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自己

茉莉

标签: ,

与我有死党情谊的Lee,周末午后一通电话约我在巷口的85℃闲聊。他正巧在附近看牙,我也正好有时间,就这么聊开。

这次聊的是“自己”。

我和Lee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我们都处在“休耕”的状态,或者更正确的说法,Lee只是半休耕,他虽然离开正式的职场已超过两年的时间,但靠着自己的保险理财专业,与客户仍偶有业务往来,不过,他的时间是自由的,与以往在职场的工作状态相比,他有很多和自己独处的时间。

Lee说他刚开始和自己独处会觉得“慌”。

自有记忆以来,他的身边总有人——父母、兄长、同学、好友、同事、长官到结婚后的妻子。他习惯与人互动,反倒不熟悉与自己独处的方式。刚开始休耕时,他总是将自己的时间填满,让自己整天“有事做”,直到与心理医生聊过几次后,他慢慢抓到了与自己和平共处的诀窍。

Lee看心理医生,刚开始我有些惊讶,后来发现,心理医生对他的帮助很大。我们有很多问题无法跟朋友、亲人谈,或者因为立场与角色不够客观的影响,即使跟他们谈也得不到客观的建议,这时候,一个专业及毫无预设立场的心理医生便可以抽丝剥茧的帮自己找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改善意见。

有许多问题长期困扰着Lee,这些问题反映在身体的警讯上。我想,Lee的个案代表着很多现代人的共通问题,我何尝不是其一?

休耕后,我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与自己相处,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一开始我并未思考和“自己”想处的问题,这一切自然的发生,我不爱逛街,不爱天天出门,也不喜欢没事与朋友电话、MSN、e-mail联络个不停,除了每周固定的瑜珈课及琐碎家事,偶尔阅读、听演讲、看免费电影及一天几小时的电视,扣除这些事,我还有许多时间,于是我架起部落格,把剩余的时间用在“书写”这件事上。

我后来发现,“书写”其实就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我和“自己”聊童年的记忆,对父母与兄长的记忆,也聊对于音乐、电影、美食、阅读、爱情及生活种种的经验与看法,这是我第一次和“自己”这么敞开心门的接触,我们无所不谈,比知心的友人还亲密。

“自己”也向我诉说了她的许多迷惘、徬徨与困惑,我总是耐心的倾听着,有时试着给一些建议,更重要的是鼓励,我让自己知道,即使所有的人都不了解她,有我在,她就不孤单。

我把和自己相处的经验告诉Lee,他深有同感,他说他现在开始懂得爱自己,以前的他不懂得拒绝别人,总是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现在他不这么做了,他告诉我他最近拒绝别人的经验,这经验让他很有成就感,因为他做到了。

我提醒Lee,真正的爱自己是要懂得“接受”自己,很多时候我们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不问自己要什么,而是在乎别人希望我们成为什么?有时我们对自己有过多的要求和期待,不愿意接受自己是平凡的,有些事即使花再多力气也达不到希望的程度,这时应该问自己:“你尽力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该平心静气的接受,不要再对自己做无理的要求。

接受自己是爱自己的第一步,有时给自己一个温暖的拥抱也很受用。

我和Lee就这么一来一往的交换着彼此与自己相处的经验,这在我和Lee是少有的相处方式,我们因为太熟,谈话向来是戏谑、揶揄的时候居多,而这一天,在两个小时的谈话中,虽也夹杂着惯有的戏谑语调,但,更多时候我们认真的谈着“自己”。

我问Lee:“我觉得休耕对我的帮助很大,你有没有觉得我进步很多?”向来不爱夸我的Lee,这时嘴角牵动着笑意,勉强点了点头,他反问我:“那我呢?”我不甘示弱的回他:“嗯,有在努力啦!”

Lee说他最近打算去自助旅行,一个人,要藉由这种方式发现也解决更多与“自己”相处的问题。

Lee的确很努力要改善自己的问题,我为他的用心击掌,更衷心的祝福Lee,也祝福我自己。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我相信!

老同学,一起加油喔!!@

文章摘自 《茉莉随想曲》:http://blog.yam.com/jasmin23/article/12400016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渐转干冷持续到下周一 温度续探底
53%反对呛江陈?苏:党内民调53%赞成
林保华:五区总辞,泛民意见纷呈
投书媒体 司徒文:美国人也吃美牛内脏绞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