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体育投注平台- 线上博彩全攻略
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历史探源
古代教育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古代教育
康熙帝教子勤谨 皇子上学一年只放5天假
清宫的皇子从虚岁6岁开始读书,每天从早晨5点到下午3点,读书共计10个小时。17点到19点,皇子在外面练习射箭等军功课。一年只放5天假,其余时间皇子都在紧张有序的学习中度过。
上书房
康熙
历代名人轶闻录
皇子
2018年2月18日 9:16 AM
皇甫容:康熙帝的仁孝善德
几千年来,在神州大地留下了的令人惊叹的人文奇观,无论艺术创作,还是医学科技等领域,都出现超前的景象,也出现了许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许多奥秘。古人发明的天文历法、衡量制、九九乘法表、易经、针灸等等,让华夏子孙一用就是几千年。基于德的古代教育不仅超前,而且也具有远大的胸怀,令现代教育都难以望其项背。
传统文化
康熙
2015年5月5日 4:36 AM
《易经》蒙卦体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10)
易经》蒙卦,六个爻,一百多字的注解,全面讲说了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让我们叹服,这就是我们中华圣贤先祖的无穷大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神传文化的神奇与博大精深。
古代教育
2014年10月13日 2:32 AM
《易经》蒙卦体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9)
B>作者:童欣
古代教育
2014年10月4日 4:26 AM
《易经》蒙卦体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8)
说“见金夫,不有躬”这样的女人不能娶,那么这样的孩子也难教育好......
古代教育
2014年10月1日 1:43 AM
《易经》蒙卦体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7)
今天讲这蒙卦,我们大家就都是“吉”。有的老教师要娶儿媳妇了,您听了蒙卦就会大“吉”啊,因为“纳妇,吉”。那么娶儿媳妇为什么“吉”呢?它跟前边对应起来,包蒙,我们家小孩不懂事,那么新媳妇儿进家了呢?也要包容这新媳妇儿,有好多不懂,不知道。
古代教育
2014年9月24日 2:04 PM
《易经》蒙卦体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6)
蒙卦里说的“利用刑人”这句话就是孩子我们得管,这个刑是刑法,当然说刑法这个词就有点严重了,实际上是利用约束、规章、制度,说白了,你得管这孩子。
古代教育
2014年9月16日 1:31 AM
《易经》蒙卦体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5)
这是算卦,我们换到学习上,这孩子也是这样,他不懂,你告诉他了,他不听你的就不好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个从教育的角度,就是说这个求学的人他要有诚心,古人说:“欲修其心,先诚其意”,在古代还有这样的说法:“礼,闻来学,未闻往教也”,就说学习啊,你是来求教,不是他主动教你,强迫说“你得学啊”,可现在经常是这样。
古代教育
2014年9月12日 1:59 AM
《易经》蒙卦体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4)
那么作为孩子就要学东西,是不是他就得求你老师来学:“老师,您教我点好东西吧!”应该是这样!现在都变得家长给报一个班,可这孩子喜欢弹钢琴吗?实际上他就是为父母在学。“匪我求童蒙”这句话多好,而现在我们家长都在求孩子,应该“童蒙求我”!
古代教育
2014年9月9日 11:58 PM
《易经》蒙卦体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3)
B>作者:童欣
古代教育
2014年9月8日 2:59 AM
《易经》蒙卦体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2)
《学记》里有一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建立一个国家,统治老百姓,第一重要的就是教学、教化。大家看,对于一个人、一个单来讲位,“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我们作为领导如果要改变一个国家的风气,改变一个单位的风气,都要通过教育、教学。我们从《周易》的卦序来说,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古代教育
2014年9月3日 3:45 AM
《易经》蒙卦体现的中国古代教育智慧(1)
《易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古人称为群经之首。今天要讲的这个蒙卦就一百多字,就把教育的问题都说清了,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古代教育
2014年9月2日 1:30 AM
【章阁】:情商的中国鼻祖
1995年,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出版了《EQ》一书,其中明确提出了情商所包含的五种能力,即: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能力。也可以简要的称为:自知,自励,自制,感受他人以及人际。这就是著名的情商理论。
2014年5月27日 4:13 AM
中国近2万儿童未入校 现代私塾民间悄然盛行
(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私塾教育,让孩子学习《三字经》、《论语》等古代经典书籍。中国在“孟母堂”被叫停后,现代私塾仍在民间悄然盛行。而社会上对这个“体制”外的“另类”教育争论很大。
2013年9月27日 10:24 AM
尊崇道义 扬善明德
熹字元晦,号晦庵、考亭先生,南宋时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人。十九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力主抗金,恤民省赋,不畏权贵。他学识渊博,对儒学、史学、文学、佛学、道学等都有研究,著作颇丰,以弘扬道统思想为己任,强化“三纲五常”,一生热心于教育,无论身在何地都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是孔子、孟子以来的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世称朱子。
