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才女蔡文姬

晓晨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尉氏县西南蔡庄)人,生卒年不详。是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建安时期的女诗人。
  
文姬自幼博学多才,且善于言辞,并精通音乐。文姬六岁时,其父蔡邕夜间弹琴,弦断,文姬立即分辨出是第二弦断了,蔡邕认为她是偶然猜对了,便有故意弄断另一琴弦,考问文姬,文姬答曰﹕“第四弦。”说得分毫不差。
  
文姬于16岁那年,嫁于河东卫仲道,可惜不久卫仲道去世,膝下无子,归母家。时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文姬被胡骑掳劫,被迫嫁给了南匈奴的首领左贤王,身陷南匈奴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后来,因曹操与蔡邕相交甚厚,感念他没有子嗣,便遣派使者前往南匈奴,以金璧赎文姬归汉,再嫁同郡的董祀。
  
董祀官居屯田都尉,非常喜欢文姬,并没有轻视文姬的过去。岂知嫁后不久,董祀因罪理当处死,文姬向曹操求情免去董祀的死罪。当时正值曹操宾客满堂,许多名士,来自外地的官员坐了满满一屋子。曹操即向宾客们说﹕“今蔡伯的女儿在此,列位见见她吧。”文姬即蓬着头走进来,磕头请罪,言辞清辨,但十分凄楚,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曹操听完了她的申诉,说:“你说的情形的确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有什么办法呢?”文姬说:“明公马房里的马成千上万,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树林,只要您派出一个武士,一匹快马,把文书追回,董祀就有救了。” 曹操随即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骑兵追上去,宣布免了董祀的死罪。
  
曹操问文姬:“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吗?”蔡文姬感慨地说:“家父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经此战乱,无一留存。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就说:“我想派十个人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你看怎样?”文姬说:“我听说男女之别,礼不亲授,只要给我一些纸笔,我回家就把它们写下来。”后来,蔡文姬果然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章都默写下来,送给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满意。
  
蔡琰的文风清婉俊丽,所作诗文有若干流传于后世。因其经历了动乱悲惨的生活遭遇,使文姬写出了饱含血泪的五言体《悲愤诗》、《胡笳十八拍》和七言骚体《悲愤诗》,流传至今。其中五言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最有名。



  
《胡笳十八拍》是文姬归汉时,一方面思念故土,一方面想到离开对自己恩爱的左贤王,和可爱的两个孩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迷茫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转动的归途中,十二年的日子,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http://www.dajiyuan.com)(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在水边隐居的高人,经常亲近自然,日常活动都能保持心态纯净。徐明义画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义 提供)
    谁是古今“茶神”“茶圣”呢?爱好茶道之人都会想起陆羽(字鸿渐、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陆羽的足迹踏遍中国种茶名山和名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成了《茶经》传世,开导后人茶文化的风尚流传至今,并使得中华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经典。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何能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功业呢?陆羽是怎样和茶结缘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经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一起来探索陆羽的生命之《歌》!
  • 清代女学兴盛,才媛辈出,官眷闺秀的交游聚会,往往充满了儒雅和诗意。出身湖阳世家的恽珠,才思敏捷,少女时期的诗作《锦鸡诗》,独具娴静高华的气质,而且流露出化凡禽为神鸟的超凡脱俗的志向。
  • 世人皆知梅花是早春花木,她为梅花作诗,偏要说:“一枝留待晚春开。”沦落风尘的她,却因为这句诗,在及笄不久的美好年华遇见人生伴侣。从此,二人诗画相酬,山水作伴,成就一段才女配名士的佳话。
  • 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他一生画了三百多幅壁画,并有近一百幅卷轴画被皇宫收藏。民间画工称他为“画祖”,史称“画圣吴道子”。
  • 清代诗坛有一位才女,长于书香之家,嫁入诗礼之族。她身边的亲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这个文学家族中,一颗光华熠熠的明珠。
  • 山东才女王照圆,不仅是郝懿行治学生涯上的贤内助,自己也留下了补注古文的专业著作。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 清代这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女孩──沈善宝,不仅能诗擅画,甚至能用书画换取钱财,承担养家的重任。她不仅是神童,更是才华与担当兼备的传奇女生。
  • 明清时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闪耀。其中有一位传奇闺秀席氏女,因擅长画兰而以“佩兰”为号。她不仅能教丈夫写诗,双双结为人间诗侣;而且惊世骇俗,成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兰,本名蕊珠,字韵芬,又号道华。她生于常熟望族,祖上世代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诗人吴伟业的外孙,有诗集四卷;两位姑姑皆是闺秀诗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两卷《绿窗小咏》,是家族引以为傲的才女。席佩兰八九岁时,便熟读《诗经》,以姑姑们为榜样,钻研诗艺,积淀了文思敏捷、辞令娴雅的才华。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