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陈志达综合报导)国际乒联自去年9月1日起,对使用于球拍的胶水执行禁用含易挥发有毒气体(如甲苯)的有机胶水(俗称快干胶水)的规定,至今无论是在球员、教练或是生产厂商中都造成很大影响。由于使用无机胶水的球拍击球速度与旋转与有机胶水差异极大,许多顶尖选手短时间内仍然很不适应。国际乒联预定将采取赛后检测球拍,发现不合格直接裁定持拍者落败的规定,多次违规的球员恐将面临禁赛的处罚。
球拍检测不合格 顶尖球员被迫“借拍”上阵
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赛前球拍的检查,套胶的最大厚度是4毫米,该部分有专门的仪器可对球拍表面的光泽度、平整度进行严格检测。但国际乒联在最新几次国际比赛的检测中,仍在个别球员球拍发现了有机胶水成分。问题来源是使用的胶水不符规定,这部分原因主要是生产厂商的因素居多。
最近,国际乒联在市面上售卖的5个品牌的胶水中检测出了有机溶剂成分,并发现至少两种有毒物质,国际乒联立刻通知相关厂商停止生产违规产品,并向球员和器材商提出忠告:“选手在球拍里不要添加任何东西;任何厂商或经销商被发现生产、销售或向选手和教练提供不合法的产品,将被视为违反国际乒联的规则。”
去年12月初在澳门的乒联年度总决赛上,中国选手马琳的球拍就受到乒联的格外注意。当时马琳在首场男单比赛后,被负责检测球拍的官员追出来“嘱咐”:“以后不能这样了,你的球拍以后还这样是不合格的”。马琳的球拍平整度不够,比赛中他只好更换了一块球拍才得以参赛。
刚获得中国全锦赛男单冠军的张继科在一次比赛中,也曾发生两次比赛球拍检测都不过关,而先后借用队友的球拍比赛的状况,结果两次都爆冷输给对方的日本外援水古隼,导致自己效力的球队无缘晋级。
适应无机胶水 成为训练新课题
有机胶水的特性是什么呢?含有机物的胶水可以渗透到球拍的海绵里充起气泡,让海绵迅速膨胀,增加击球后的速度。运动员在参赛前都会给球拍刷数次胶水,多年来已是比赛的必备武器。但这种胶水易挥发产生有毒气体,味道也难闻,对运动员的健康有危害,所以常会看到选手在比赛场地外,或特别安排的一个地方专门贴球拍。
与传统的有机胶水相比,无机胶水既无色也无味,稀释度近似水,不会增加海绵弹性,无机胶水粘性和持续时间更长,但是对于旋转和力量都有一定的削弱。使用有机胶水的球拍,容易因膨胀过大造成厚度不符合规定而被禁用。
今年中国乒乓球国手的冬训主题,就是要尽快掌握无机胶水的性能和规律。
北京奥运女单冠军张怡宁就表示刚开始换无机胶水还不太适应,之前是以赛代练。她希望在冬训训练能更好掌握对无机胶水的性能的认识。郭跃、郭焱、李晓霞等主力队员也是频频露出思索的神态。李晓霞表示还是在调试海绵的过程中,每天再尝试不同的海绵,她觉得在旋转和力度上比以前弱很多。
北京奥运男单冠军马琳也同样遭遇到困扰,他认为不能发挥出以前全部的水准,这个问题需要彻底解决。
当然,各级球队的主教练都要面临如何帮助球员找到适应无机胶水的一些诀窍。并摸索怎么使用它、规范和标准化球队的整体做法,这成了集训的主要任务。
单单是胶水的改变,居然牵一发动全身,这个影响重大的新规定,适应期还得有些时日才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