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细说历史
经典史籍
其他史料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呻吟语
天工开物
贞观政要
其他史料
《天工开物》春引水种池盐 南风起一宵结成
国内有两个池盐产地:一处在宁夏,供边镇食用。另一处在山西解池,供应山西、河南诸郡县。解池位于安邑、猗氏、临晋之间,池外有城墙护卫。池水深处,其色暗绿。当地制盐者在池旁将地犁成畦垄,将池内清水引入所犁的畦中,切忌浊水混入,否则就会淤塞盐脉。
作咸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10月23日 5:00 AM
《天工开物》海盐采法多 存百年不变质
海水自具盐质。海边地势高的地方叫“潮墩”,地势低的叫“草荡”,这些地方都产盐。虽然同样的盐出于海中,而制盐的方法却有不同。
作咸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10月20日 8:07 AM
《天工开物》造物赐美味 无所不“盐”
大自然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之气,由此又产生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行中的水润湿而流动.具有盐的咸味。周武王访问箕子时,才首先得知关于五行的道理。人们吃的酸、甜、苦、辣四种味道的食物,经年缺少其中之一都平安无事,唯独食盐,十日不吃,便身无缚鸡之力、疲倦不振。
作咸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盐
2017年10月17日 8:27 AM
《天工开物》小米芝麻豆脱粒得实加工法
加工小米是扬得其粒,舂得其米,磨得其粉。除风扬、车扇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用簸箕。其法是用竹篾编成长圆形盘,将米铺入其中,挤匀扬簸。轻的扬到簸箕的前面,抛弃到地上。重的在后,都是米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粹精
2017年10月13日 5:00 AM
《天工开物》磨出上白面粉 求九华山石
磨的石料有两种,面粉品质因石而异。江南很少有细白上等的面粉,因磨石石料含沙,相磨发热,则麦麸(读夫,小麦的屑皮)破碎,以致黑麸混入面中,无从罗去。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粹精
2017年10月10日 5:00 AM
《天工开物》扬麦磨面法 自然风水最好
小麦是面粉原料。稻谷加工后最精者是舂过两次的精米,小麦加工后最上品是重复罗过的细白面粉。收获小麦时,手握一把麦秆击取,其法如同击稻。去麦秕,在北方用扬场的方法,因为风车没有遍布全国各她。扬麦不能在屋檐下,必待风至而后为之。风不来、雨不停都不能扬麦。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粹精
2017年10月6日 6:46 AM
《天工开物》江南舟上水碓 攻稻一举三用
江南广信府(今江西上饶地区)造水碓之法巧绝。因为水碓就怕埋臼的地势低会为洪水所淹,太高则水流不到。广信府的造法是以一条船当地,打桩将船围住,船中填土埋臼。要是在河的中流填石筑坝,则安装水碓便无须打桩围堤了。更有一身三用的水碓,激水转动轮轴,水碓的第一节转磨成面,第二节带动水碓舂米,第三节引水灌于稻田。这是考虑得十分周密的人制造出来的。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水碓
粹精
2017年10月3日 12:36 AM
《天工开物》筛稻壳去膜 粹精养百姓
稻谷去壳用砻(砻读龙,状如石磨,下臼固定,上臼旋转,藉由上下臼齿搓擦使稻壳裂脱),去皮用舂(读冲)、用碾。用水碓(读对)舂谷,则兼有砻的功用:干燥的稻用碾加工也可不用砻。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粹精
2017年9月29日 5:00 AM
《天工开物》脱稻粒曳牛滚石束手击 借风去秕
水稻收割之后,要脱秆取粒。手握一把稻秆击取稻粒的占一半,将稻都放在场上以牛拉石磙(读滚)碾取稻粒的也占一半。以手击取稻粒,被击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获时如雨天多晴天少,田间和水稻都湿,则不可上场,便用木桶在田间就地击取。晴天稻干,则用石板击稻更为方便。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稻壳
粹精
2017年9月26日 5:39 AM
《天工开物》古人仿照“小过”卦形 制作五谷加工具
宋子说,自然界生长五谷以养育人类,谷粒包藏在黄色的谷壳里,像身披“黄裳”一样美。稻以糠为壳,麦以麸为皮,粟、粱、黍、稷的籽实也都隐藏在带毛的硬壳里面。去掉杂物取得其精华来食用,这种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讲求饮食美味的人,食不嫌精致。加工谷物所用的杵臼,有益于万民,系取自“小过”(上雷下山)上动下静的卦形而制造。发明这类技术的人,怎能是一般人而不是天才呢?
