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美国博彩网站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浮生行吟:赞美的力量

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两岁的弟弟恺恺和八岁的姐姐宣宣,正玩得高兴。姐姐促狭的故意逗他说道:“恺恺不是乖宝宝!”没想到小家伙听了之后,竟然哭丧着脸,以伤感委屈的语调回应:“姐姐不要这么说嘛。”表情神态似在抗议又像在请求,童言童语,令人莞薾。一阵笑闹过后,孩子们又开心的玩在一起了。望着两张未谙世事、稚嫩纯真的小脸,不禁问:“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虚荣吗?”寻思了片刻,终于找到答案:不,他们要的不是名声,而是被赞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企图之一就是期望被人赞美和尊重。”赞美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支持人自我肯定、增添信心,进一步引发乐观进取的热情,能够发挥所有的才华与潜能;它帮助人自我实现、增长智慧,更加坚定积极向上的信念,藉以完成全部的理想与抱负。轻轻的赞美如春风化雨,将看到春和景明;柔柔的赞美似冬阳融雪,会照见勃然生机。

人人都需要赞美,从襁褓中的幼儿到暮年里的老者,没有人应该被摒除在外。给孩童赞美,他会感受到关爱,赖以快乐的成长;给青少年赞美,他会察觉到鼓励,借此日益茁壮;给成年人赞美,他会获得力量,因而奋发前进;给老年人赞美,他会取得安慰,以便自在的终老。

周遭的事物也该被赞美,因为赞美会形成一个正面的能量场,足以潜移默化、改变结果。给河水赞美,解析后你会看见美丽的结晶;给玉兰花赞美,十天后你仍会闻到淡雅的清香。赞美灿烂的阳光,你会看到繁花争奇斗艳、草木欣欣向荣;赞美绵绵的细雨,你会得到清新舒爽的环境、纯净平静的心境。赞美经过努力却得到失败的亲人,他会再接再厉、力行不辍;赞美全心付出却未获回报的朋友,他会继续奋斗、不计得失;赞美识或不识的有情众生,为这苦的人生注入甜的滋味。

赞美是一份礼物,要出自真心并且适时适量,才能彰显其价值。身处东方社会儒家文化圈的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举止需稳重端庄,情感要含蓄内敛,因此大多数人不擅长给予赞美,也不习惯接受赞美,这是需要学习的课题。就从当下开始吧,以灵敏之眼、智慧之心去发现生活中的良善,继而化为轻柔的话语,由衷的赞美,这世界肯定会有所不同!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Buffet餐馆是个有趣的地方。在这个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空间中,透过饮膳活动,一个人的性情、品味和价值观可以表露无遗。
  • 一大早,就在心里盘算着如何着手今天待办的事。优先顺序敲定,动线安排就位,计划拟妥,胸有成竹,今天一定能顺利完成。果然,下班离开办公室后,照着schedule走,十分便捷流畅,早早就大功告成了,真是快意的一天!趋车返回家的路上,正在沾沾自喜之际,突然想起行程中“书店”那一站──取书付款,一进一出间约莫三分钟光景,怎么会如此匆促仓皇……
  •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这份美只有细腻敏锐的人才能全然领受。感观之眼能看到时令的变化,季节的更迭;但唯独心灵之眼才得以洞悉自然的神意,宇宙的天机。
  • 考试,几乎是自诩文明社会大多数人必有的经验之一,其间尤以华人圈子为最。大考、小考、周考、段考、基测考、学测考、升学考、谋职考……不一而足。正值青少年阶段的十五二十时更是无日不考、一日数考。在台湾,考试文化已足以出专书介绍、做专题讨论了。今天姑且先聚焦在国中校园内的段考场景中,且看考试前后和考场里的实况直击素笔白描……
  • “守候”二字,字音读来安详、温馨,如寒天里的暖流;字形看来优雅、端丽,似静思中的佳人。而守候之美,大多是在长时的沉淀、反思之后才获得的。年少轻狂的岁月中,血液里澎湃窜流着焦躁不安的因子,凡事总是求速效、速成,哪里懂得欣赏守候的姿态与况味?所以啊,千万别急,安静下来,用心、耐心的生活与学习,时间会教导我们许多,其中包括──美丽的守候。
  • 有专家研究,坚毅比天赋更能预测一个人未来的表现。在遇到挫折、失败之际,仍能再接再厉、坚持不懈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这才是决定成功的因素。
  • 无度的“欲”必然逾“矩”;反之,“矩”内的“欲”方可不逾越、不冒犯。因此,有“矩”来规范,从心所欲才不会招致祸害或灾难。
  • 生活的乐趣很简单,也很纯真。善意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间瞬间共鸣,那是温暖明亮的瞬间,带有似乎肉眼可见的明亮色彩。
  • 经常会遇到亲人、朋友、同事等人会和我们谈对一些事情的感受,其实这时候我们经常会大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结果就是让对方非常的反感。因为对方根本就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只是想和我们分享一下,或者说发一下牢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