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目如电:司马懿作恶遭恶报

陆真
font print 人气: 44
【字号】    
   标签: tags:

司马懿(179--251)三国时代的温县人,字仲达,初任曹操主簿,善弄权术。得到曹丕的信重。后任大将军,多次率兵对抗诸葛亮,成为魏国的重臣。曹芳即位时,他与曹爽共同辅佐魏政,但他搞阴谋,杀了魏朝大将军曹爽,独揽大权。篡权的形迹,越来越明显。

王陵当时任魏国的扬州刺史。因为那时魏帝被强臣控制,已不能行使君主之权。楚王曹彪,年龄较大,又有才能,王陵想迎立他为帝。刺史董莘,把王陵的密谋,告诉了司马懿。司马懿亲自率领中军讨伐王陵。

大军来到,王陵自知前途无望,于是单独出迎。司马懿当即逮捕了王陵,要将王陵送回京师惩处,路过项城时,走到贾逵庙的旁边,王陵大呼:“贾逵神呀!我坚持为曹魏的社稷尽心竭力.你有神灵,应该佑护我啊!”王陵被迫喝毒酒而死。王陵一族之人,全被诛杀。

就在这一年,司马懿忽生大病,在大白天里,看见贾逵和王陵一起前来,毒打他。司马懿痛得满地打滚,大叫王陵的字说:“彦云(王陵的字名叫王彦云)啊!请你放了我吧!” 不一会儿就死了。

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身上,有多处被打的痕迹。人们心里都知道:这是司马懿生前作恶多端,神命贾逵、王陵来取他性命,将他押往地狱去严加惩处的!

正是:

邪恶生前太猖狂,
死后必定受灾殃!
十痛百苦历历受,
千刀万剐遍遍尝。
锥山刺刺也得上,
火海烈烈仍须趟。
无论权奸多诡诈,
法网恢恢难躲藏!

(出自《还冤记》)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9/17/54882.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以修身和孝行着称,主张慎言内省戒惧, 撰有《孝经》、《曾子》、《大学》等著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曾参说的。
  • 清朝年间,有一个小女孩从小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后来幸好被朝中一位大臣遇到,正好老两口无儿无女,于是将这个女孩带回家,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抚养。由于这是一位朝中的重臣(王爷),所以这个孩子也从此成了格格。
  • 清代末年的外交官、政论家薛福成(1838--1894)说:无锡人汪写园,是一位前清的进士。他在作四川知县时,他的顶头上司姓牛,人们都称他牛知府。汪写园与牛知府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同乡同学,关系非同一般。所以,他对牛知府的情况,就知道得很多。
  • 一九四二年,在韦勉斋先生任陕西永寿县长时的一位事务员张生有,是陕西彬县人。彬县与永寿县相邻,两县距离仅只五十华里,因此,张生有等于是当地土着。所以,韦勉斋对张生有,知之甚详。
  •  周瑜始终力挺少主孙权,朝“南面称霸”的目标奋勇前行,而在国家面临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存亡之际,周瑜力排众议,一力承担对抗超级霸主曹操大军的重责大任。
  • 眼见周瑜治军冷静严谨,拿捏两国分寸,进退之间,丝毫不差,刘备内心大为惊叹,深感敬佩。
  • 在朝廷众臣面前,周瑜不疾不徐地分析胜败关键。话毕,随即自荐:只需三万精兵,就足以抵抗曹军。 周瑜的一席话,令众人精神大振。当下,孙权心意遂定,正式拍板连蜀抗曹。刘备与孙权顺利结盟,决定共同携手打一场以寡击众的世纪之战。
  • 鲁肃立即动身亲赴荆州与刘备联络。相传他骑上一匹白马,沿着长江西奔。白马驮着主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铁蹄都磨破了。
  •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前,解下身上的印绶交给二弟孙权说:“率领江东将士,与天下争战,你不如我;但是,举贤任能,使人才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就不如你了!”孙策逝世,十九岁的孙权继位为吴侯。
  • 一直以来,周瑜似乎对于功名没有太大兴趣,好像更乐于待在叔叔周尚身边打杂,仿佛唯一需要做的正事就是帮助孙策征战江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