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首湖畔:德克萨斯与自由的奇迹

——关于《边城英烈传》(The Alamo)

牧首湖畔

标签:

【大纪元11月3日讯】《边城英烈传》是一部很好的电影(2004年的翻拍片),我将其评为五星的原因在于,它解答了如下几个问题:

1、德克萨斯州是怎么来的——是因为一群崇尚自由的美国流浪汉勇敢地反抗墨西哥独裁者的统治,这些人其实算不上严格意义的“美国人”,因为美国当时并未对德克萨斯提出领土要求,甚至在德克萨斯击败了墨西哥人、打出了“孤星共和国”旗帜数年后,美国才把这片“无主之地”收入囊中。也就是说,一群自认为是美国人的人,他们没有接到任何祖国的命令(如果不是相反的命令的话),就毅然决然地和另一个国家作战了,不仅如此,他们以180名散兵游勇困守一个小镇(阿拉莫)13天,抵抗6,000名(一说7,000人)墨西哥正规军的进攻,最后无一生还。再往后,就是为他们复仇的800名德克萨斯人在18分钟内击败了1,600人的墨西哥军队(德克萨斯人仅阵亡9人,此役德州统帅为山姆.休斯顿,也就是“休斯顿市”的由来),生俘其统帅安东尼奥‧洛佩斯‧德‧桑塔‧安纳将军(此人号称“西方拿破仑”),并由此换来了德克萨斯的独立——《边城英烈传》把这个故事讲得很好。

2、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墨西哥军队群起而攻之,他们人数众多,似乎永无止境,但是——他们不是《指环王》里的半兽人,他们有思想、情感,他们是牺牲品,并非不值得同情。战争是一件荒谬的事情,因为它往往毁灭了人性的尊严,好在美国导演不是这样,在攻城战中,墨西哥军队里胆怯的娃娃兵、迷茫的普通士兵、甚至颇有绅士风度的高层军官——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害怕、犹豫、勇敢追求荣誉,心生怜悯或心生敬佩——总之,他们也许是德克萨斯人的敌人,但不是电影导演的敌人——《边城英烈传》这一点做得非常好。

3、关于自由的思辨是怎么产生的——美国之所以不接纳德克萨斯,是因为这个(所谓的)州强烈支持奴隶制,但是墨西哥恰恰不是奴隶制,那么困守阿拉莫之中的黑人就处在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地位:按法理来说,墨西哥是在“保家卫国”,打的是一场“正义战争”,按制度来说,墨西哥虽然是独裁政府,但好歹没有奴隶制,黑人是自由的,不过有趣的是,黑人却没怎么买墨西哥人的帐,道理很简单——独裁国家人人都是奴隶,哪里还需要什么奴隶制呢?而美国作为一个自由的“奴隶制”国家,其文明程度比废除奴隶制的墨西哥还好得多,这也难怪在阿拉莫的黑人也在忙着给自己的白人主子递弹药(当然喽,也没忘了学一句西班牙语“我是黑人,不要奴隶制”——以备墨西哥人破城而入时使用),这种非常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早已超出了一部战争片的情节范畴与思想深度,阿拉莫之战是美国的一个神话、传奇,但就是这么一部“主旋律”影片,导演还没忘了揭一揭奴隶制的伤疤,也说两句墨西哥的公道话——《边城英烈传》做到这个份上,怎能不令人感叹?

总之,这部电影并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以少胜多的科教片,而是一部集伦理、情感、历史于一身的史诗。它告诉我们,赢得自由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告诉我们,赢得自由的人能够付出(也乐意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还告诉我们,自由的人能够叫敌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最后一点,它还说明,所谓“领土完整”的正义性是多么站不住脚(甚至是在1836年那个时代),一群法理上站不住脚的人、一群毫无训练的人、一群连国籍都没有,连某个“侵略国”都代表不了的人,就是如此赢得了德克萨斯,他们什么理由都没有——除了争取天赋的自由——也许这就足够了。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惠虎宇:《三体》——一部无根的科幻
【名家专栏】经营自己花园好处多多
楚一丁:《繁花》,一场在恐惧中绽放的梦幻
歌唱家白雪演唱《再次成为神》主题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