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

王羲之入木三分与范仲淹断齑划粥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大家,擅长隶书、楷书、行书等多种字体。他博采众长,却又自成一家,刚柔并济,有着“书圣”的称谓,并影响着后世的书法大家。南朝梁武帝萧衍赞叹道:“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酷爱其书写的《兰亭集序》的唐太宗亦给了相当高的评价:“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王羲之不好名利 与道士许迈结世外之交
历朝历代备受推崇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303年—361年)的字飘逸而端庄,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然有仙风道骨,因此被后人誉为古今之冠,有“书圣”之称。梁武帝萧衍评价其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酷爱其书法的唐太宗亦赞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
左思十年写就《三都赋》 一时洛阳纸贵
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并未得到普遍应用,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而在印刷术发明前,书籍是通过传抄的形式传播和保留的。
咏诗词了却官司的传奇女子
中国古代有许多才技超群的女子,她们 “把酒能赋太白篇”。以诗词自证清白,化解官司,她们的佳作令须眉叹息不止,给后世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
【人间云游】诗仙李白一生立志返蓬莱
“谪仙”的冠号,把李白的前世、今生和此生修道返本归真的心路历程都涵盖进去了。在李白的许多诗歌中也一再显现他寻仙境、返本归真的生命追寻。李白一生经历哪些修炼的考验呢?
【人间云游】大诗人白居易  生生劫劫誓为佛弟子
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也是唐代存世诗歌最多的作家白居易为何生生劫劫誓为弥勒弟子?他歌颂竹之德,和他的人生修行展现怎样的对应关联?
“中间一念失 受此百年谴” 苏东坡前世为和尚
北宋文学大家辈出,其中堪称“文星旷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的当非苏轼莫属。苏轼,世人又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一生仕途坎坷,但从不失其抱负和胸襟。他在诗词、书画、散文等方面皆有很高成就,后世流传甚广。
苏轼的勇武担当与济世救民
苏轼对安民治国之道,曾经直抒胸臆:“国家之所以生存和灭亡的原因,在于道德的高低,不在于国家的强弱;改朝换代之所以有长有短,在于风俗的轻薄敦厚,不在于国家的富有与贫穷。”他的一生辗转流离,但是却守着至真至善的道理从未放弃,用具体的行为来印证,用出世的诗文来阐明,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落花无意恋春华——宋代女词人魏玩
魏夫人(1040年—1103年)名玩,字玉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魏玩出身世家, 其弟魏泰有《东轩笔录》、《临汉诗话》等著作传世。魏玩为宰相曾布之妻、文学家曾巩的弟媳,曾巩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南丰先生”。
只有江梅伴幽独——宋代闺秀词人孙道绚
孙道绚,号冲虚居士,生卒年不详,文献记载甚少,她大约生活在南宋的高宗年间。一说她祖籍河南开封,后迁移至福建建瓯。
董仲舒:灾异的根本原因 是施政的过失
景帝时期,二十几岁的董仲舒即被选拔为博士,据说他埋头读书,整整三年足不出户、目不窥园。中规中矩的董仲舒受到四方学士的尊重,司马迁也曾拜他为师。讲学时,董仲舒“下帷讲诵”,即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
一生波折难掩其风华 东汉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生于公元177年,名琰,字昭姬,后为避司马昭讳,改为文姬,是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蔡家是圉县的大户人家,家境十分富裕,圉县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其父蔡邕是一位大文学家,生平藏书甚富。他的《蔡中郎集》流传于世,他参与书写的“熹平石经”,为后世校订儒家七经的刻石。蔡邕的书法“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琴的制作者。
一个二十岁浪荡儿怎样脱胎换骨变成晋朝的大儒者?在晋朝着书之多无人能出其右,他的称号“玄晏先生”成了后代隐逸高士的代称。他是谁呢?
