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传记之八】开国良相房与杜(下)
武德初,大江南北尽归李唐,宇内重现隋朝统一盛世。而在萧墙之内,一场夺嫡之战再次悄然发生。历史惊人的相似,却又咏叹着别样的回声。晋王杨广有心谋篡,隋太子横遭易储之祸;到了初唐,却是太子畏惧秦王之功,几次三番欲置亲兄弟于死地。晋王纵赢得帝位,却随着国祚的衰败英年早逝;而大唐开国便同样面临继承者的抉择,初唐君臣的一思一念,无不牵动历史的走向和国运的兴衰。
业十三年五月,一年光景走到荼蘼开尽、花期将残的春夏之交,一场战事的谋划更加速了历史改朝换代的进程。这就是唐国公李渊与其子女、谋臣策划的晋阳起兵。其次子,敦煌郡公李世民,背负着相士神秘的预言,带领将士西入长安,从此踏上浴血沙场、定国安邦的征程。
【隋唐英雄传记之六】“五绝”虞世南
一位学士,见证三朝兴亡,看尽花落云舒。他走过每一座都城,亲历每一段时空,都留下了韵致深厚的传说。他的面容看似瘦懦,似不胜衣,但性情刚烈,每论必及先王得失,必存规诫助益,凭借刀笔之才、博闻之识跻身初唐功臣,被太宗赞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他曾得三朝君王的眷顾——陈文帝的庇佑、隋炀帝的累征、唐太宗的恩遇。木秀于林,这无限尊崇风光的人生,却是风口浪尖的险途。或许有人欣羡,有人怀妒,但这位学士总是怀着清淡玄远的心态,不为所动,并写下史上第一首咏蝉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就是虞世南,名入十八学士榜,位列凌烟廿四公。
【隋唐英雄传记之五】真实的程咬金
一柄八卦宣花斧,梦遇神人授艺,临阵对敌只晓三招绝技;出身草莽,贩私盐、劫皇纲,荒唐事无所不为,人送诨名“混世魔王”。演义小说勾勒的隋唐世界,壮怀激烈,群英中的程咬金,却以一副粗豪而诙谐的形象出现,为这段恢宏的历史增添一丝活泼欢喜的气氛。他行事乖张莽撞,偏能遇难呈祥,多福多寿,是凌烟功臣中最幸运的福将。而“半路杀出程咬金”“程咬金三板斧”等传统故事,更是作为经典俗谚深入人心。
【文史】隋唐英雄传记之四:大唐的守护神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文史】三救秦王解危境 忠武将军功为首
美人歌歇,铁骑扬尘,问天下谁是王者?隋末唐初是一个尚武的时代,在区区二十载的光阴里,呈现了一部英雄辈出的战争史诗。数支装备精良的军队沙场相逢,各为其主,生死相见,给这段历史涂抹上铁与血的主色调。有一支王者之师,皆皂衣玄甲,每战便似乌云盖雪冲锋陷阵,似一杆金刚不破的巨笔,在中原大地铁画银钩,勾勒出一个力透山河的“唐”字。
【文史】隋唐英雄传记之二 尉迟敬德归唐
乱世烽火路,是百姓的苦难,也是英雄猛将书写传说的画卷。那出生入死、横刀跃马的壮怀岁月,那替天行道、济世安民的英发雄姿,创造了千古风流人物,谱写了万世正气长歌。李唐起于隋末天下大乱之机,创三百年繁华盛世,开国武将功不可没。这些功绩如山的将领中,有一位特殊的将军,他三次解救秦王于危难,在凌烟阁功臣中排名第七,为初唐武将第一人。
皇开国,天下归心,终结了魏晋以来持续百年的板荡格局。然统一治世不过昙花一现,隋炀帝修运河,沟通南北,为千秋后世创造福祉的同时,却因不恤民力带来现世的政治危机。大业七年,河南、山东的一场洪水,更冲蚀了隋朝的国祚天命,致使官民思变,揭竿而起。
