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文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中华千古英雄人物
历代星座人物
历代文人
名流仙宗(8)超轶绝尘的赤壁歌赋
若论苏轼的词章,犹如飘散在空中的春花,可以和着柳枝温婉而歌,清丽纡徐,雅人致深;也宛如天风奏响的海涛鸣曲,气度慷慨磅礡,似涛涛波澜激昂排宕,胸怀宏阔。
名流仙宗
苏东坡
苏轼
赤壁赋
皇甫容
2017年8月10日 3:53 PM
不当皇帝要当总编的昭明太子(五)
中国人说到佛,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南朝的佛教繁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后代诗人描绘的一种风景,更是一种惊世的文化在南朝扎根的标志。
昭明太子
萧统
萧衍
昭明文选
佟仁
2017年8月9日 5:15 PM
名流仙宗(7)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曾说,友人若想跟着他显达富贵,那就像在龟壳上采毛织毯一样,难之又难。他善于理财,工于书画文章,善于救济鳏寡孤独,也善于引领百姓饮食文化,但他“无力”为自己求得显赫声名。
千里共婵娟
名流仙宗
明月
苏东坡
苏轼
皇甫容
2017年8月5日 10:33 PM
不当皇帝要当总编的昭明太子(四)
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之长子。他在31年的人生中,似乎从没想去继承皇位,而是殚精竭虑、召集一批志趣相投的文人,汇集古今三万卷书籍,全神贯注地编选了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曰:“文选烂,秀才半。”1400多年后的今天,也有文人慨叹:如果在中国文化的典籍中缺少了这部《文选》,古代的秀才们该用什么来做科举考试的“教材”?
昭明太子
昭明文选
萧统
萧衍
佟仁
2017年7月14日 8:30 PM
不当皇帝要当总编的昭明太子(三)
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之长子。他在31年的人生中,似乎从没想去继承皇位,而是殚精竭虑、召集一批志趣相投的文人,汇集古今三万卷书籍,全神贯注地编选了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曰:“文选烂,秀才半。”1400多年后的今天,也有文人慨叹:如果在中国文化的典籍中缺少了这部《文选》,古代的秀才们该用什么来做科举考试的“教材”?
昭明太子
昭明文选
萧统
梁武帝
佟仁
2017年7月5日 7:55 PM
不当皇帝要当总编的昭明太子(二)
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之长子。他在31年的人生中,似乎从没想去继承皇位,而是殚精竭虑、召集一批志趣相投的文人,汇集古今三万卷书籍,全神贯注地编选了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曰:“文选烂,秀才半。”1400多年后的今天,也有文人慨叹:如果在中国文化的典籍中缺少了这部《文选》,古代的秀才们该用什么来做科举考试的“教材”?
昭明太子
萧统
昭明文选
佟仁
2017年6月27日 2:27 AM
不当皇帝要当总编的昭明太子(一)
梁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之长子。他在31年的人生中,似乎从没想去继承皇位,而是殚精竭虑、召集一批志趣相投的文人,汇集古今三万卷书籍,全神贯注地编选了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曰:“文选烂,秀才半。”1400多年后的今天,也有文人慨叹:如果在中国文化的典籍中缺少了这部《文选》,古代的秀才们该用什么来做科举考试的“教材”?
萧统
昭明太子
文选
萧衍
佟仁
2017年6月19日 10:19 AM
名流仙宗(4)盛德君子颜真卿
颜真卿留下高超的艺术成就,也弹拨了一曲弦外之音,他没有进深山寺院,也不入洞府道观,在这滚滚红尘中尽心尽力地辅佐一朝,安济一方黎民。
名流仙宗
颜真卿
皇甫容
2017年6月4日 12:44 AM
名流仙宗(3)心如砥柱刘禹锡
回首看看刘禹锡的一生,细细品味他的诗作,虽然一生艰辛,挫折不断,却依然能将落拓的风采洒逸大唐,留下名篇典章百世流芳。他于困厄中,努力保持正面的善良天性,是否很像大隐于朝,不计荣辱悲欢的真仙呢?
