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古代典章制度
【文史】年长者获赐王杖 汉朝老人很幸福
汉朝是一个“以孝治天下”的王朝,如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对于自己的母亲薄太后,就非常孝顺。母亲生病,他不仅广招名医,而且还亲自给母亲喂药。母亲病情突然加重时,他更是万分焦急。上行下效,整个汉朝,对于老人,是相当的尊重,也给予了一定的特权,而保障老人特殊权利的是历史上有名的“王杖制度”。
古代养老
敬老尊贤
斑鸠
2019年1月17日 9:13 AM
雩祭之礼与古代帝王祈雨
古人认为天灾的始末与君王的德行息息相关,历史上最有名的“汤祷桑林”讲述的就是商朝的汤王为了百姓献身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商汤朝开始不久,发生了一场旱灾,持续了七年。持续的旱灾使河干井枯、草木枯死、禾苗不生、庄稼无收、白骨遍野。为了使天帝解除旱灾,商汤就在郊外设立祭坛,天天派人举行祭礼,祈求天帝除旱下雨。这就是“郊祭”。
汤祷桑林
祈雨
康熙帝
雩祭之礼
2018年12月30日 2:02 AM
清王朝处理搬迁 先给补给银 百姓蒙恩惠
据《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四十记载,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十九日,顺治皇帝下了一道上谕,对迁移居民一事,实施了详细而又谨慎的措施。对汉人原来的房子,要么拆除,重新修建;要么将它们卖掉,各从其便。顺治帝考虑到迁移一事,会使百姓疲累,于是特令户部、工部详细核查百姓民房间数,每间给补给银四两。
宋宝蓝
搬迁
清朝
顺治帝
2018年12月19日 8:50 PM
公侯伯子男 五等爵位有何含义
先贤仰望上苍,发现日月星辰能在各自的轨道上谐和运行,由此天地秩序可保不乱。为保人事不乱,圣明的君王像天法地,安排尊卑秩序,使众人各在其位,各司其职。
宋宝蓝
富贵
爵位
福德
2018年8月20日 5:00 AM
中国古早身份证怎样产生的?
古代没有照片,那么有没有身份证呢?中国古早从何时开始有身份证呢?唐代的金鱼很贵气喔,听过鱼符、鱼袋吗?什么时候鱼符识别变成牙牌?
金鱼
中华文化300问
鱼符
牙牌
身份证
2018年7月4日 1:28 PM
【文史】您不了解的元朝(1)宽刑
长久以来,一提起元朝,很多人认为元朝残暴,或许历史的真貌并不像我们想像的一样,亦或者是人们不太了解,有意无意夸大了元朝的残暴。
宽刑
元朝
忽必烈
2018年5月12日 12:44 AM
【文史】700多年前最完备货币:元朝纸币
现代世界各国流通的货币,主要都是以纸币为主。纸币便于携带,使用方便。说起纸币,这还是中国的一项创举呢!
刘秉忠
宋宝蓝
忽必烈
纸币
货币制度
2018年4月16日 11:28 PM
【文史】太平天国(10)完善的医疗机构和制度
在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医疗机构,因其健全、正规,在医学史上留下灿烂一页。太平天国对医生的选拔聘用都很严格。当时,天王制定对百姓护理实行公医制,并且免费为百姓接种牛痘,以预防天花,首开近代史上全民免疫的先河。
洪秀全
皇甫容
太平天国
牛痘
鸦片
2018年4月15日 3:10 AM
刑讯有度 太宗“录囚” 死囚守信
唐太宗曾对臣子说: “律法,不是朕一个人的律法,而是天下的法。”唐太宗的意思是说,即使是皇帝本人,也不能随意以个人名人,干涉法官和司法部门办案,法官和司法部门享有独立依法办案的权力,不受国君的意见所左右。司法公正的唐朝,古今都称赞 。
崔仁师
唐太宗
司法
2018年4月8日 12:10 AM
【晋商传奇】之五:山西票号
晋商的国际贸易远及俄罗斯、日本、南洋各岛等国家,贸易间频繁往来,需要大量的现金来支付。对于大宗的商品交易,随身携带上百万两白银,不仅耗时耗力行动不便,而且也存在很大风险。
晋商传奇
晋商
商道
清朝
皇甫容
2018年3月25日 8:55 PM
【晋商传奇】之四:普爱天下的万里茶道
清朝国祚绵延近三百年,在这段光河中,孕育出一条巨大的商道。它穿越茫茫戈壁,连接东亚西欧,将神州文化和义利精神,传向遥远的异国。这就是晋商走出的万里茶道。奇特的是,这条茶道似乎是为大清而来,它的光芒随着皇室的兴衰成败,变化着自身的色彩,在中外...