【文史】潜龙隐迹辽东郡 名士风流厉冰雪
《梁父吟》的古调回响在山间草舍,自号“卧龙”的诸葛先生吟唱着慷慨的古曲,躬耕于南阳,相时而动。当皇叔刘备三顾茅庐,隆中问对时,这位布衣智者终遇明主,从此一飞冲天,以恢复汉室为己任,创下一番可歌可泣的功业。而在南阳以北的辽东,尚有一位“潜龙”,终生在野不仕,屡次拒绝魏主的征召,立志于教化一方,修善立德。
【文史】啮雪吞毡十九年 清操不改立汉节
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一杆旄饰尽落的八尺汉节,一群温顺无言的白羊。北海边,衰草上,夕阳的辉光将他的背影拉得很长,纤细得仿佛不胜塞外风沙的苦寒。但他的背脊挺得很直,就像他手中迎风屹立、百摧不折的符节。在满目萧瑟的寒冷和遥遥无期的等待中,这个画面定格了十九年,口耳相传、翰墨相续,化为“苏武牧羊”的歌谣和诗篇。
【文史】秉笔直书 为后世法
春秋战国,无疑是历史上一个灵性飞扬的黄金时代。《诗经》《楚辞》各领风骚,以温柔敦厚、辞彩秀逸之歌,开启诗乐华章;诸子百家周游列国,挟纵横捭阖、睥睨天下之势,迸发哲思妙理。而它也是一个血雨腥风的黑暗时代,周天子式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国诸侯相继争霸,卿大夫各自为政,弑主、背信、混战之事屡见不鲜,致使人心道德沦丧,纲常礼义大坏,天下更是征伐不休、生灵涂炭的动荡局面。
【文史】至刚至大唯正气 百邪不侵道长存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行,何由考之?”当屈原放逐,行吟游荡于水泽山地时,他仰天长叹,俯首挥就一首《天问》,怀着悲悯的心情向上苍发出一百多个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即远古之时,天地从哪里产生,是谁将天地间的万物形态流传至今?浩荡苍穹,茫茫宙宇,这天地万物,早在人类留下第一个文明足迹时,便已恒久般地存在。这个谜题,或许只有造物者才能解答。
惠在后宫里,容貌、资历都不是最有优势的,但她却在《旧唐书.后妃传》中排名第三,成为太宗一朝唯一与长孙皇后见诸正史的嫔妃。这个生命何其幸福,又何其神圣。翻阅《后妃传》的徐惠一段,其篇幅之长、载事之详,诸妃难及。当后人重读唐史时,谁能不叹服于她的智慧和贤德,谁能不投以惊羡的目光。
【唐宫美人】贤妃徐惠之贤(上)
皓月当空,自有星云追随,溢采盈辉;圣人临朝,自引才人淑女来归,再唱风雅。
【唐宫美人】太穆窦皇后:金玉良言重千钧
太穆窦皇后者,唐高祖李渊之妻、太宗世民之生母也。窦氏生于北周,崩于隋末,生时不曾目睹李唐代隋的清平之治。她的一生是辛苦的,未安享一刻唐宫繁华;她的一生也是无限荣光的,身后追封成为唐朝第一位国母。如果说贞静温婉的长孙皇后是守护锦绣河山的贤内助,那么深明大义的窦皇后则是开启太平盛世的铺路人。
【唐宫美人】落梅尚有香如故
可是看老了百花斗艳,才猛嗅到梅蕊的清芬?可是听厌了丝竹呕哑,才倾慕一曲笛韵的悠扬?这个问题,唐玄宗来不及扪心自问,就已被梅妃的仙姿牵走了魂灵。然而,玉树琼花,牡丹为王;朝会夜宴,也总是钟鼓齐发、管弦相错的磅礡大曲。玄宗皇帝,从李唐危乱之时发迹,励精图治,一手打造了最辉煌的盛世,他终究是要深入软红万丈的。
她生于闽南,偏有一颗北飞的灵魂。若非如此,她为何对家乡的锦绣花事视而不见,却偏偏痴恋上那经冬待雪的梅花?