九百多年前的瘟疫中 苏轼建医院出药方
公元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赴任杭州知府。刚一到任,就碰到瘟疫大流行,病患腹痛腹泻、发热恶寒、肢节疼肿,不少人因此死亡。杭州城里的百姓到处在大街小巷里求医问药。
【诗仙李白】之九:诗成笑傲凌沧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真之气,飘溢于太白诗中,成就了全方位的辉煌:音韵、句式、物象、意境、内涵,纵横开阖,异彩纷呈。复古中有创新,恢弘中见深情。
【诗仙李白】之七:闲与仙人扫落花
李白遍游名山,潜心修道,陶然忘机。诗人笔下,每每仙气四溢,神采飞扬。修炼的奇妙,在《感兴八首》【其五】中可见一斑。
【诗仙李白】之六:琴心三叠道初成
在湖北省安陆城西的烟店镇,有一座白兆山,也叫“碧山”。据清光绪年间《德安府志》记载,此山因为“有白气”而得名。白兆山曾是一处道教圣地,山上松柏长青,云海苍茫。
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李白登临此台,将眼前景色、历史典故以及满怀的感慨揉合于诗中,倾泻出古今相接的深沉咏叹。
剑胆琴心,笑看红尘。不屈服于权贵,不为名利所迷,这位盛唐的游侠、逸士、文学大师,引来无数钦羡的目光以及心灵的追随。
瘟疫中无恙的庾衮 是个什么样的人
晋朝的庾衮,字叔褒,是明穆皇后的伯父。年少时庾衮即好学,精通《诗》《书》,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一言一行皆尊法度,非礼非道则不言不行。
唐代一门五才女 皆被皇帝尊称“学士先生”
唐朝中叶,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有一宋氏人家,世代书香门第,到了宋庭芬时,更是满腹经纶,颇有辞藻。宋庭芬生了五个女儿,个个聪慧机灵,名字依次为若莘、若昭、若伦、若宪、若荀。
【诗仙李白】之一:青莲居士谪仙人
纵观古典诗坛,李白,无疑是最响亮的一个名字,最耀眼的一颗星。“诗仙”美誉,唯其独享。什么样的诗,什么样的境界,才称得上“仙”呢?
辅佐两朝君主的奇女子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甘肃天水人,祖先是先五帝之一颛顼高阳的后人,该祖所生的儿子为楚国的上官大夫,后来以官名为姓,子孙故姓上官;该祖所生女儿,是汉昭帝的皇后,他们的后代袭爵多富。上官婉儿的曾祖父上官弘,曾任隋江都宫福监;其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李治时的宰相;父亲上官庭芝,官至唐左千牛,匡扶王室两代。
唐代天才诗人李贺成仙 托梦告慰母亲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虽然很多人对这首《金铜仙人辞汉歌》未必熟悉,但对“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千古名句一定耳熟能详,而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唐代天才诗人李贺,他为后世留下的名句还有“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唱天下白”等。
面对叛军临危不乱 能文能武的咏絮之才谢道韫
谢道韫生于名门望族——东晋的谢氏家族。她家的盛状,可以从古人的诗句中一窥踪迹。唐代诗人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说:“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刘禹锡的《乌衣巷》更为有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谢家的男儿名流辈出,约百余人见于史传,女子中最出类拔萃的,就是谢道韫。
【才子佳人】才貌双全的施良娣为何下嫁黔娄
黔娄,鲁国人,战国时齐国的贤士、隐士和道学家。他出身贫寒,从小饱读诗书,励志苦节。施良娣是鲁国世袭太祝的女儿,当时太祝为帝王家掌握鬼神的祭祀之礼,非常受人敬重。出身贵族世家的施良娣不仅知书达礼,而且容貌美丽,她看重黔娄的德才,甘愿放弃荣华,嫁给了家徒四壁的黔娄。
被孟子誉为“和圣” 坐怀不乱柳下惠
柳下惠本姓展,名获,字子禽,出身鲁国公族,是鲁孝公的五世孙。公元前720年11月18日午时,展子禽降生在鲁国的柳下邑(今属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当时天象异常,火光入室,文鸟起舞。
“蓝出于青”的幽默才子纪晓岚
纪昀,字晓岚,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雍正二年六月,出生在河间府献县崔尔庄对云楼。他出生即伴异象。朱珪在《纪晓岚墓志铭》中记载,纪晓岚出生时,“天雨则汪洋成巨浸,水中夜夜有光怪。”纪晓岚出生后,“光遂隐”。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也梦见有光团潜入对云楼中,人们纷纷传说,纪晓岚是灵物转生的。
写讨武檄文声动朝野 骆宾王身后留生死迷案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骆宾王出生在浙江义乌李塘镇的一户世代书香家庭。父亲外出求仕,小骆宾王就跟着祖父一起生活,得益于祖父对他的教育,骆宾王“少善属文”。
【才子佳人】佳偶天成 李清照与赵明诚
李清照出身望族,1084年生于山东济南,家学渊源,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苏轼的学生,深受赏识,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之孙女,精通文章。李清照自幼天资聪颖,家中藏书甚丰,李清照常手不释卷,少女时代,就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妙句名动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