五谷加工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粹精
2017年9月22日 9:24 AM
《天工开物》古代美女的胭脂 天然美颜法
将带着露水摘取的红花捣烂,放入布袋中用水淘洗,绞去黄色液体,然后取出来再捣,放入布袋中用发酸的淘米水再次淘冼,再绞去汁液。用青蒿(菊科)在上面盖一夜,捏成薄饼,阴干后收藏起来。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红花饼
胭脂
2017年9月19日 5:24 AM
《天工开物》种得红花作花饼 带露红花美娇容
红花是在园圃中用种子种的,二月初下种。如果种得太早,待苗高一尺时,就会有黑蚂蚁般的虫子将根吃掉,使苗死亡。种红花的土地肥沃时,苗可长到二、三尺高。这就要在每行打桩,绑上绳子,将苗横拦起来,以防狂风折断。如土地不肥沃,苗只长到一尺五寸以下时,就不必这样作了。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彰施
李淑芬
红花
2017年9月15日 12:35 AM
《天工开物》植物中有五种“蓝” 天然美蓝淀染料
造蓝淀时,要是叶与茎很多,便放在窖里,少的放入桶内或缸内。用水浸泡七天,自然会浸出蓝液。每一石蓝液放入石灰五升,搅动数十下,蓝淀很快就会结成。静放后,蓝淀便沉于底部。近来所生产的蓝淀,多是用福建人在山上遍种的茶蓝制得,其数量比其他各种蓝的总和还要多好几倍。他们在山上将茶蓝装入竹篓内,由船运到外地出售。制造蓝淀时,将漂在上面的浮沫取出晒干,名为“靛花”。放在缸内的蓝淀,必须先和以稻灰水,每天手持竹棍不计次数地搅动,其中最好的叫作“标缸”。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彰施
李淑芬
蓝淀
2017年9月12日 7:24 AM
《天工开物》古传各色染料秘方 自然美现代珍藏版
大红色。(其质红花饼一味,用乌梅水煎出,又用碱水澄数次。或稻稿灰代碱,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则鲜甚。染房计便宜者先染芦木打脚。凡红花最忌沉、麝,袍服与衣香共收,旬月之间,其色即毁。凡红花染帛之后,若欲退转,但浸湿所染帛,以碱水、稻灰水滴上数十点,其红一毫收传,仍还原质。所收之水藏于绿豆粉内,放出染红,半滴不耗。染家以为秘诀,不以告人。)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彰施
李淑芬
2017年9月8日 9:31 AM
《天工开物》云霞五颜六色 染素料成诸色
宋子说,天上的云霞五颜六色,地上的花叶千姿百态。大自然呈现如此色彩缤纷的景象,古代的圣人便跟着学习,用染料把衣服染成青、黄、赤、白、黑等颜色穿在身上。虞舜当初就是如此用心的。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染色
2017年9月5日 5:24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褐毡
凡绵羊有二种。一曰蓑衣羊。剪其毳为毡、为绒片,帽袜遍天下,胥此出焉。古者西域羊未入中国,作褐为贱者服,亦以其毛为之。褐有粗而无精,今日粗褐亦间出此羊之身。此种自徐淮以北州郡无不繁生。南方唯湖郡饲畜绵羊。一岁三剪毛(夏季希革不生)。每羊一只,岁得绒袜料三双,生羔牝牡合数得二羔,故北方家畜绵羊百只,则岁入计百金云。
乃服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9月1日 5:24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裘
羊皮衣中,老羊皮价廉,而羊羔皮昂贵(羔读高.小羊)。怀在腹中的羊羔叫胞羔,刚长毛, 刚出生的叫乳羔,皮上的毛像耳环钩,弯弯曲曲的。长三个月后的叫跑羔,长七个月的叫走羔,皮上的毛渐渐变直。用胞羔、乳羔的皮作衣,没有膻味。古时羔皮衣为大夫之服,现在西北的官绅也很看重它。
乃服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8月28日 5:21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夏服
苎麻剥皮后,最好在阳光下晒干,否则见水就烂。将麻皮撕破时,要用水浸泡,但是只能浸泡二十刻(五小时),浸久时不撕皮也要烂。苎麻本是淡黄色的,先用稻灰、石灰水煮过,再经过流动的水漂洗,晒干后就成为白色。
乃服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8月25日 5:21 AM
《天工开物》作棉衣 翻新棉袄
以棉衣、棉被御寒的,百人之中只有一人在其中装入丝绵,其余都用棉花。古时的“缊袍”(缊读运,新棉混合旧絮)今俗称为“胖袄”(棉袄)。棉花弹好后,按照衣服、被子的形状,将棉花放进去。新作的棉衣穿在身上显得轻暖,但穿久就会绷紧.逐渐不保暖。将其中棉花取出弹松,再重新装入衣内,仍可像原来一样暖和。
乃服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8月22日 5:21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布衣 赶 弹 纺
用棉衣御寒,不分贵贱。棉花在古书叫枲麻(之大麻的雄株,不是棉花),各地都有种植。有木棉(木棉科树棉)、草棉(锦葵科棉属草本)两种,花有白、紫两种颜色。种植白棉的占十分之九,紫棉占十分之一。
乃服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8月18日 5:41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倭缎
倭缎制法起源于日本,福建漳州、泉州沿海地区曾加以仿制。其丝的原料来自四川,由商人万里贩来,换易胡椒而回。其织法也是从日本传来,先将丝料染色作为纬线,再将剪断的铜钱夹织到经线中,织过数寸经丝后将织物刮成黑光。东北满族地区的商人见到这种织物非常喜欢。但由于这种织物很容易污损,作成的帽子戴上后很快就积聚灰尘,作成衣领穿过不了几天就损坏。现在各地都不看重,将来或许被淘汰,这种织法也未必会流传下去。
