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细说历史
中华五千年
清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连载:三峡工程36计
中国城市发展史
清
“天医里”传奇——清代医家叶天士
历史人物
2006年1月1日 7:12 AM
名人轶事:投其所好 郑板桥受骗
人有所好,有时可能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名人轶事中就记载了一则郑板桥受骗的故事。
2005年12月25日 12:56 AM
康熙帝用人不疑 臣下兢兢业业
施琅是福建晋江人,原是明朝总兵郑芝龙的部下,顺治三年,清军攻占福建,施琅随郑芝龙降清。后来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占据海岛反清,招施琅一同反叛,遭到施琅的拒绝,施琅的父亲、弟弟、子侄都被郑成功杀害。康熙即位后,施琅被升迁为福建水师提督。此后,朝廷一直任用施琅打击郑成功的海上势力。
康熙
2005年12月18日 11:08 PM
康熙大帝不喜奉迎 节俭自持
康熙认为“海宇升平”是言过其实,指示“此等夸张盈满语”不要写入圣旨。发现臣下的奏章里“德迈二帝,功过三王”之类的语句,他批评说“一切颂扬之文,俱属无益”,“表策内亦以此等语铺张凑数,悉应停止”。为庆祝康熙登基六十年,文武百官上疏吹捧,康熙的批评更不客气:“这是历代相传的不良习气,专门用来欺骗不学无术的君主。”甚至一针见血的指出:“有的无耻之徒觉得皇帝举行庆典时一定会有特别的恩赐,心里存在非分之想。”
康熙
2005年8月4日 12:50 PM
妙联趣话:郑板桥破谜济贫苦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常微服暗访,体察民情。相传,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事时,有一年年关将近,他陪同苏州府一位姓蔡的州官外出巡游,走到南门街,看见一群人围在一户人家的门前交头接耳,指指点点。他们分开人群走近一看,原来这户人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古怪的对联:
妙联趣话
2005年8月1日 8:47 AM
妙联趣话:郑板桥出联训塾师
郑板桥五十岁时初到山东范县任知县。有一天,他微服下乡查学。当他路过一个集镇的私塾时,听到里面一位先生正在教学生读《礼记》中的《曲礼》一篇。只听这个先生念道:“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生”。郑板桥越听越糊涂,转念一想,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那先生将其中两个“毋”字都念作“母”字。
妙联趣话
2005年4月28日 8:32 A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八)
科技篇历法和数学清朝在历法和数学方面的发展,除了继承中国古人的遗产外,还同时对西方的思想进行了介绍和比较。
上下五千年
2005年4月12日 10:43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七)
同明朝一样,清朝时期的说唱音乐更加丰富多采,其中南方的弹词,北方的鼓词,以及牌子曲,琴书,道情类的说唱曲种更为重要。
上下五千年
2005年4月11日 7:57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六)
上下五千年
2005年4月8日 9:14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五)
文学和史学篇
上下五千年
2005年4月7日 7:38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四)
根据资料统计,清代各种天灾的次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令人值得玩味的是,清代几次大灾,如大旱灾、大洪灾、大蝗灾、瘟疫等都发生在1840年以后,特别在清代后期的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统治时期,灾祸不断。这是上天在谴责为政者和为民者的悖行。
上下五千年
2005年4月6日 11:02 PM
金璧辉煌的紫禁城
紫禁城这名称是怎么而来的呢?它创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建筑面积约十五万坪方公尺,四周被十公尺高的宫墙和五十二公尺的护城河所环绕,里面曾经居住过二十四位皇帝。
云彩文
2005年4月6日 10:15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三)
唐朝高僧黄檗在《禅师诗》第九首中预言了光绪的在位时间和发生的事情。诗中预言道:“光芒闪闪见灾星,统绪帝廷新有凭。秦晋一家仍鼎足,黄狼运兀力难胜。” 第一句“光芒闪闪见灾星” 暗示光绪将是一位多灾多难的皇帝。第二句“统绪帝廷新有凭” 指光绪帝不是同治之子,但是皇室的血脉。“秦晋一家仍鼎足”一句预言慈禧立载漪的儿子为大阿哥。“黄狼运兀力难胜” 中黄狼指戊申年,是光绪统治的最后一年,指光绪仍无力扭转清朝的颓势。
上下五千年
2005年4月5日 6:41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二)
同治1873年亲政,但是两年后就死于天花,终年19岁。死后,庙号为“穆宗”。因为同治帝无子,所以慈禧决定立她四岁的外甥载恬为帝,年号光绪,继续与东太后“垂帘听政”。此时,清王朝已经真正处于风雨飘摇中了。
上下五千年
2005年4月4日 10:48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 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一)
1857 年11月,英法大军近6000人在珠江口集结完毕。美国新任公使列维廉(威廉·里德)和在天津遭拒的俄使普提雅廷也到达香港,与英法磋商。美俄的伎俩是,在“中立”和“调停”的幌子下配合英法的行动,并乘机向中国政府欺诈勒索。
上下五千年
历史
2005年4月1日 11:05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十)
1850年,道光帝去世后,由其第四个儿子奕宁即位,年号咸丰。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二十六年,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咸丰虽然治国能力和办事魄力等方面都很欠缺,但却一直以“仁孝” 著称,因此得以登上皇位。
上下五千年
历史
2005年3月31日 11:04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九)
