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部影片挤爆贺岁档 贺岁集结独缺冯小刚

标签:

  先潜伏,再暗战,接着正面交锋,最后可能就是血流成河,市场人士如是形容这个刚刚开始的贺岁档。因为黄历新年到2月14日才姗姗来迟,多达50部电影都想挤进这个长达4个月的贺岁档,这个贺岁档的拥挤或者说是繁荣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内地影坛“贺岁片之父”冯小刚却缺席了这次“盛会”。

 50部影片挤爆贺岁档

今年贺岁档的拥挤必须从一些数字说起,2008年内地电影票房总额达到43亿元。从2002年起,电影票房平均每年以超过25%的幅度高速增长,2008年增幅更是超过了30%,较之2007年增长了10.14亿元,被称为“井喷式”增长。

这些数字,给所有的投资者打了鸡血,大量热钱涌入电影圈。各电影公司老板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已经有了很多年培育基础的档期———贺岁档。“人傻、钱多、速来”,这是今年电影圈的流行语。

目前已经确定在贺岁档上映的电影已经有30部左右,还有20部左右处于伺机而动的状态,准备时刻见缝插针。

因为今年贺岁档横跨2009年11、12月和2012年1、2月,贺岁档也在今年被分成了主打圣诞元旦的“贺岁前档”和黄历新年情人节的“贺岁后档”。“贺岁前档”夹在两部进口大片之间,那就是目前票房已经超过3.5亿的《2012》和人见人怕的《阿凡达》。

在资深市场人士吴鹤沪的眼中,“贺岁前档”中值得一提的只有5部电影:《花木兰》、《风云2》、《刺陵》、《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即便《三枪》和《围城》风头都很盛,仍然有三部小片挤在《围城》和《阿凡达》中间上映。

“贺岁后档”就更乱了,因为避开了《三枪》、《围城》和《阿凡达》,又有黄历新年和情人节的重合,《锦衣卫》、《孔子》、《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胆羊威》、《全城热恋》等“次大片”影片准备展开赤裸裸的肉搏。

 冯小刚缺席纯属偶然

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今年还是冯小刚的电影第一次缺席贺岁档,他还在制作中的新片《唐山大地震》定于明年暑期上映。“这只是个偶然,”王中磊表示,冯小刚并不是诀别贺岁档,“因为《唐山大地震》的制作非常复杂,要拍5个月,电脑制作、后期要做半年,做地震的摇动设备得从德国运过来……实在没有办法进入今年贺岁档。”

不过王中磊的确认为今年贺岁档看上去很不正常:“从现在进入贺岁档的电影数量和排映情况看都是不正常的。国内有效银幕只有两三千块,40多部电影,每块银幕分到的拷贝就有将近两三部,也就是说天天有电影等着上映,而以往通常是一部拷贝解决一块半屏幕。这40多部贺岁档影片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影片投资达四五千万元,这种规模的投资至少需要1亿票房才能收回投入。即使国产电影按40%满打满算的增长率算,贺岁档撑死能达20多亿票房,但又怎么可能20多部谁都占1亿多呢?其中张艺谋、陈可辛他们肯定要占据更大数额。”

事实上,因为今年贺岁档太过拥挤,《风声》本来想在贺岁档上映,最后提前到了十一档,票房口碑双丰收。最终华谊今年贺岁档只推出了一部电影———将于2月11日上映的浪漫爱情轻喜剧《全城热恋》。

“我们还是安全为主。放这种制作不是很大的片,我们的压力不会很大。”王中磊说,“我觉得,今年贺岁档最明智的就是宁浩。”宁浩的新片《无人区》在一个月前退出了贺岁档。

 华语贺岁档发展史

【第1阶段】成龙动作喜剧“拜年”

其实大华语地区贺岁档是从香港兴起的。1981年许冠文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摩登保镖》,选择在农历新年期间推出,票房开出红盘,成为了香港第一部带“贺岁”概念的影片。

而贺岁档的登峰造极之作当数成龙作品,有动作有喜剧,再加大团圆结局,《红番区》等影片成了观众们的最爱。而成龙影片的特色———把NG镜头放在片末,也成了大家贺岁大餐的一道甜品。

 【第2阶段】冯氏喜剧独领风骚

冯小刚开创了内地贺岁档的概念,这一点毋庸置疑。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在岁末上映,以3600万元的总票房夺得1998年内地电影票房冠军。从此以后,冯小刚每年都会在辞旧迎新之际推出一部喜剧片,《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笑点都很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因此过年看冯小刚电影,成了内地老百姓的习惯。在这段时间里,冯小刚跟贺岁档基本上是画等号的。

【第3阶段】《英雄》开启大片时代

2002年,张艺谋推出《英雄》,采用超大投资,明星荟萃,娱乐元素相当丰富。影片在12月20日上映,前后都没有其他影片。贺岁档前所未有地火爆,影院只能忙不迭地加场,影院经理们第一次发现拷贝竟然供不应求。之后张艺谋继续推出《十面埋伏》,陈凯歌、冯小刚也先后为贺岁档炮制了同类型的大片。

情况在04、05年发生了一些变化,04年的贺岁档出现了《功夫》和《天下无贼》双雄争霸。05年的贺岁档则出现了4部中国影片,12月14日上映的《无极》、《如果.爱》,12月23日上映的《情癫大圣》和《千里走单骑》。而张艺谋执导的《千里走单骑》本来可以放在元旦后上映,但是张伟平为了阻截《无极》,硬要在23日上映,贺岁档的火药味从这一年开始发生。

 【第4阶段】大小片为“贺岁”火拼

早在07年,贺岁档就已经有了10部左右的影片,创造票房8亿。08年开始,众商人更加意识到了贺岁档的含金量,争相挤入。贺岁档也前所未有地从11月就开始算了,战线一直拉到2月初。《桃花运》、《爱情呼叫转移2》打着“贺岁档头炮”的旗号在11月下旬上映,而《游龙戏凤》、《家有喜事2008》等影片则是放在黄历新年,抢个贺岁档的尾声。

08-09跨年的贺岁档中有30余部大小影片上映,撞车现象变得非常普遍,大片也不稀罕了。这次贺岁档共创造了超过10亿的票房,其中有4部影片过亿。而到了09年,因为黄历新年到2月14日才到来,11月到2月都在贺岁,据称,准备在贺岁档上映的影片已经有50部,而贺岁档也因此被分为2009年末的“贺岁前档”和2010年黄历新年的“贺岁后档”。

口述/吴鹤沪(上海联和院线副总经理)

来源:青年报 选稿:王霖

相关新闻
官宣离婚后首度发声 赵薇最新行踪曝光
为戏学医帮女星把出喜脉 张凌赫新剧人设获赞
大陆资深演员无戏可拍 摆摊擦鞋每次10元引围观
45岁高圆圆谈年龄焦虑 自信现在比过去更放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