刘禹锡
名流仙宗
皇甫容
2017年6月1日 1:45 AM
名流仙宗(2)依依似君子――刘禹锡
“牡丹真国色”、“依依似君子”出自大唐诗人刘禹锡(772年~842年)的诗,虽然这两句一个咏牡丹,一个咏青竹;一个象征繁华富丽,一个象征守节清虚,二者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却在诗人的一生中,竟也相得益彰。
名流仙宗
牡丹
刘禹锡
皇甫容
2017年5月29日 8:42 AM
端午节到 屈原子孙在台湾 供奉铜像纪念
端午节将至,关于吃粽子的由来,台湾民俗的观点是纪念屈原。屈原的子孙在彰化,彰化市宝廓里有个屈家村,村子里住了30几户人家,村子里的庙宇供奉屈原像。
屈原
端午节
2017年5月27日 1:10 PM
名流仙宗(1)白居易的来世夙愿
白居易从长安到江西三四千里的路程,一路走来但见乡间学校、佛院、旅店、港口,都题写着他的诗文。大唐子民,不论士族、僧侣道士,还是老妇、少女都能随口吟诵几首他的诗歌。所以在一个时代,白居易的名号几乎成为全民青睐追捧的商标。
大唐诗人
白居易
转法轮
长恨歌
名流仙宗
修炼
皇甫容
2017年5月26日 12:56 AM
李清照与《渔家傲》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公认为在宋词的创作上成就不俗,有文集传世。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李清照
渔家傲
2017年3月14日 4:17 PM
姜夔与歌姬小红
姜夔与歌姬小红,他们一个专精于乐器,一个专精于歌唱,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许不是单纯的男欢女爱,而是彼此成长的伙伴。或许这才是男女的相处之道。
姜夔
小红
过垂虹
2017年1月12日 5:00 AM
南宋音乐家──姜夔
姜夔的著作《白石道人歌曲》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保存了宋词的音调及唱法,被视作“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在这本书收录了十七首姜夔的谱,其中的《暗香》、《疏影》为其代表作。
姜夔
姜白石
暗香
音乐家
2017年1月9日 2:58 PM
【故国神游】大江淘不尽 千载东坡名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在为万古云气封闭的西蜀,在岷峨雪浪汇入长江的大雷之音中,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议者按其生辰解说“十二月为辛丑,十九日为癸亥,水向东流,故而才汗漫而澄清。”正所谓人各有命,命中注定这个婴儿将带着天授的禀赋与才华,做出一番不朽于人间的事业,他就是苏轼,苏子瞻,苏东坡。
故国神游
苏东坡
苏轼
2016年9月30日 8:21 PM
苏东坡仁民爱物 造就名菜“东坡肉”
谈起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红烧猪肉,就不能不提起“东坡肉”。相传这道名菜的由来,与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有关。而“东坡肉”之所以深受大家的喜好,除了它的特殊烧煮方法、食材外,更主要的是它背后的内涵,大家都喜爱这位爱民的文学家兼美食家“苏东坡”的为人。
东坡肉
苏东坡
苏轼
2016年7月31日 7:27 AM
异曲同工的命运——从焦尾琴到文姬归汉
记得从少年起就听说蔡文姬的故事,后来又读到其父蔡邕焦尾琴的典故,但一直没有细想。
焦尾琴
蔡文姬
蔡邕
2016年7月19日 12:49 AM
【故国神游】华章炳焕道心深 万古不废是斯文
周敦颐之《通书》有云“文所以载道也”。这大概是我们所能找到的“文以载道”的最为贴切的出处。不过,文以载道的思想却是自古有之。确切地说从造字之初,中国人的文字就被赋予了“载道”的使命。于是每当世道大衰时,就会出现一些有志于以文济世的人,强调文章的道德内涵与教化作用,以文风变世风,比如,宋朝的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
故国神游
柳永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2016年6月15日 4:04 AM
酌古鉴今:纪晓岚的“四莫”诗
纪晓岚的这首<戒后>诗,是他对儿孙的告诫,也是他自身做人准则的表白。
纪晓岚
酌古鉴今
陆游
2016年5月30日 11:49 PM
