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2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竹思纽约报导)2009年全美“西门子科学奖”(Siemens Competition in Ma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12月7日在纽约大学宣布结果,来自纽约的江若夷(Ruoyi Jiang)获个人项目奖,来自德州的刘丹(Dan Liu)与陈逸宁(Kevin Chen)与队友卡森(Sean Karson)获团体组奖。
两项奖的头奖金分别为十万美金,另外闯入决赛的5位学生与5个团队也分别获得一至五万美元的奖学金,所有获奖者中有半数是华裔。
纽约学生的药物研究获个人头奖
12月7日, (左起)西门子基金会主席Tom McCausland和Jim Whaley与获个人项目奖的江若夷(Ruoyi Jiang)和西门子基金会副主席Jeniffer Harper-Taylor,以及评委主席Tom Jones。(主办单位提供)
17岁的江若夷的参赛项目是从分子层面研究癌症化疗药物Taxol抗药性原理,其结果可有助于人们了解Taxol杀死癌细胞的作用机理,并对发展抗癌药有帮助。他说自己2年前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癌症是人类的首要杀手,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人类有所贡献。”
他坦言对获奖感到意外,“我看到许多其他选手的工作都太棒了。可能因为我的研究涉及生物、物理、化学、电脑等等广泛领域,因此获奖吧。”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需要了解许多领域的知识,但他表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出生于康州纽黑文,现就读于纽约长岛Ward Melville高中的江若夷,父亲是生物技术科学家、母亲在周末的中文学校教书,父母均来自福建,他认为自己具备华裔刻苦勤奋品质,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对他帮助都很大。他还在包括奥林匹克科学竞赛等许多比赛中都榜上有名,除了科学外他有小提琴、网球、绘画等多方面爱好,并常在医院做义工。现读11年级的他准备从事科学研究并希望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念耶鲁大学。
跨州合作 团队精神感受多
11月7日, (左起)西门子基金会主席Tom McCausland和Jim Whaley与获团体组奖的卡森(Sean Karson)、陈逸宁(Kevin Chen)、刘丹(Dan Liu)和西门子基金会副主席Jeniffer Harper-Taylor,以及评委主席Tom Jones。(主办单位提供)
刘丹与陈逸宁分别就读德州的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cademy高中和William P.
Clements高中,他们与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卡森(Sean Karson)相识于数学夏令营,决定一起挑战一个数学难题-在网路循环系统中连结移除的变数,开始了跨州合作。
“这些研究可能运用在网络及交易方面。” 16岁的刘丹说。他出生于沈阳,很小就随父母移民来美,“我的父母很不同,他们从来不会给我压力,都是鼓励我凭个人的兴趣发展。”他表示今后会向科技领域寻求发展。
17岁的陈逸宁在美国出生,现为工程师的父亲来自宁波,母亲来自上海。他表示通过这个项目,自己学到团队合作的方式与精神,收获很大。将来他打算从事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工作。
与江若夷一样,刘丹与陈逸宁同样参加各类科学竞赛并多次获大奖,并且业余爱好广泛。刘丹参加交响乐队和游泳队,平时也喜欢电子游戏。陈逸宁还因参加数学竞赛多次与美国总统会面并上电视节目,平时他喜欢弹钢琴、打网球并设计电脑程序。
卡森则表示其项目导师也是华裔教授给了他们很大帮助,进行中遇到的困难包括他与团队成员地处东西两州,但是也从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尤其与华裔一起工作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评委们对于这些小科学家们的工作给予极高评价,康州Wesleyan大学数学教授考林(Karen Collins)说,“我们从没期望高中生能获得这样的成就,这一在图线理论(graph theory)中的高级研究结果已被其他数学家引述并在数学领域带来冲击。”
过去几年里,获得“西门子科学奖”的有很多是华裔,2008年的个人项目头奖也是颁发给医学研究项目-德州数理高中(The Texas Academy of Math and Science)读高中的钱文对医院感染的研究,而团队类奖的两得主之一也是华裔。
“西门子科学奖”始于1998年,致力于选拔全美最优秀的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学生,每年提供超过700万美元支持科学领域的教育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