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医

医泽绵长的东海徐氏世医家族
上古时代的医者通常是师父寻找有天分的弟子,由其传承医术,到了大约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医家族开始出现,即医术由医者家族内部的子弟传承。当时,东海徐家、馆陶李家、高阳许家等均为有名的世医家族,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东海徐家。徐家从晋代徐熙起,传至北朝徐之才时已至少六代行医,声名显赫。其后,徐家之医术传承逾千年,直至明代洪武年间的太医院院使徐枢,可以说是医泽绵长了。
东晋、刘宋时人徐熙之无意中得到扁鹊医经,一门数代学了神医之学,妙手回春。在徐家数代医病的医例中,有些非常“超凡”的诊断治疗,证实病在另外空间、肉眼看不到的空间,显示中医学超现的神奇。
中国四大女名医之一——义妁
西汉时期有一位女神医叫义妁,她是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首。其余三位女名医分别是鲍姑、张小娘子以及《女医明妃传》中的谈允贤。
古代手术奇观:开颅术 胸腔术 换心术
在现代,做一台开颅手术、胸腔手术、换心术,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手术技艺,还需要一整套精密的仪器。手术之前,还要对病患进行透视、化验等系列检查,方方面面确保无虞,才能进行手术。然而,在没有精密仪器的古代,医生如何进行外科手术?做手术又是怎样的光景?又会有哪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中医药始祖炎帝神农 一生做了哪些重要的事?
据史书记载,中医最早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神农就是“炎帝”,他不仅为政是帝王之圣贤,还开创了农业、饮食文化,中医和中药也是他所奠基。神农是怎样的人?从史料记载中可以了解一二。神农尝百草的性味、品泉水的甘苦,使人民知道哪些有毒从而避开。神农有时一天就遇到七十种毒,多次死里逃生。他发现用茶叶可以解毒。
蛛网尘垢巧治病 醋淬秤砣解怪疾
神奇的古代医术,为人打开一扇天窗,了解世界万物的奇妙。
等草鞋重达八斤半 他就能时来运转
“药王”孙思邈,是隋末唐初的陕西西耀人,小时候因为病弱,看病吃药,耗尽了家产。七岁时,聪颖好学的他每天能诵读一千多字;十八岁便立志学医,为人解救病苦;二十岁时,喜欢老庄和百家学说,也喜阅读佛经;当时的洛阳总管独孤信见了他,感叹说:“这是一个圣童,只怕他器大识小,很难被任用。”
“北宋医王”庞安时 十治八九 一针救难产孕妇
庞安时被誉为“北宋医王”。他从小擅长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父亲是祖传的医师,曾经拿《脉诀》来教他,年少的庞安时却说⋯⋯
可惜,这样的神技和神迹在当代中国,已经几近绝迹了。因为对于中医精华部分的修炼和特异功能,现代人因为注重实证医学,用现代研究方法不能得知因由,因而弃为糟粕,实在是本末倒置。
春秋时代的名医扁鹊给秦穆公和晋国的赵简子两人都看过病,两人发生类似的昏病和梦境。后来印证,秦穆公和赵简子的梦都是属于神仙的预言梦,果然都成真了……
逢端午节话艾草好时节,艾草的多种功能中国人早知道,“艾”的丰富内涵超乎人们的想像!诗经中有诗传史,《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中国晋代有一位以艾草灸治法救人无数的女神医鲍姑……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奇女子,比如最常提起的四大美女、四大才女,可你知道还有受人尊敬的四大女医吗?她们分别是西汉义姁、晋代鲍姑、宋代张小娘子,还有我们今天要讲到的明朝女医谈允贤。
受稚子启发 孙思邈发明导尿术早西方千年
膀胱中积累了很多尿,却难以排出,是非常难受的。利用“导尿术”,能立即排尿,解除痛苦。 史上第一个使用导尿术的人是谁?是唐代的名医孙思邈。 大约离现在一千多年前,孙思邈见一位患了“尿闭”症的人来求救。
几根银针写传奇 名医徐文中重医道救人
徐文中平日行医,对金钱十分淡泊,对做官也不太感兴趣。一次⋯⋯
激怒疗法有奇效 古代名医“冒险”治心病
中国古代有一种心理疗法叫“激怒疗法”。清朝名医叶天士一个方子都没开,只用激怒疗法就治好苏州太守藩宪的眼疾。古人的心理疗法,实在是超前又发达!
