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诗词歌曲
诗经
乐府
古体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其他诗词
古体诗词创作
现代诗词创作
歌词歌谣
散文随笔
古典散文
现代散文
名家散文
闲话文史
电影随笔
开卷有得
书序书摘
书评书话
剧本剧作
名言锦句
小说大观
古典长篇小说
古典短篇小说
现代长篇小说
现代中篇小说
现代短篇小说
社会/纪实文学
报告文学
文学常识
认识文学
诗词常识
文法修辞
应用文类
外国文学
外国诗歌
外国散文
外国古典长篇
外国现代长篇
外国短篇小说
大纪元首页
副刊
孔子传
孔子传
【新纪元】孔子的千年孤独
孔子,一个真实的人,其名字穿越了半个中华文明的历史风云,伴随着一代代中国人走过沧桑而又辉煌的岁月。在人类历史上,除了两三个被誉为先知的宗教领袖外,谁也没有他行得更远,走得更深,谁也没有他遭受到后世如此众多的水火不相容的评论。无论是尊孔还是批孔,俯身这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长河,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而每一幅面孔背后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氛围。
2011年9月28日 11:29 PM
孔子两则浅析
《礼记•曲礼上》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于政治内斗的需要,这句话是文革中批孔子的最大罪状。这句话的全文是:“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2003年3月11日 3:28 PM
《大纪元时报》美国版372期-头版新闻
2002年10月3日 11:24 PM
孔子传第二十章 泰山其颓哲人长逝 余荣不尽万代尊崇
光阴在悲伤的余绪中又过去了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春天,孔子一病不起。此时,在世的弟子中不论在年岁上还是从资历上来看,子贡算是第一位的人物了。当子贡赶来看望自己所尊敬的夫子时,已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孔子强撑起身体,扶杖立在门口。
孔子
2002年4月19日 1:39 PM
孔子传第十八章 息从政心专意授徒 寓褒贬义勤以著书
天下之大,却无处有明君圣王出现的征兆。孔子看到鲁国的当政者对自己所坚持的政见已丝毫不感兴趣,自己在国政方面已不可能发生怎样的作用,在失望之余,息下心来,将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精力全部用在了教育事业和文献整理上。孔子终于成了一位比先前任何时候都要单纯得多的教育家和学者。在随后的几千年中,失意的政治家其实也大多走了这条道路。
孔子
2002年4月17日 2:28 PM
孔子传第十七章 祭祀泰山季氏僭礼 爱子早逝仲尼心伤
不久,又发生了季康子祭祀泰山的僭礼事件。季康子准备前往泰山行祭祀之礼,尚未出发,这消息在鲁国都城已传得沸沸扬扬。孔子派弟子将冉求叫来,神色严肃地对他说:“你不能劝阻此事吗?”冉求回答说不能。孔子十分失望,感叹道:“难道可以说泰山之神还不及林放懂礼,会接受你们这不合规矩的祭祀吗?”
孔子
2002年4月16日 2:16 PM
孔子传第十六章 季氏礼召叶落归根 问政有心夫子直言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国贵族国书等人率军攻打鲁国。季康子向冉求问应敌之计。叔孙氏、孟孙氏不想作战,冉求力主迎战齐军。季康子被冉求说服。鲁军分两路抵抗,大贵族孟孺子统率右军,冉求统率左军。结果,右军一战败回。冉求率左军英勇奋战,打得齐军狼狈而逃。孔子的另两位弟子樊迟、有若也参加了战斗。孔子听到冉求等人率军抗击齐国侵犯,大加称赞:“这是义啊!”