文化漫谈
2013年2月13日 8:56 AM
观心:论古今教育本质的不同
古代教育是君子之道。以奠定人的“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涵,和基本的辨别正邪、善恶及礼仪为根本,造就的是以人为本的有正常人情感和理性的群体,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造就有着高贵品质和志向的正人君子之修身、齐家、平天下者。
观心
2012年10月8日 10:17 PM
洒扫应对大学问
闽南语有句俗谚“洗面洗耳空,扫地扫壁角”,意思是说做事要有认真与负责的态度。草率地洗脸,洗过“表面”后,很可能就没有清洗耳朵;而用同样的心态扫地,也是“大概”扫过之后,常常会忽略了不起眼的角落。洗耳朵、扫壁角,说的不只是勤与懒的问题,也关乎一个人做事的态度。
文化漫谈文化漫谈
2011年7月30日 8:48 AM
浅谈中国古代教育(下)
中国古代的教育分为民办和官办,或称公学、私学。民办主要是指私塾,一些落第秀才,开科讲学、授课教徒。兴办教育成为读书人的一条重要出路,既解决生计,又培养人才,更促进教育的发展。
文化漫谈
2011年1月20日 8:17 AM
浅谈中国古代教育(上)
中国古代教育主要就是儒家教育。孔子杏坛讲学,门徒三千,开创儒家教育的先河,奠定了儒学的基础。
文化漫谈
2011年1月13日 8:19 AM
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结语
国家之治乱系乎“人”,人才者,国民之本;学校者,人才之本;兴学所以安国而长民也。因此之故,孟子曰:“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果能如此,那么,一国之事无不举,境内之民得安宁!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是神有意造就的半神文化,当然,攸关生民社稷的教育更是重点演绎的环节。
古代学校
2010年2月14日 10:53 AM
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清代
清代的教育制度,完全采取明朝的办法,学校和科举相辅而行。在京畿有“国子监”、“宗学”、“旗学”。“国子监”的性质,一方面是国家最高的学校行政机关,一方面为大学生读书的处所。
古代学校
2010年2月13日 1:46 PM
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明朝
明代于府、州、县学之外,又有“社学”。太祖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正月,诏天下立“社学”,并在诏中说:“今京师及郡县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睹教化,有司其更置‘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导民善俗,称朕意焉。”
古代学校
2010年1月6日 9:15 AM
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宋朝
南、北两宋的学校教育,不管京畿或地方,各校设立的先后,教材的内容,运作的情形,和教职员、学生名额,都不一致,且每易一君主或换一派阁员也屡有变更。
古代学校
2010年1月1日 8:02 AM
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五代
五代十国,那是唐末至宋初的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在这段期间里,虽出现了五个自命继承大统,但却无力控制全局的朝代。同时在这五个中原王朝力所不及之处,则有十余个地方势力先后据地为王,这是“五代十国”名称的由来,也简称五代。
古代学校
2009年12月29日 8:56 AM
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隋唐时代
《通鉴纲目》: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开始设置“进士科”,策试诸士,这样一来,奠立了科举取士的基础,开导唐代科举制度的先河。因此,科举制度,隋开其端,至唐而备。
古代学校
2009年11月26日 3:38 PM
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魏晋南北朝
自此以后,北方承平将近八十年,不仅国学、乡学都比较南朝为完备,即私人讲学的风气,也是盛极一时。这个时候,正当南朝梁武帝提倡学校教育的时候,介于五、六世纪之间,我们若是统观南北朝的教育,要算这个时期为最发达。
古代学校
2009年11月19日 11:51 AM
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汉代
汉代时,国家教育虽较前代发达,而私人讲学的风气也很盛行,儿童和青年所受的教育,多半付托在“私塾”(私人讲学授徒之所)里面。“私塾”似乎也有两级,而低级的特称“书馆”。“私塾”的势力有时且凌驾官立学校之上,而地方父母官所设立的学校,时兴时废,若有若无,反而无足轻重了。
古代学校
2009年11月6日 8:57 AM
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夏 商 周三代
学校之制,以三代最为完备。家有塾、党有庠(音翔)、术有序、国有学。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学”是大学,“校”、“序”、“庠”都是民间的小学。孟子又说:“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庠者,养也。”这是行“乡射”和“乡饮酒礼”的地方,使人民看了,都要受到感化的。
古代学校
2009年10月27日 12:48 PM
古代学校教育特色举隅:缘起
一国行政的良窳,全看用人的得当与否;而用人的标准,则舍公平的考试制度以外,再没有更好、更有效的方法了。其实,以现在的思维模式推究起来,先秦时期当时举行考试的作用,多为了巩固与维护自家城邦的君权,多方延揽、起用有德、有才的能人异士辅佐国政,以达到称霸诸侯的目的,而对于作育英才的真正目标,反倒置之不问,因此学校教育并没发挥真正的功效。
2009年10月16日 8:17 AM
梁置五经博士
梁武帝萧衍一向崇尚儒学,深感于两汉任用的都是信奉雅道之饱学之士,故能树立名节德行有成,故决定成立一专责机构,来培养人才,遂设置五经博士。
古代学校
2009年9月21日 10:31 AM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共有约 155 条记录
【品读唐诗】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苏东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梦”与生死故事
测量 载人 传讯 保健——古代的风筝 你想不到的用途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