三片梧桐叶 救下两条命
清朝医生叶天士巧用梧桐叶治疗难产,救下了难产孕妇和腹中胎儿两条人命。为什么不起眼的梧桐叶,在叶天士的手里,成了金丹妙药?
从歌伎到女医 宇文柔奴的传奇一生
公元1079年,因乌台诗案,北宋著名诗人王巩受到牵连,被贬到数千里之外的宾州。他的妻子、仆役都各自散了,唯有能歌善舞的婢女柔娘愿意陪他赴任,并凭着医术救人无数。王巩官复原职后,苏轼大为感动,特为她填下一首词。
孙思邈:人畏惧5样东西 心思清明 不被伤害
卢照邻问:“人世间的事情该怎么做?” 孙思邈回答说:“胆要大,心要小,智虑要圆通,行为要方正不苟。”照邻问:“怎么讲呢?”孙思邈答道:“心是五脏的元首,它应该遵循规律办事,所以要谨慎。胆是五脏的将领,它必须要坚决果断,所以胆要大。
神传文化系列:神医扁鹊
中国,也称神州大地,几千年的历史中,上天赋予的各种文化丰富着人的智慧、启迪着人的心灵。这些传统的、向上的力量承载着历史,规范着人的道德言行,也给人们指出了一条通向未来的路。
【文史】中国古代四大女医——晋代鲍姑
海上有仙山,仙人往来间。碧波翻涌,潮起潮落,传递着来自天际的神秘讯息,诉说着遗落在民间的神话。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更是那些神话的见证者和流传者。
【文史】真实的明代女医谈允贤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煊赫文明远迈汉唐,到头来人事代谢、繁华转空。一名女子的事迹周流宛转其间,似乎更为纤弱微末。她遂选择淡出历史,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韵事之外,隐却袅袅身影。然而,她也曾提起琵琶袖,自研笔墨,将一生的起承转合,融入江南旧乡的薄烟远雾中。后来,她的儿子将这毕生心血刊行于世,才将她的秘事流传至今。她留下的,除却一部专著,还有后人永恒的崇敬与追思。这便是一个女子与一部医书的传奇——谈允贤和她的《女医杂言》。
金华县城里有个花花公子施王孙,一天,强抢民女方姣仙,逼迫成婚。方姣仙宁死不肯拜堂。施家只好暂时把她安顿在一间冷屋内。
苏州葛可久是个名医。朱丹溪隐名埋姓,投之于门下。三个月过去了,葛可久发觉他切脉、处方有时还超过自己,因此很器重他。
寒山子是唐代贞观年间的高僧,不知姓字,隐于天台幽窟中,以桦皮为冠,布裘弊履,或长廊唱咏,或村墅歌啸,人莫识之。尝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屋壁所写文句三百余首。人搜集其诗偈,得300余首,编为一集,曹山本寂禅师中以注解,名《寒山子诗》。其诗通俗晓畅,多以佛理阐述人生真谛。勘破生死,流传颇广。
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儿童时就能读书,过目不忘。
僧智缘,随州人,擅长医术。嘉佑末年,召到京城,住在相国寺。每次诊脉,就能知道人的贵贱、祸福、凶吉,给父亲诊脉就能知道他的儿子的吉凶,他料事如神,士大夫争相拜访他。
楚衍,开封胙城人。少年时精通四声字母,乡人柳曜以师礼向他求学,乡人看待他是先生。
甄栖真,字道渊,单州单父人。广涉经传,擅长诗赋。第一次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叹息说:“劳神伤精,追求虚名,没有好处。”于是放弃学业,读道家书以自乐。
僧志言,自称姓许,寿春人。在东京景德寺七俱胝院削发出家,事奉清璲。起初,清璲读经非常勤苦,志言忽然来拜访清璲,跪在他面前愿作弟子。
    共有约 129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