晋商
茶道
商道
皇甫容
晋商传奇
2018年2月11日 12:46 AM
【晋商传奇】之三:大清皇室和晋商的奇缘
山西人面临山多地瘠,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他们在创建财富帝国时,无论是地理上的关口,还是精神上的关口,他们也都闯过不少。最大一关就是走西口。
晋商
商道
清朝
晋商传奇
皇甫容
2018年2月2日 8:48 AM
【晋商传奇】之二:晋商和李自成宝藏
2500多年前,晋国在南部盐业的带动下迅速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座方圆60公里的运城盐池,成就了一个富强的诸侯国。
晋商
商道
李自成
晋商传奇
皇甫容
2018年1月27日 4:11 AM
【晋商传奇】之一:晋商溯源
在巍巍的太行山西部,有一片高旷气爽的土地,称为山西。传说中,山西是得龙脉的福佑之地。
晋商
商道
晋国
晋商传奇
皇甫容
2018年1月22日 9:00 PM
《成吉思汗法典》推动莫斯科崛起
如果说一部法典可以推动一国之兴,您是否认为这是天方夜谭?莫斯科,现今的这个国际大都市,当初只是个只有森林和田野的小镇,推动莫斯科及罗斯文化兴起的重要支撑,今日看来,颇为耐人寻味。
大扎撒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法典
罗斯文化
2017年12月25日 1:46 PM
【文史】中国古人的“满分作文”
科考取士在中国由来已久。承袭千年的科举考试中,古人所面对的可以说只有一种题目:作文。在这一隅天地间,他们又是如何以一支笔、一缕才思,挥洒为国为民的仁人志气,绵延神传文明的千年辉煌?
张柬之
文天祥
满分作文
状元
科举
赵秉忠
进士
2016年7月3日 7:52 AM
中国历代官制解说
中国历朝历代都以其朝代的特性,而对当朝的官名有不同的称呼法。像伏羲氏,他是以龙的名字来称呼官名,例如:春官叫做“青龙”,夏官叫做“赤龙”,秋官叫做“白龙”,冬官叫做“黑龙”,而中官则叫做“黄龙”。
历史探源
2010年5月3日 10:00 AM
细说中国历史六部衙门──礼部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历史探源
2010年4月9日 10:53 AM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驻京办”
驻京办古已有之,在唐宋两代叫“进奏院”。不过在古代,一般只有省一级单位才有设立驻京机构的资格。
历史探源
2010年4月6日 2:45 PM
天子为什么要有三宫六院?
天子何以有三宫六院呢?很多人认为,这就跟今日为什么男子会有外遇一般,只是单纯的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但这是历史的真实吗?且让我们比较一下,汉朝与罗马,这两个相似的帝国,看看天子何以要有三宫六院。
历史探源
2010年2月9日 9:05 AM
大明王朝综合法典“大明律”
大明律制定过程是吴元年(1367)十月﹐朱元璋命左丞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基等议定律令。十二月﹐编成《律令》四百三十条﹐其中律二百八十五条﹐ 令一百四十五条。同时又颁《律令直解》﹐以训释《律令》文意。洪武六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刑部尚书刘惟谦等以《律令》为基础﹐详定大明律。
2010年1月2日 1:30 PM
历史上科举考试17位“连中三元”的奇才(图)
戏曲中常常出现寒窗苦读的主人公“连中三元”的佳话。其实,在古代的考生中,“连中三元”是非常罕见的。什么是“连中三元”呢?许多人对此并不清楚或知之不详。
2009年12月5日 12:35 PM
古代官员也放周休假吗?
既然是辛辛苦苦的工作,那么,放假的时候就一定要好好把握吧。虽说是政府要大家放假好好去休息、沐浴一下,打理门面,但其实可以做的事情还挺多呢。
历史探源
2009年11月8日 5:35 AM
古代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
在小说和戏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在处决犯人时,朝廷的那些命官们的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尤其是犯人被押送在法场,如果时辰不到"午时三刻",还得等,等时辰一到,才开刀问斩。
历史故事
2009年9月25日 10:59 AM
梁置五经博士
梁武帝萧衍一向崇尚儒学,深感于两汉任用的都是信奉雅道之饱学之士,故能树立名节德行有成,故决定成立一专责机构,来培养人才,遂设置五经博士。
古代学校
2009年9月21日 10:31 AM
何谓“三公”?
在夏朝和商朝以前并没有三公这个职称的。周朝时候,“三公”是指:太师、太傅以及太保。
2009年9月14日 11:33 PM
古代是这样科举考试的?
其实,追究中国的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到清末结束,历经一千多年,他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众多人中,要想独占鳌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寒窗苦读、鸡鸣未觉,有的人绞尽脑汁、取巧投机样样来,有的毕生进出考场,直到白发苍苍…
文化橱窗
2009年7月31日 7:39 PM
古代宫廷如何过冬?
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应更为严寒和漫长。“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些地方八月就开始了飞雪,冬天开始得可真早;“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暴风雪的猛烈,估计比今年这场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更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皑皑白雪,万里无人,天地同色;“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天气严寒,衾枕冷了,窗户都被雪给照亮了,竹子不堪重荷,也被雪压断了。在冬季,古代人怎么御寒,拿什么来取暖过冬?
过冬
2008年11月14日 5:20 AM
皇帝也领工资 宋太宗月薪1200贯
在帝制时代,皇帝是大老板,所有官员都是他的员工。员工的工资老板发,老板的工资谁来发呢?
历史故事
2007年12月18日 11:29 AM
法制的变迁-从郑人铸刑书说开去
《春秋左传》记载:鲁昭公六年三月,郑国人把刑书铸在了鼎上。晋国的叔向派人捎信给郑国的执政子产,信上说:“从前,先王根据事情的轻重来判断罪行的大小、决定惩罚的轻重,而不制定各种刑律法制,是因为担心百姓会产生抗辩之心的缘故。
法制
2006年8月13日 10:50 AM
1
2
3
共有约 64 条记录
漫话风筝
地震千里外大楼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图》预言大变局?
【未解之谜】哪吒真的是魔童吗?揭秘封神背后的惊人真相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