孔子
2002年4月15日 11:08 PM
孔子传第十五章 孔子迟暮思归乡 弟子回鲁渐成名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师徒再次回到了卫国。这次回卫国的具体路线是从负函到陈国,自陈国北上,经宋国的仪邑,抵达卫国蒲邑,由蒲邑回到卫国都城帝丘。这一年,孔子67岁。
孔子
2002年4月14日 2:32 PM
孔子传第十四章 会叶公夫子自道 道难行隐士歌讽
从城父继续南行,孔子和弟子们到了楚国的负函(今河南信阳)。负函原为蔡国城邑,后被楚国侵占,蔡国被迫迁都下蔡(今安徽凤台)。原蔡国的一些人民被迫聚居于负函,楚国派大将沈诸梁治理。
孔子
2002年4月12日 1:48 PM
孔子传第十三章 居陈国心懮鲁君 困城父不绝弦歌
在从宋国赶往郑国的途中,由于师徒们赶路仓促,孔子与弟子们走散了。抵达郑国国都后,他伶仃一人站在新郑(今河南新郑)的东门口四处张望弟子们的踪影。
孔子
2002年4月11日 10:45 PM
孔子传第十二章 见南子出游陪乘 避桓舍车易服
灵公年老之后,卫国的国政一直操纵在他的夫人南子手中。南子这个女人有着强烈的干政弄权欲,而且为人轻浮,富于权术。她同卫太子蒯聩关系不和。太子曾与一位家臣密戏阳速谋刺杀南子,但是在行动时,戏阳速犹豫起来。太子示意他立即动手,结果被南子发觉,南子大呼:“太子要杀我!”太子见阴谋失败,逃往宋国,后又投奔晋国的赵简子。太子出走后,南子在卫国政事中更是有恃无恐。
孔子
2002年4月10日 11:38 PM
孔子传第十一章 匡蒲被围多舛难 临河而返赋陬操
孔子一行离开帝丘,向南而行,准备去陈国(国都在今河南淮阳)。孔子在卫国时又收下一位陈国籍的弟子公良孺,由于受弟子邀请,而且陈国的宛丘相传是太囗(“白”旁加“皋”)之墟,存有许多古代典章文物,便考虑去陈国一行或许会有些收获。
孔子
2002年4月7日 12:50 PM
孔子传第十章 遭冷落孔子离鲁 受嫌猜师徒去卫
夹谷会盟,由于孔子有先见之明,让鲁君作好武力上的准备,在会盟过程中他更是随机应变,靠着自己的智勇才能使鲁国后发制人,占尽上风。而原本以为胜券在握,一心要胜鲁国一筹的齐国君臣不料自尝败果,怏怏回国。之后,孔子在鲁国政事中力除弊端、欲图正本清源的果决而富实效的做法,便鲁国政事渐渐显出步入正轨的气象。这些消息传到齐景公和晏婴等大臣的耳中,使他们很是不安,因为在这些人看来,鲁国国政和国家实力由弱转强对齐国将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孔子
2002年4月6日 1:31 PM
孔子传第九章 恪职守事君以礼 尊王道堕除三都
在鲁国,尽管鲁定公实际上已等同于一个傀儡,但他仍是名义上的最高当政者。一心要“克己复礼”,致力于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格局的孔子对他恪尽职守,严格按照君臣礼仪行事,不敢有一丝懈怠。
2002年4月5日 9:57 PM
孔子传第八章 任司寇摄行相事 会夹谷为君取威
孔子被任命为大司寇是在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时年52岁。至此,孔子进入了鲁国的上层政治圈子。在此后的时间里,他与鲁君之间有了多次接触。《论语》的《八佾》、《子路》篇记载了两人之间的一些对话。
孔子
2002年4月4日 9:25 PM
孔子传第六章 国政乱孔子赴齐 齐景公执礼问政
在孔子三十多岁的时候,鲁国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鲁国的政权操纵在三桓特别是季孙氏的手里,国君实际上成了傀儡。渐渐地,执政的季平子(季孙如意)已不屑于用他的大夫身份所适用的礼乐,狂悖至极,竟将天子的礼和乐在自己家中搬演,在家中欣赏八佾舞。
孔子
2002年4月2日 10:15 PM
孔子传第五章 三十而立杏坛设教 洛邑之行问礼老聃
中国历史上的私学在孔子行教之前已有存在。自西周以来,由于王权日渐衰微,许多文化公职人员流落到民间,原本属于王朝的文物典籍也散失四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知识人员以个人身份收徒讲学的形式,也就是私学。从文献中可以看到当时在官学之外,私学风气已经盛行,晋国的叔向,郑国的壶丘子林和邓析,以及鲁国的少正卯等在当时诸侯间都有一定的影响。
孔子
2002年3月11日 2:25 PM
孔子传第四章 少年磨难多能鄙事 勤于求知立志向学
母亲去世后,少年孔子开始孤身一人面对社会,他不但要生存,更渴冀着跻身上层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使他感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冷酷性。
孔子
2002年3月11日 2:23 PM
孔子传第三章 生值末世礼崩乐坏 少年好礼俎豆礼容
孔子生值春秋时代末期,其生活时间正当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公元前5世纪前叶的动乱不定的时代,以周朝为宗主的国家秩序正濒临崩溃的局面。
孔子
2002年3月11日 2:21 PM
孔子传第二章 叔梁纥尼山致祷 坤灵洞孔子诞生
孔子
2002年3月5日 3:29 AM
《孔子传》第一章 历史悠久说曲阜 千秋缅怀念孔子
(http://www.iloveguava.com)宫墙亲释奠,林墓此重来。地辟天开处,泗南洙北隈。春眠仙乐鸟,冬缘石碑苔。教泽重千古,泰山终未颓。这是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高宗弘历赴山东曲阜祭祀儒家始祖孔子时所作《酹酒诗》。以春秋...
孔子
2002年3月5日 3:27 AM
漫话风筝
地震千里外大楼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图》预言大变局?
【未解之谜】哪吒真的是魔童吗?揭秘封神背后的惊人真相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