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千古风云人物

重德爱民的上古圣君:尧的传说

史净
font print 人气: 79
【字号】    
   标签: tags:

由于尧热爱黎民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生活简朴,又能遇事首先查找自己的不是,所以尧深受黎民爱戴,渐渐的百姓过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人民感动,到处都能听到对尧的赞扬。

尧是五帝中的第四位,是中国史上重德爱民的明君之一。一天大臣们要为尧建造一座宫殿让尧能显示出帝王的气派,当尧知道后,说:“宫殿是一定要建的,但是,该建造成什么样的,我自有主张。”

于是,尧率领大臣们亲自动手从山上采来原木和茅草,盖了二十多间连通在一起的大茅屋,算是和大臣们议事的大殿,又盖了几间茅屋,算是寝宫。

大臣们都纷纷提议说:“陛下住这样的茅屋与平民百姓无异,怎能显出您的威风,帝王的派头儿呢?”尧却回答说:“现在人民百姓很苦,建造豪华的宫殿劳民伤财,给人间带来苦难的帝王有什么威风!为人民解忧才是帝王应做的事。”说罢,就带了几个大臣到各地去视察民情。

有一天尧见一个山民倒在路旁呻吟,就关切地问:“你怎么啦?”山民无力的说“饿……”尧便拿出自己的干粮递过去说:“吃吧,是我使你挨饿的呀!”山民感动得热泪滚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尧对随行大臣们说:“从我的口粮里拿出一部分,分给挨饿的人”。大臣们问:“那您怎么办?”尧回答说:“我吃稀一点儿,多吃些野菜就行了。”大臣们听了,也都效仿尧,从各自的口粮中拿出一部分,散给了挨饿的人。

第二天,尧和随行的大臣们又来到了一家窑洞门口,想在这儿要口水喝。窑洞里传出一个姑娘的声音:“我们家没人,你们千万不要进来。”大臣们说:“姑娘不要怕,帝王来了,快开门吧。”姑娘急得要哭:“不行,不行……”。
这时,一位老者背着柴火从远处走来,老者走到近前放下柴火抱歉地说:“对不住啦,窑洞里那姑娘是我的女儿,老大不小的了,没有裤子穿,所以她……”。

尧一听这话,眼圈发红,忙打开包袱取出一条裤子,递给了姑娘的父亲。老人推却说:“我们怎么能要您的裤子!”尧难过地说:“我没有把天下治理好,才使你的女儿没有裤子穿,太对不起你们啦!”老人感动得大哭起来,窑洞里的姑娘和外面的大臣们也都跟着哭了。

在回宫的路上,路过一个小镇,尧发现一个罪犯被捆着,在街上示众,便走过去问公差:“他犯了什么罪?”公差回答:“偷粮食。”尧问罪犯:“你为什么要偷粮食?”罪犯回答说:“我们那里遭了旱灾,颗粒没收。”尧便对公差说:“把我也捆绑起来吧,是我使他犯罪的。”

公差和随行大臣慌忙跪下,一个大臣说:“他犯罪是旱灾没有粮食吃,与您无关呀!”尧认真地说:“黎民无力抵抗灾害,是我的责任,没有吃的就偷盗,也是我没有教育好。怎么说与我无关呢?”于是,尧命令大臣们把他捆起来,站在罪犯的旁边。黎民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观看,感动得发出一片哭声,忽然,人群中走出十几个人来,跪倒在尧的面前,声泪俱下的坦白了各自以前所犯的罪行,都主动表示愿意接受处罚。

尧视察民情回来之后,在茅屋大殿里对满朝大臣们说:“有人挨饿,有人没有衣服穿,有人在犯罪,这都是我的过错,我要下‘罪已诏’向黎民检查我的错误。”大臣们纷纷说道:“黎民生活不好,是因为天灾太多,困难时期,百姓应学会忍耐。”尧却说:“百姓生活不好,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天灾,应该检查我自己。我不能怨人民不会忍受,应该想想我在治理国家时,哪些地方做错了?”

几天之后,尧在宫廷大门左侧设了一面“敢谏之鼓”,人们可以击鼓给尧提意见。尧又叫人在宫廷大门的右侧设一根“诽谤之木”百姓可以站在旁边攻击尧的错误。

由于尧热爱黎民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生活简朴,又能遇事首先查找自己的不是,所以尧深受黎民爱戴,渐渐的百姓过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人民感动,到处都能听到对尧的赞扬。@*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传说李白的母亲快要分娩时,突然梦见太白星从空中降下,正好落在她怀里。她惊醒后,当晚就生下李白,因此有人认为李白是太白星下凡。
  • 九华山位于安徽西部青阳县城西南,又名九子山。方圆120平方公里,共有99座山峰、18景,主峰十王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九华山群峰争峙,却玲珑秀丽。
  • 康熙年间,大阿哥允禔曾掌管养心殿营造事务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进殿拜见,并与康熙皇帝闲谈。
  • 古代帝王称为天子,指出帝王是承天命来治理天下的。“天命”之说是人间掌握了权力之人用来树立自己地位的“说词”吗?还是真有天命并以“吉兆”加持示现呢?
  • 东汉光武帝刘秀九岁丧父,由叔父刘良抚养长大。他身长七尺三寸,仪表堂堂,美眉须,鼻梁高挺鼻准隆起,配上大大的嘴巴和天庭隐隐隆起的日角,显示帝王之相,他性情简朴勤勉,喜爱耕稼农事,对家人重情重义,从来没有想过在政治上出人头地。这样一个勤朴宽厚温和的美男子,又是怎样当上中兴之主的呢?
  • 李世民班师回朝,唐高祖为儿子举行庆功宴。喝到酒酣之处,本是喜庆的场面,高祖的脸上又突兀地泛起了一抹愁云。
  • 齐王逃回长安后,唐高祖李渊第一时间得知了刘武周进犯的实力,误以为唐军不敌武周大军,于是下令永安王李孝基,和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人,联合助剿吕崇茂,同时发出一道敕令,命关中守将,严行堵御,所有河东一带,暂行弃置。
  • 隋朝末年,刘武周割据一方,自称皇帝,定国号大汉,是大唐的一大劲敌。刘武周为与大唐争雄,屡次进攻幷州。齐王李元吉作战的能力,远远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渊便给齐王添了一个行军总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练达的裴寂,能帮着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败涂地,反而使唐军失去了晋州以北的全部城镇。
  • 说唐高祖即已定都长安,但天下还未一统,群雄割据地方。李渊称帝,传檄天下。长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标。陇西薛举想趁着李渊帝位还没坐稳,就趁机出兵,攻打长安。薛举雄踞陇西,拥兵十几万,声势颇为强盛,是李唐的一大劲敌。
  • 李世民与平阳公主率领的大军集结,两下会师,共计二十多万兵将。李世民治军严明,大军虽众,但行军时队伍并不凌乱,整齐画一,军容气象自带威仪。凡经炀帝行宫园苑,悉数罢免守官,并释放宫女回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