乾隆和嘉庆时期,英国政府曾经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双方进一步通商问题,所以先后两次派使团访华,但都无功而返。道光年间,双方间的冲突愈加明显了。一方面,1833年,英国政府废除了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垄断权,并决定向中国派遣商务监督。首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威廉.纳皮尔)于1834年7月抵华,但数任商务监督都未能改变中英之间的传统贸易规范,也不能作为英国驻华官员直接与中国官员打交道。另一方面,由于向中国输入鸦片可以赚取巨额的利润,走私鸦片成为英商的主要贸易活动。
上下五千年
2005年3月31日 12:36 A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八)
关于嘉庆的预言及其身世乾隆驾崩后,嘉庆皇帝终于摆脱了傀儡的身份,正式亲政。
上下五千年
2005年3月30日 1:14 A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七)
纵观乾隆皇帝的一生,应该说还是一位有为之君。他在康熙和雍正之治的基础上,将清王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史稿》对乾隆的评价是: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于斯为盛。享祚之久,同符圣祖,而寿考则逾之。自三代以后,未尝有也。惟耄期倦勤,蔽于权幸,上累日月之明,为之叹息焉。
上下五千年
2005年3月28日 12:23 A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六)
继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和圣祖康熙大帝后,清朝再次出现了一位留名青史的皇帝:高宗乾隆。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可以说,乾隆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享年最高的皇帝,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上下五千年
历史
2005年3月26日 7:39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五)
康熙后期,因为其子嗣众多,诸皇子为夺取皇位闹得不可开交。而康熙晚年崇尚无为而治,对于诸皇子的争斗也只能尽量调和。康熙帝最终在弥留之际将皇位传给了四子胤禛,也就是世宗雍正皇帝。雍正在位虽然只有十三年,但其务实的风格为康[#20094]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上下五千年
2005年3月26日 1:22 A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四)
各个地方志的记载是“颇多开熟,村烟相接,鸡犬相闻”,“环河洛间无旷土,无游民”。清代人口的增长也很迅速。1661年(顺治十八年),全国人丁数字是1913万。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为2462万。这只是丁数,不是人口总数。而这一成就的取得,显然与康熙帝密不可分。
上下五千年
历史
2005年3月24日 11:16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三)
他引导着大清帝国摆脱了明清之际的混乱与动荡,走向了和平与安定,为持续时间长达130余年的康[#20094]盛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清朝对中国历史最重要的贡献是完成了国家统一,而这一成就正是在康熙朝奠定的。后世史家在评价康熙帝的一生时,认为其“虽曰守成,实同开创”,评价可谓公允。
上下五千年
2005年3月23日 9:16 P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二)
努尔哈赤死后,儿子皇太极在其他几位阿哥的拥戴下继汗位。皇太极不但能文善武,智勇超群,战功卓著,而且十分善于收揽人心。早年,他辅佐努尔哈赤攻打辽西,屡屡取得战功。即汗位后,他大胆进行改革,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 ,采取了一些安民措施。比如他下令满人和汉人的“讼狱差徭,务使均一”。他在重用一些满族八旗将领的同时,还注意任用汉族士大夫,因此有“贤明” 之称。
上下五千年
历史真貌
2005年3月23日 2:39 AM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清朝(一)
《清史稿》对努尔哈赤的评价是:“天赐智勇,神武绝伦”,“用兵三十余年,建国践祚” 。
上下五千年
2005年3月21日 10:22 PM
历史之谜:努尔哈赤究竟姓什么
通常一个人出生之后,子随父姓,无谜可言。可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姓氏,在文献记载、稗官野史中却是杂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一团历史之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满学专家阎崇年教授在其文章《清太祖姓氏之谜》中,考证大量史学资料,试解努尔哈赤姓氏之谜。
2005年3月16日 11:10 PM
黑龙江发现一张满洲帝国全图
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日前发现一张“满洲帝国全图”。据报导,地图上经纬线清晰,将中国东北划为十六个部分,显示当时日本在中国的情形。
历史
2005年3月15日 9:36 AM
“难得糊涂”郑板桥
相传郑板桥在乾隆年间奉调在潍县上任知县,在这期间他为官清廉,兴利除弊,取得百姓的爱载,但是最后因收缴了当地豪绅的罚款,而遭到了陷害,而至罢官。
云彩文
2005年3月7日 2:25 PM
妙联趣话:腹内孕乾坤
清朝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魏源是湖南邵阳(今邵阳市)人,道光进士。他自幼聪慧过人,九岁那年就到邵阳县城参加童子试。临考前,老师不放心,出联试曰:“闲看门中月(繁体“闲”字“门”中为“月”)。”魏源听后,环顾室内,见墙上挂有“春耕图”,便马上对出了下联,曰:“思耕心上田。”
对联
2005年3月4日 11:12 AM
登峰造极的清代陶瓷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陶瓷文化
2005年2月11日 3:03 AM
上一页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有约 162 条记录
我没有乡愁
承天皇太后——萧绰
【岳飞传】收复建康 岳家军首次大捷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