邵雍--平生不做皱眉事 天下应无切齿人
北宋易学大师邵雍,传下《梅花诗》,预言了当时至今的历史大事。
传统文化
古诗
历史名人
邵雍
陈彦玲
2016年5月26日 9:10 AM
【家教珍事】欧阳修母亲 画荻教子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是宋代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进士,曾在府县中任职多年,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官职。欧阳修晚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以太子少师衔致仕。
新五代史
新唐书
欧阳修
画荻教子
韩愈
2016年5月26日 12:26 AM
【文史】诗仙李白与道家的奇缘(下)
在李白的一生中,结交了不少道士和修道之人,其中有四位对其影响深远,他们是司马承祯、贺知章、元丹道士和吴筠。
修道
元丹丘
吴筠
唐代诗歌
唐玄宗
唐诗
李白
神传文化
诗仙
道家文化
2016年5月17日 11:01 PM
【文史】诗仙李白与道家的奇缘(上)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如此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又是如此的想像丰富,这样的胸襟、情怀令人不禁拍案叫绝,难怪古人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而又有多少今人恨不能穿越到唐代,与这有着“诗仙”之谓的李白对酒当歌,共赏明月,共游名山。只是今人知否,李白的一生中除了酒,除了剑,除了诗,还有“道”。
尸解
李白
神仙
诗仙
道教
2016年5月17日 12:15 AM
【故国神游】两宋理学开气象 振古鸿儒立道德
有宋一朝,理学之兴于后世影响甚大,尤以邵子象数学与周子濂学、二程洛学、张子关学、朱子闽学诸家最着,又经后世学者之继承,之发明,之研究,俨然成为庞杂之体系。
周敦颐
宋朝
爱莲说
故国神游
程朱理学
邵雍
2016年5月2日 5:09 PM
【故国神游】濯缨濂溪水 洗心莲花宫
道州营道县有濂水之源,东流十里,左曰龙山,右曰象山,周敦颐的祖居就在这里。旧时,濂溪有桥,桥有小亭,十三岁的周敦颐常常钓游其上,吟风弄月,至今为父老传谈,谓其志趣高远,不与俗人同调。
周敦颐
故国神游
2016年4月21日 7:02 AM
酌古鉴今:中用不中看
墨子的学说,传播先王的思想,论述圣王的主张,他把道理告诉了人们。如果他的学说文辞优美,恐怕人们只会陶醉于表面的文采,而忘记它的实际价值。
2016年4月18日 11:01 AM
【故国神游】醉翁巨笔立真言 书成宋文第一篇
随州,城南,当地大姓李氏的园宅里,两个孩子正读书其间。一位是这家的少主人,另一位则是少主人的朋友——一个随母迁居此地的穷孩子——他在这里乐不思蜀,不是因为贪玩于这园子里的花草奇石,也不是贪嘴于那案上常备的点心果品,而是因为这里有令他读之不尽的书。
故国神游
2016年3月16日 4:01 PM
郑燮写信教弟 字字敲金戛玉
郑板桥出身贫寒,所以对人生的贵贱、贫富等看得很透,从来不以富贵贫贱论人。
历代文人
历史故事
2016年3月11日 2:48 PM
【故国神游】回首宋兴八十载 代有鸿儒振斯文
泰山的西麓,一道山涧时隐时现,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下、在嶙峋怪石的环绕中,倒映着千年的女萝,浸润着三十三层的诸天,似有种不可言说的静谧。涧水淙淙,寻声而上,得一古观,观中有亭,临水高踞,有三人端身正坐读书其间——这一幕时隔千载,却宛然如在目前。这三个读书人,正是被后世尊为宋初三先生的胡安定、孙明复、石守道。
北宋鸿儒
故国神游
2016年3月6日 2:34 A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共有约 340 条记录
鹦鹉救火的传说
【品读唐诗】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苏东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梦”与生死故事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测量 载人 传讯 保健——古代的风筝 你想不到的用途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