九成宫,九重宫阙,九曲回廊。这座唐朝第一离宫,在隋开国时就已存在,时名“仁寿”,却非仁非寿。开皇十五年,在它建成时,役夫死者相次于道,为了迎接隋文帝驾临避暑,不得不以火焚之。四年后的除夕之夜,杨坚远望仁寿宫磷火弥漫,隐有鬼哭。得知是鬼火后,隋帝幡然醒悟,这是为修建殿宇而冤死的无辜百姓在悲号,遂派人酾酒祭奠。之后杨坚因新立太子,改元“仁寿”,大赦天下。
【唐宫美人】贤哉长孙 母仪何炜
长孙氏作了皇后,登上人生的巅峰,可谓拥有了世间一切稀缺的珍宝。帝王的宠爱,至尊的册封,儿女双全的美满,德高望重的亲族……而唯一缺憾的,似乎是她美好而短暂的年华,这般富丽堂皇的岁月,她却只享用了十年。
【唐宫美人】忆长孙皇后:千古贤名半缘书
谈起后宫,任是艳妃美人千娇百媚,谁又能对端居正宫的皇后娘娘视而不见。那是永远站在君王身边,共同守护天下的万民之母。恰如花之娇艳有千万种,而唯有牡丹真国色。国之盛世,莫出于唐,而后宫之最,莫出于长孙皇后。
【唐宫美人】荆棘路上的柔韧身影
起后宫,任是艳妃美人千娇百媚,谁又能对端居正宫的皇后娘娘视而不见。那是永远站在君王身边,共同守护天下的万民之母。恰如花之娇艳有千万种,而唯有牡丹真国色。国之盛世,莫出于唐,而后宫之最,莫出于长孙皇后。
起后宫,任是艳妃美人千娇百媚,谁又能对端居正宫的皇后娘娘视而不见?那是永远站在君王身边,与君王共同守护天下的万民之母。恰如花之娇艳有千万种,而唯有牡丹方是真国色。国之盛世,莫出于唐,而后宫之最,莫出于长孙皇后。
【唐诗故事】青莲怀古:凤凰一去似黄鹤
一种神鸟,翅比大鹏,尾如孔雀;其羽五彩,其名凤凰。它翱翔于四海之外,栖留于碧梧之上。身居四瑞兽之一,堪称百鸟之王,天下见之祥瑞安宁。在南朝宋元嘉十六年,三只风鸟降临在金陵永昌里,招引来大群鸟类,呈现出百鸟朝凤的殊胜景象,亦展示了南国烟雨的繁华风流。此后,永昌里更名为凤凰里,金陵的保宁寺后山又筑起了纪念神迹的高台,名曰“凤凰台”。
谁唱著名花倾国两相欢,再把玉钟金盏殷勤捧?是谁念着最是人间留不住,再把羽衣霓裳黯然收?一去千年,大唐离开长安城很久了,大唐的宫苑湮没于历史也很久了。
【唐诗故事】节妇吟:古来良臣如美人
弯新月如钩,中宵凉夜似水,轻寒如薄幕般浮动在长安城的一座宅邸中。梧桐掩映着小园幽径,摇碎一地清光。这风物是无知无情的,惆怅的是园中徘徊的老人。那是刚转任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的张籍,五十出头的年纪,应是淡看风雨晴雪的境界,可他却是眉峰紧蹙,拈须而叹。
【文史】鸳鸯袖里握兵符——秦良玉
弹击三尺青锋,尚低回着白衣飘飘的易水歌;登临半城烟沙,仍浮沉着壮怀激烈的英雄魄。
【唐诗故事】杜秋娘和凄美的《金缕衣》
丝织就春衫薄,如何比得上盛放的一枝红艳?而你正青春年少,逢着你的我,亦是如花似玉的锦绣年华。
一袭蜀袍殷战血 ——女中豪杰秦良玉
明史》载:“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史书中的秦良玉,风度翩翩好似一代儒将,不见一丝娇柔扭捏的女儿姿态。这倒让后人无限遐思,这胆智双全、仪度娴雅的女将军究竟是怎样的神采。
鸣玉溪畔奇女子——秦良玉
霖铃敲打着碧纱窗,圆月刀驰骋过苗疆域。盛唐的蜀道难,在明末是否仍是难于上青天?巴蜀锦城,有当垆卖酒的风情,杜鹃啼血的凄美,也有三分天下的筹谋,一夫当关的雄图。这片交织着风月与战争的传奇地域,也曾孕育出一位奇女子, 许以刀光剑影的马上姻缘,历经慷慨沥血的悲喜人生。
【唐诗故事】王维:与君初相识 犹如故人归
若非遇着王维,他的声名只怕会黯淡许多,继而湮没在浩瀚的史海中。王维以修禅自居,奉行维摩诘在家修行的宗旨,一生志在归隐,放下了荣利功业,唯独不曾放下一位友人。他为友人写诗,为他遣怀,在世外桃源的辋川中永远为他留着隐居的厢房。慧秀于中,才高于外,王维总是亲切地唤他: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