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细说历史
中华五千年
明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连载:三峡工程36计
中国城市发展史
明
由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
明代自朱元璋崛起草莽。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至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检自缢煤山,历二百七十七年。在这近三个世纪中,朝廷诸皇帝都很喜欢书法。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即着手文治,诏求四方善书之士,充实宫廷,缮写诏令文书等。明代帝王如仁宗,宣宗也极爱书法,尤其喜摹“兰亭”,神宗自幼工书,不离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虞世南临写的《乐毅传》和米芾的《文赋》。所以,朝野士大夫重视帖学,皆喜欢姿态雅丽的楷书,行书,几乎完全继承了赵孟頫的格调。
书法
2004年11月27日 4:30 AM
中国古代建筑:大明宫-麟德殿
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这里东临太液池风景区,西近大明宫西墙的九仙门。是大明宫内另一组伟大建筑,遗址也已发掘,坐北朝南,南北长130米,东西宽77米,由前、中、后3殿组成,中殿为主殿,3殿面积近5000平方米,约当北京故宫太和殿面积的3倍。
建筑
2004年11月20日 6:44 PM
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中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陶瓷
2004年10月29日 9:33 AM
清官轶事录:一代清官“海青天”
海瑞(公元1514年~1587年),字汝贤,一字国开,别号刚峰,世称刚峰先生,他是明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回族。海瑞四岁而孤,家境清寒。母谢氏矢志励节,教训惟严。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中举,三十七年开始步入仕途。
清官轶事录
2004年10月17日 11:13 AM
中国绘画艺术:明代绘画艺术(四)
明代的民间绘画比较活跃,木刻年画尤其是木刻版画有较大发展。民间创作的卷轴画的主要内容则为风俗画、历史故事、神像画、水陆画及肖像画等。
绘画
2004年7月4日 8:32 AM
中国绘画艺术:明代绘画艺术(三)
后期 约自万历至崇祯(1628~1644)年间,是明朝绘画的后期,绘画领域出现新的转机。徐渭进一步完善了花鸟画的大写意画法。陈洪绶、崔子忠、丁云鹏等开创了变形人物画法。以董其昌为代表的画家在文人山水画方面另辟蹊径,形成了许多支派。
绘画
2004年6月30日 9:41 AM
中国绘画艺术:明代绘画艺术(二)
中期 明代早期在江南地区还有一批继承元代水墨画传统的文人画家,如徐贲、王绂、刘玨、杜琼、姚绶等人。徐贲山水承董源、巨然,笔法苍劲秀润。王绂喜用披麻兼折带皴作山水,繁复似王蒙,墨竹挺秀潇洒,被称为明代“开山手”。刘玨山水取景幽深,笔墨浓郁,近王蒙、吴镇。杜琼善水墨浅绛山水,多用干笔皴染。姚绶主要师法吴镇、王蒙,风格苍厚。他们的画风堪称吴门派先驱。
绘画
2004年6月24日 8:35 AM
中国绘画艺术:明代绘画艺术(一)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是一个画风迭变,画派繁兴的朝代。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岛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在艺术流派方面,涌现出众多以地区为中心、或以风格相区别的绘画派系。在师承方面,主要有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以及发展文人画传统的吴门派和松江派、苏松派等两大派系。在画法方面,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勃兴,成就显着,人物画也出现了变形人物、墨骨敷彩肖像等独特的新面貌。另外,民间绘画,尤其是版画,至明末呈现繁盛局面。明代绘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
绘画
2004年6月16日 7:18 AM
古风悠悠:灭十族也不屈的方孝儒
方孝儒在就义前,作绝命赋道:“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可求?呜呼哀哉,庶我不尤!”朱棣处死方孝儒后,仍不解心头之恨,下令灭他十族。
古风悠悠
2004年4月30日 9:24 PM
“吴中四才子”之文徵明
明代时期,江南风光秀丽,人才倍出,文徵明就是其中著名的画家,与沉周、唐寅、仇英同称“明四家”,同时他也工诗文,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三人号称“吴中四才子”。文徵明起初名璧,号衡山,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与沉周是同乡。文徵明出生官宦家庭,父亲名林,任温州知府﹔叔父名森,任右佥都御史。
2004年3月4日 10:40 AM
以丹青自适——“明四家”之沈周
沈周,字启南,号白石翁,长洲人(今江苏吴县),在明代画坛上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同称“明四家”。
2004年1月17日 4:28 AM
明代大书法家祝允明
祝允明是明代大书法家,他造诣深厚,运笔豪纵狂放而法度严谨,行笔沉着痛快,一气呵成。他的诗文书法,才气横溢,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号称“吴中四才子”。
书法
2003年12月28日 9:54 AM
明清家俱:明代家俱
明代的家俱业十分发达,它一方面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传统木作技术,另一方面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住宅和园林建筑的兴起,以及大量来自东南亚的硬木输入,为明代家俱向高层次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家俱
2003年12月16日 11:58 PM
中华书法:明代书法
中国明代书法继宋、元帖学而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明初书法仅沿袭元代传统,尚未形成特色,当时著名书法家有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广,及詹希元、杜环等。三宋及詹希元等人书法的平正、娴熟,为台阁体开了先路。
