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5日讯】今夏小游埃及,在首都开罗市区一座桥上,一位认识不久的埃及朋友,骄傲地向我介绍美丽的尼罗河〈river Nile〉:“尼罗河是埃及人的灵魂,是我们的生命。”夕阳西下,金黄的暮色,轻洒在轮廓明显、皮肤黝黑的异乡青年身上,令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一个年轻人对水、对河川的深厚情感与珍惜。
地处沙漠地区的埃及,受到天神的眷顾,赐给它们一条生命的泉源,孕育出数千年的古老文明。埃及一年下不到几天的雨,尼罗河仍忠实地从非洲中部的发源地,由南而北贯流其间,这不是名副其实“上天掉下来的礼物”?古埃及的税制,是以尼罗河水位的高低,做为课税的标准,水位愈高,表示当年农作物愈丰收,所课的税就愈多。在埃及的古迹中,仍可见到尼罗河水位度量衡的轨迹。
埃及地处沙漠地带,相对他们的阿拉伯兄弟只能逐少数的绿洲而居,自然是幸运又幸福,埃及人对尼罗河水的感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他雨量充沛的地区,对水资源的挥霍无度,也不是可以恒久不变的,受到全球气候变迁的影响,干旱愈来愈多、期间愈来愈长、波及的范围也愈来愈广大。
水,无法寻求替代品
擅长趋势研究的高盛投资集团,最近又有惊人之语:“每二十年,地球的水消耗量增加一倍。”“全球气候变迁,改变洁净水源的供给形态,可能带来更频繁、更严重的干旱。”最重要的是,“水,不像石油,可以寻找替代品。”
其实企业界老早就感受到,水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工厂运作的大问题。老牌的石化公司“道琼〈Dow Chemical〉”的执行长Andrew Liveris预言:“水,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石油。”对产业而言,没有水就要停摆,经济就会倒退;对人类而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灾难,很可能是起因于水的匮乏。
近几年,石油价格高涨,大家叫苦连天,各国政府不惜血本,补贴企业寻求替代性能源,不少有钱的企业或个人,看好这将是下一波可以让人日进斗金的大好投资机会,重金押注。能源可以寻求替代品,但是“水”、或是说“洁净的水”,却是无可替代。
没有水的想像
近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水资源年度大会”,针对两大议题,一是如何扩大获取洁净水源;一是如何协助贫穷国家改善饮水卫生。一位参与“世界经济论譠”的代表,郑重指出:“企业不能没有限制地用水!”“没有水,全球的产业与经济,都将踉跄而行。”
摩根大通银行也有一项研究指出,全球排行前五大的食品与饮料公司”包括雀巢〈Nestl〉、可口可乐〈Coca-Cola〉、联合利华〈Unilever〉、安布酒厂〈Anheuser-Busch〉和达能〈Danone〉,每年消耗了五七五○亿公升的水量,相当于全球人口一天的用水量。由此可以想像到,企业没有水可用的那一天,全球经济将发生什么样悲惨的后果。台湾石门水库缺水,新竹科学园区停水,企业各显神通,重金雇车到处载水的样子,台湾人应该记忆犹新。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特别撰文指出,全球人口近十年遽增,加上亚洲中产阶级兴起,一味学习西方世界的浪费生活习性,耗水量也大增。工业化以来,特别是贫穷国家的河流与地下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造成水源愈来愈匮乏。加上各国政府的补贴制度,便宜的水费,导致人类用水挥霍无度。
开发新能源 加速水资源消耗
近年来,为了寻求“替代性能源”,以农作物为原料的“生质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只是,能源的压力未见纾解,生质能源产业,却已闯了不少祸。首先是农作物市场秩序大乱,原本拿来做食物、肥料的玉米、大豆、甘蔗等农作物,另结新欢,爱上肯出价的“能源大亨”〈生质能源工厂〉,排挤了人类与动物的食物,导致农作物价格高涨。再来就是,为了因应生质能源新兴产业的需求,农作物的增产,加速水资源的消耗。
在水源的经济生态中,农业的耗水量高居第一位,制造业第二、再来才是都市的民生用水,而且这三大来源的耗水比率,逐年成长。〈台湾地区目前农业用水占近75%、民生用水占16%、工业用水占9%。〉例如,台湾的半导体王国美誉,就是用水冲洗出来的,每生产一片二○○毫米的晶圆,要消耗十三立方米的洁净水。硅谷也有这个问题,几乎有25%的洁净水,是用来制造晶片。
石化产业也是高耗水的产业之一,据统计,美国从湖泊与地下水层抽出的水,几乎有40%是用在发电厂的“冷却”系统。近年油价高涨,开始有人动脑筋发展从“油砂〈tar sands〉”提炼石油的技术,只是要将石油从油砂中分离出来,每提炼一公升的石油,要消耗五公升的水。
愈来愈多地区,开始限制地下水的抽取运用,台湾的台北市,已经不允许工厂抽地下水;连续多年干旱的澳洲,也严格规范制造业的用水。美国亚特兰大的南方电力公司,去年夏天,因为干旱而暂时关闭多家旗下的电厂。
水,不像石油,可以寻求替代能源。这一点,大家最好切记在心头。
──原载《TaiwanNews财经文化周刊》(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