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1月16日报导】(中央社巴黎15日法新电)根据估计,孟加拉有2百万人砷中毒,且已经造成多人丧命,未来也可能有更多人因此失去生命。可说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中毒案。科学家努力将近30年,终于搞清楚砷如何进入孟加拉农村居民的饮用水。
今天公布的新研究结果指出,祸首就是数万个人工池塘。孟加拉当局挖掘这些池塘,所得泥土用来防洪。
砷中毒症状包括剧烈胃痛及呕吐、腹泻、痉挛及抽筋,如果量大,将直接导致死亡,而长期少量摄取砷,则证实与许多种癌症有关联。
很早以前就知道这些砷来自孟加拉各地、数百万个低科技“管状深井”所汲取上来的水。
讽刺的是,这些井通常是在国际援助机关的帮助之下开凿而成,目的在让居民不要去使用肮脏、充满疾病的地面水。
令人悲伤的是,因为没有替代水源,数百万人明知水有毒,仍然继续使用。
稍早的多项研究成功解答这个致命谜题的一部分。
他们证明砷浓度最高的水约有50年历史,同时证明砷这种有机碳一旦经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会让砷从沉积物释放出来,不需要太多时间,就能从地表渗入地底。。
但是遭到污染的水及有机碳到底从哪里来,依然不清楚。直到美国麻萨诸塞州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MIT)哈维(Charles Harvey)领导的研究团队打破这个谜团为止。
研究人员在孟加拉蒙西甘吉(Munshiganj)区研究15.5平方公里内的地面与地下水流动模式。
他们使用天然示踪剂与3D电脑模型追踪来自稻田与池塘的水,测量这两处的有机碳将砷从泥土与沉积物释放出来的能力。
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本篇研究共同作者纽曼(Rebecca Neumann)说:“我们看到来自人工池塘的水含有高浓度的砷,来自稻田的水砷浓度较低。”
化学分析显示,砷这种有机化合物首先会沉淀到池塘底部,之后慢慢渗入地底。
这些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的研究发现“显示,将饮用水井挖得比池塘还要深,或是将浅井置于稻田底下,就可以减轻这个问题。”
这支研究团队计划在不同地区开凿上述两种饮用水井,看看是否能改善村民健康。(译者:中央社何世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