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千七年 东汉硕大古铜鼓雨后出土

标签:

【大纪元6月22日讯】一场大雨,却掘出广东考古上的一大“奇迹”。不久前,广东省阳东县下了一场滂沱大雨,一个掩埋了1700多年的东汉时代体型硕大稀有的“周亨铜鼓”,在雨水的冲刷下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广州日报》报导,4月13日,天空下着倾盆大雨,一处坍塌的河床突出了一块金属物,被正在放牧的老农看到了,原本想挖出来后当废铜烂铁可以卖些小钱,没想到怎么拽也拽不动,用手扒后才发现金属块的体积特别大。

“可能是宝贝。” 老农找来了8个村民帮忙,花了好一番功夫才将笨重的“大铁器”挖掘出土,这才发现它是一个直径142公分,高度82公分的古代铜鼓。

经过文物专家鉴定,“周亨铜鼓”属于北流型铜鼓的中晚期,制造年代大约在东汉中晚期,距今至少有1700多年的历史。

“周亨铜鼓”体形硕大,厚重,鼓面宽平,边缘伸出鼓颈外,鼓身束腰呈反弧形,上面还粘着细细的泥沙,因为常年掩埋底层,铜鼓表面已经出现斑驳的铜銹。而鼓面和鼓腰上镂刻着精美的细纹,鼓面正中间镶有八道光芒四射的太阳纹。

据专家介绍,“周亨铜鼓”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古铜鼓,鼓身高度位列全国第一,也是全国第三大古铜鼓。目前能和“周亨铜鼓”相媲美的只有广西北流县铜鼓和上海博物馆所藏的6597号铜鼓,这两者的鼓面直径分别为165釐米和145釐米,而“周亨铜鼓”的鼓面直径为142釐米,位列全国第三大,但其鼓身却高82釐米,比前两者的67.5釐米和78.8釐米都高,高度上排名全国第一。

专家表示,铜鼓的运用地方很多,可以用在战场上,通过鼓声传递战争信息、指挥战争;也可以用在集会、祭祀等方面。另外,铜鼓的制造很讲究,其大小不同反映的内涵也不同,铜鼓越大,说明拥有铜鼓的人权力越大。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生死一线间 曼谷中国女孩讲述从25楼逃生经历
缅甸强震已致1700人死 3400人伤 300人失踪
重庆女孩在缅甸做珠宝直播 地震中被埋遇难
中国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集团4年亏12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