,帶有似乎肉眼可見的明亮色彩。
  • 經常會遇到親人、朋友、同事等人會和我們談對一些事情的感受,其實這時候我們經常會大談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結果就是讓對方非常的反感。因為對方根本就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只是想和我們分享一下,或者說發一下牢騷。
  • 在我心中,Makafer是這座城市的武士,守護著這片土地。當世界沉浸於溫暖與安寧中時,總有人在風雨中負重前行,讓幸福變得理所當然。
  •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以更加輕盈的姿態,擁抱未知,與天地共舞,在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
  • 初升的太陽為氤氳雲層染上了一抹亮色,杜伊塔馬的層疊山巒如畫卷一般鋪陳在天空下。座落在山腳的小城披上了一層淡淡的微光,雞鳴狗吠聲此起彼伏,教堂的鐘聲悠然迴盪。而我,已經在一座半山腰上舉著相機等待。當晨光初現,我按下快門,將這一刻的光與影定格。
  • 飛機降落時,哥倫比亞的夕陽正將大地染成金色,下了飛機,溫暖的空氣撲面而來,攜著青草和濕潤泥土的氣息,熟悉得像記憶深處的某個片段。和煦的風伸出雙手,輕輕包裹住我,整個人瞬間鬆弛下來……
  • 《阿甘正傳》劇照(Shutterstock)
    人年輕時,要看懂充滿美國近代史的《阿甘正傳》,是不容易的事。我年少時,就不解阿甘和珍妮的愛情。分分合合,糾纏不清,不明白這樣不平等的關係是要說明什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