乃服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8月15日 5:51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龙袍
供皇帝穿着的龙袍,我朝(明朝)的织造局设在苏州和杭州。生产龙袍的织机的花楼高达一丈五尺,由两名技术能手拿着设计好的花样提花,每织过几寸以后,便变换提织龙形图案的另一部分。龙袍有机房各部分工织造单独部分再拼合而成,不是出于一人之手。所用的丝先染成红、黄等色,所用工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人工和成本要增加数十倍,以表示忠敬之意。其中的细节繁多,无法详细诉说。
乃服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8月11日 5:50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熟练
丝织品织成以后还是生丝,要经过煮练之后,才能成为熟丝。煮练的时候,用稻秆灰加水一起煮,并用猪胰脂浸泡一晚,再放进水中洗濯,这样丝色就能很鲜艳。如果是用乌梅水煮的,丝色就会差一些。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8月8日 5:59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分名
罗之类的丝织物有中空的小孔用来透风取凉,它织造的关键在于用线绳作成的软综(绞综)。用两扇衮头打综,一个是软综,一个是硬综。织过五梭、三梭(最厚的是七梭)纬线以后,踏起软综,自然会使两股经丝绞组成绞纱孔,而不并合起来,形成网眼。如果一直织下去,不起条纹而普遍有孔的,就叫纱,织纱的关键也在两扇衮头。直到织花绫绸时,才可去掉两扇衮头,转用八扇桄综。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8月8日 5:55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穿经
将蚕丝穿过综再穿过织筘,需要四个人前后排列坐着操作。掌握穿筘的人手握筘钩先穿过筘齿中,等对面的人把丝递过来准备接丝。等丝经过筘后,就用两个手指捏住,每穿好五十到七十个筘齿,就把丝合起来编一个结。丝之所以能够不乱,其中的奥妙全在将丝分开的交竹上。如果是接断丝,就把丝一拉就伸长几寸。打上结后,仍会回缩到原来的长度,这是利用丝本身就具有弹性的巧妙。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8月4日 5:59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花本
凡是能结织花的纹样的工匠,心思最为精细巧妙。无论画师先将什么样的图案在纸上画出,结织花的纹样的工匠都能用丝线按照画样仔细量度,精确细微地算计分寸而编结出织花的纹样来。织花的纹样张挂在花楼上,即便织工不知道会织出什么花样,只要穿综带经,按照织花的纹样的尺寸、度数,提起纹针,穿梭织造,图案就会呈现出来了。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2017年8月4日 5:41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花机式
织纱罗用的叠助木,比织绫绢的最好轻十几斤。织素罗不起花纹,要在软纱、绫绢上织出波浪、梅花等小花,比织素罗只多加两扇综框,一个人踏织即可,不用提花的人闲着呆在花楼上那个,即不设衢盘与衢脚。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花机式
2017年8月1日 5:59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腰机式
织“杭西”、“罗地”等绢,轻素等绸,以及银条、巾帽等纱,不必用提花机,只需用小机。织匠用一块熟皮作靠背,他的力全在腰和臀部,所以叫腰机。各个地区织葛、苎麻、棉布的,都用这种织机。织出的布、帛更整齐、结实而有光泽,可惜至今还没有普遍流传。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8月1日 5:59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经数
织纱罗的筘以八百个齿为标准。织绫绢的筘以一千二百齿为标准。每个筘齿中穿入已上浆的经线,把四根合为两根。罗纱的经丝共三千二百根,绫绸的经丝共五、六千根。古书称八十根为一升,现在较厚的绫绢就是古时所说的六十升布。织花纹时必须用嘉兴、湖州所产结茧和缫丝时都用火烘干的丝作经线,那么任凭提拉也不会断头。其他省所出的丝,即使可以勉强提花,也不精致。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7月28日 5:58 AM
《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边维
丝织物不论是厚的绫或薄的罗,纺织时都要另行织边。其两个边各牵经线二十多根,边经线必须过浆,用筘推移梳干。绫罗必须三十丈或五、六十丈穿一次筘,可省去穿接的繁杂辛苦。每织一匹(四丈)应在边经上用墨划记号,以便掌握长度。织边的丝线不绕在杠(经轴)上,而是另外绕在织机横梁上。
乃粒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李淑芬
2017年7月28日 5:53 AM
上一页
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有约 224 条记录
【品读唐诗】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苏东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梦”与生死故事
测量 载人 传讯 保健——古代的风筝 你想不到的用途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