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的弟弟恺恺和八岁的姐姐宣宣,正玩得高兴。姐姐促狭的故意逗他说道:“恺恺不是乖宝宝!”没想到小家伙听了之后,竟然哭丧着脸,以伤感委屈的语调回应:“姐姐不要这么说嘛。”表情神态似在抗议又像在请求,童言童语,令人莞薾。一阵笑闹过后,孩子们又开心的玩在一起了。望着两张未谙世事、稚嫩纯真的小脸,不禁问:“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虚荣吗?”寻思了片刻,终于找到答案:不,他们要的不是名声,而是被赞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企图之一就是期望被人赞美和尊重。”赞美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支持人自我肯定、增添信心,进一步引发乐观进取的热情,能够发挥所有的才华与潜能;它帮助人自我实现、增长智慧,更加坚定积极向上的信念,藉以完成全部的理想与抱负。轻轻的赞美如春风化雨,将看到春和景明;柔柔的赞美似冬阳融雪,会照见勃然生机。
人人都需要赞美,从襁褓中的幼儿到暮年里的老者,没有人应该被摒除在外。给孩童赞美,他会感受到关爱,赖以快乐的成长;给青少年赞美,他会察觉到鼓励,借此日益茁壮;给成年人赞美,他会获得力量,因而奋发前进;给老年人赞美,他会取得安慰,以便自在的终老。
周遭的事物也该被赞美,因为赞美会形成一个正面的能量场,足以潜移默化、改变结果。给河水赞美,解析后你会看见美丽的结晶;给玉兰花赞美,十天后你仍会闻到淡雅的清香。赞美灿烂的阳光,你会看到繁花争奇斗艳、草木欣欣向荣;赞美绵绵的细雨,你会得到清新舒爽的环境、纯净平静的心境。赞美经过努力却得到失败的亲人,他会再接再厉、力行不辍;赞美全心付出却未获回报的朋友,他会继续奋斗、不计得失;赞美识或不识的有情众生,为这苦的人生注入甜的滋味。
赞美是一份礼物,要出自真心并且适时适量,才能彰显其价值。身处东方社会儒家文化圈的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举止需稳重端庄,情感要含蓄内敛,因此大多数人不擅长给予赞美,也不习惯接受赞美,这是需要学习的课题。就从当下开始吧,以灵敏之眼、智慧之心去发现生活中的良善,继而化为轻柔的话语,由衷的赞美,这世界肯定会有所不同!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