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

萧衍在全国大举兴佛,广建佛寺。他还提倡礼仪,为了让子孙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他命人编写了《千字文》,这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课本,比唐代出现的《百家姓》和宋代编写的《三字经》还早。
在南方的刘裕取代东晋政权建立宋之后,北方的北魏于公元439年也统一了北方,南北朝时代拉开了序幕。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处于兴盛时期,许多皇帝信佛,佛寺也广为修建。佛教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信仰。
刘裕由于功高权大,在安帝416年时任相国,封宋公。次年,进爵为王。418年,安帝死,恭帝立,刘裕辅政,掌握东晋军政大权。420年,恭帝禅位,刘裕正式称帝,是为武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年号“永初”。
382年一月,苻坚召集群臣商议南伐,准备统一中国。当时,绝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但苻坚却坚持己见。次年七月,苻坚下诏大举伐晋,在全国征兵。八月,苻坚从长安启程,秦军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从各地一齐向南进发。这时苻坚非常骄傲,出发前连东晋皇帝、宰相俘虏后的官号、公馆都准备好了。
西晋自武帝建立政权以来,共历三代四帝,前后仅五十一年。它结束了三国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为当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短期的良机。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不过,在西晋短暂的统治期间,近一半时间是处于战乱之中,因此经济谈不上什么发展。但西晋文学则开始作为独立的形式存在。
尽情演“义”的三国时代随着东吴的被灭而终于谢幕了。掩卷而思业已走过的历史大戏,不禁慨叹上天精妙的安排。如此纷繁的事件,如此不同的朝代,却被那看不见的主线紧紧的牵在一起,在一走一过间,留下了各自璀璨的文化,留下了足以让后人深思明鉴的故事,留下了丰富人精神内涵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一作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第十六窟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 文化旅游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文化旅游
三国魏文帝曹丕在位时,胡质为荆州刺史,他为官清廉,不经营家产私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更为难得的是,他的儿子胡威也和乃父一样。人物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1]。他七岁开始读书,每天能记诵一千多字。在二十岁左右时,他就很善于谈论庄子、老子和诸子百家中其它各家的学说,同时也喜欢佛教经典。
隶书之名源于东汉。卫桓《四体书势》中说:“隶书者篆之捷也”。由于汉代社会文字使用量增多。战事纷沓。士族参政。百家争鸣。文学兴盛。文化下移。民事商事等各种因素。使篆文繁缛的书写方式无法负担。于是书写便捷简约的隶书诞生也就势在必然了。
历史故事:崔浩进谗言灭佛遭报
崔浩的父亲崔玄伯被北魏开国皇帝拓跋跬所用,初任为黄门侍郎,以后参与军国机要,草创制度,官至吏部尚书,封白马侯。
瘟疫和其它天灾,旱、水、虫、风、地震等一样往往对人类和人类的历史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间的社会、秩序、社会变动与重大事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纵观历史,是人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还是苍天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这里我们选登一些历史上的瘟疫事件。
瘟疫和其它天灾,旱、水、虫、风、地震等一样往往对人类和人类的历史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间的社会、秩序、社会变动与重大事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纵观历史,是人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还是苍天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这里我们选登一些历史上的瘟疫事件。
瘟疫和其它天灾,旱、水、虫、风、地震等一样往往对人类和人类的历史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间的社会、秩序、社会变动与重大事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纵观历史,是人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还是苍天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这里我们选登一些历史上的瘟疫事件。
在书法史上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是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浙江绍兴西南处)一挥而蹴的。凡游览过兰亭的人,都知道兰亭里面有一潭碧池名叫“鹅池”。
瘟疫和其它天灾,旱、水、虫、风、地震等一样往往对人类和人类的历史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间的社会、秩序、社会变动与重大事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纵观历史,是人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还是苍天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这里我们选登一些历史上的瘟疫事件。
瘟疫和其它天灾,旱、水、虫、风、地震等一样往往对人类和人类的历史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间的社会、秩序、社会变动与重大事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纵观历史,是人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还是苍天主宰着人类的命运?
葛洪(公元261-341),表字稚川,是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他的祖父葛系是三国时吴国的大鸿胪(高级官吏)。他的父亲葛悌,在晋朝统一三国后曾经作过邵陵太守。
乱世末朝,多是异象丛生,象江苏泰州万只飞鸟同时坠地而亡;上千只昼伏夜出的猫头鹰却在大白天于济南黄河口大摇大摆飞来飞去;青海省西宁市一户人家的栀子花竟会发出像蟋蟀一样的声音,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陈太丘跟朋友约好了一起外出,两个人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结果中午过了很久,朋友一直没有出现,陈太丘就决定不再等下去,自己先出发了。陈太丘一离开,这个朋友就驾着车珊珊来迟。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瓷窑,生产的瓷器也各具特色。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吕氏春秋》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国君晋平公打算任命一个县令去治理南阳。他向大臣祁黄羊征询意见。祁黄羊建议让解狐去。晋平公觉得很奇怪,因为他知道解狐是祁黄羊的仇人。
《桃花源记》为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写。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九江西南方。陶渊明出生官宦世家,但他出生时家道已中落,二十九岁那年为了谋求出路,只好走上仕途,但是他每每当官都因不堪吏职辞官而归。后来他决定再也不要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彻底的抛弃了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稽康就要被处死了,临刑前,他泰然自若,对着学生和围观的民众,要来古琴,弹了一曲《广陵散》。曲终,说道:“过去袁孝尼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从今以后成绝响矣!”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媚俗的颂扬,在我们还不会识字的时候,就一定认识了这个千古传诵的人物--- 花木兰。她的事迹在中国的正史上,史家的记载甚少,但却因民歌--《木兰辞》成千古绝响,流芳百世。
    共有约 110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