书法
2003年12月11日 11:36 AM
明代画家戴进
明代中期,“浙派”代表画家之首为戴进。董其昌称“国朝画史以戴文进为大家”。
明代画家
2003年11月26日 11:38 AM
明代雕刻艺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璀璨的文化,中国民间也流传着许多传统工艺,木雕、牙雕、角雕,竹雕就是其中的几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木雕工艺是以各种木材及树根为雕刻用材,而竹子挺拔结实,色泽美丽,且质地坚韧,是很好的雕刻用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已有发展,到明清时期,雕刻艺术得到了高度发展,民间雕刻名家辈出,许多精美的雕刻作品也应运而生。下面就是几位民间雕刻名艺人。
艺人
2003年11月25日 6:48 AM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代的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永乐元年(一四○三)明成祖为了整理历代典籍,命翰林学士解缙等人编修一部类书,次年成书,定名〔文献大成〕。
图书
2003年10月12日 11:01 PM
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
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他字玄宰,一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上海松江)人。
画家
2003年9月27日 11:53 AM
【茶具欣赏】明代茶具
明代茶盏,仍用瓷烧制,但由于茶类改变,宋时盛行的茶开始消衰,饮茶方式改变,此时所用的茶盏已由黑釉盏(碗)变为白瓷或青花瓷茶盏。明代的白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史称“甜白”。白瓷茶盏造型美观,比例匀称,料精式雅,在茶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文震亨《长物志》中记载: “宣(指明宣德)庙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世(指明世宗)庙有坛盏,中有茶汤果酒,后有‘金大醮坛用’等字样,亦佳。”张谦德《茶经》曰:“今烹点之法,与君谟不同,取色莫如宣(即宣德窑)、定(即定窑),取久热难冷,莫如官(即官窑)、哥(即哥窑)。”从中可以看出,明代以后,一些有名的烧制茶具瓷窑,继续得到发展。
茶具
2003年9月5日 6:42 AM
【陶瓷史话】明代—形成全国烧制中心
明代是景德镇的鼎盛阶段的开始,陶瓷艺术集历代瓷艺之精华,取得了更高的发展。凡前代已有的品种,此时应有尽有;大量新工艺、新的装饰手法,也先后涌现。如清新优雅,气韵生动,足与水墨画并驾齐驱的永乐、宣德青花;鲜红莹亮,色若朝霞,灿如霁日宣德霁红 ;釉下、釉上,互相掩映,柔和精巧的成化斗彩;薄如纸、莹如玉、吹之欲飞的永乐薄胎甜白;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嘉靖、万历五彩;还有黄、绿、紫相间成趣的素三彩,色如翡翠的孔雀绿、深沉幽净的霁青,娇艳柔美的浅黄,呈色稳定的矾红等等,都创始于明代,如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尽态极妍。
2003年9月4日 10:05 AM
大书燕贼篡位的方孝儒
明朝初年,朱元璋死后由其孙子继位,是为惠帝。后来燕王由于不满权力被削,起兵攻入紫禁城,后世称为明成祖。
2003年8月5日 10:51 PM
第一部《格庵遗录》是一部天书(八)
笔者为破译《格庵遗录》而拜读其他预言书,惊奇地发现《推背图》共六十篇中,第四十篇后足有十几篇是专门预言当今法轮大法与法轮大法创始人李洪志先生的。然而,迄今为止尚无一人揭其面纱,实为遗憾。
推背图
格庵遗录
2003年7月4日 8:20 PM
第一部《格庵遗录》是一部天书(七)
笔者为破译《格庵遗录》而拜读其他预言书,惊奇地发现《推背图》共六十篇中,第四十篇后足有十几篇是专门预言当今法轮大法与法轮大法创始人李洪志先生的。然而,迄今为止尚无一人揭其面纱,实为遗憾。
格庵遗录
2003年7月3日 8:18 PM
陕西太白山的刘伯温碑记预言
明代奇才、道士刘伯温曾辅佐朱元璋打下天下,建立明朝,是位不可多得的高人。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预言,包括广为人知的《烧饼歌》。这首太白山碑记是他的另一个预言。现试解如下:
刘伯温
2003年7月3日 8:13 PM
萨斯、道德与自救(六):天灾与朝代兴亡─旱灾
面对持续严重的旱灾,周宣王继用了先朝的祈禳。《春秋繁露﹒郊祀》载: “……王以不雨,遇灾而惧,整身修行,期欲以稍去之” (《帝王世纪》)。但是,宣王没有商汤的德行,无论他祭祝,还是“整身修行”。都无济于事。旱魔仍在肆虐。
萨斯
2003年6月19日 7:08 PM
申译“明代刘伯温预言─金陵塔碑文”以警世劝善
[东风吹送草木哀。]解:共产党一向把自己比作东风。宇宙中干扰正法的旧势力利用共产党迫害大法与世人,共产党一向视民众如草芥。而“木”又指属木之人(法轮功师父)。邪恶的迫害中全是手段,谎言中令民众对佛法犯罪,悲哀!属木的度人者看世人与各界众生对大法犯罪,悲哀!
预言
2003年6月19日 7:06 PM
陕西太白山的刘伯温碑记预言
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一双眼,天也翻,地也翻,逍遥自在乐无边,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
刘伯温
2003年6月17日 8:09 PM
坐看明式椅-舒适、科学、艺术的中国古家具
明式家具简明古朴清雅文秀的书卷气息,注重实用舒适及线型优美,色泽协调沉静,体质圆润,打磨上漆以后,不仅色泽明亮,手感更是柔和,在在突出地表现中国传统家具的工艺美……
2003年6月12日 3:39 PM
历史回眸﹕被瘟疫灭亡的明朝
明万历年间,政府的赋役越来越重。随之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最后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图
历史回眸
瘟疫
2003年5月3日 3:41 AM
李岩和红娘子
到了这步田地,李岩觉得回家也没有出路,才听从红娘子的劝告,跟起义的饥民一起投奔李闯王。
2001年8月7日 4:08 AM
1
2
3
4
5
共有约 123 条记录
承天皇太后——萧绰
【岳飞传】收复建康 岳家军首次大捷
抗共“硬汉将军”张荫梧
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圣诞传奇:《是的 维吉尼亚 有圣诞老人》
时间为何不够用?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灾难生 是巧合?还是预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