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7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坤原华盛顿特稿)立法院美国国会议事转播考察团正在华府访问。他们在考察负责转播美国参众两院议事直播的C-SPAN公司后,决定建议引进美国的转播制度,并从明年元月起开始实施。
过去立委为争取在媒体,尤其是在电子媒体的曝光机会,多会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媒体的注意。于是各式各样的道具、花花绿绿的海报,成为国会质询的必要配备。等而下之的,则是为法案在镜头前演出全武行,媒体撤离后随即握手言和。正派问政的立委反而难上版面。
此外,媒体“颜色”各异,于是记者依各自需要编辑剪接,常遭当事人抗议断章取义。
政治人物需要在媒体曝光,争取选民的认同与支持,全球皆然。如何让国会与媒体良性互动,展现责任政治,又可达到传播及监督的效果,美国的范例值得台湾参考。
美国有一家有线电视网叫C-SPAN,它终年全天候播放国会议员在国会殿堂问政的画面,不经剪接、不经编辑、没有旁白、没有评论、没有分析、更没有商业广告。看似单调无趣的电视网,却受到议员和民众的重视,赢得无数新闻奖项。
这家电视网的全名叫“有线─卫星公共事务网”(Cable-Satellite Public Affairs Network),成立于一九七九年三月十九日,是一家非营利性的媒体公司,由美国有线电视业界共同创立。
一九七七年,美国国会认为有必要让选民了解他们选出的议员在国会做些什么事,通过了一项允许媒体全程转播国会议场运作的法案。
媒体营运的前提就是资金。资金来源如果是政府,营运方针及播放内容一定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资金如果来自商业广告,也一定受制于企业的好恶。
于是美国业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由有线电视业者捐出创立基金,并由国会通过法律,规定任何有线或卫星电视公司必须将C-SPAN放进其基本付费频道。也就是说,美国任何家庭与有线电视通路业者签约,不管喜欢或不喜欢,C-SPAN一定在其基本付费频道中。因此,C-SPAN的唯一也是全部收入,就是美国全国六千三百万有线电视用户的收视费。
C-SPAN是在议场架设摄影机,从头到尾不中断地现场转播议员问政实况。由于营运非常成功,受到各界重视,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二日成立了C-SPAN2。一九九七年成立C-SPAN Radio。二零零一年再成立C-SPAN3。
C-SPAN负责转播众议院,C-SPAN2负责转播参议院,C-SPAN3则转播听证会、议员演说、选举辩论等。
近年C-SPAN又推出VOD(Video on Demand),以便观众可以随时点选错过的议员问政镜头。网路时代来临,C-SPAN也成立网站,所有各台都可以经由网路收看或收听。
有了C-SPAN,议员不必挤破头只为在萤幕上曝光几秒钟,也不必担心媒体选择性报导,甚至断章取义;民众也可以从转播过程中,充分了解相关法案的来龙去脉,同时监督他们选出的议员是否努力为选区争取福利。
C-SPAN记者可能是最轻松的电视记者。他们不必剪接编辑,不必做旁白,也不必评论,没有同业竞争压力,也不必考虑老板是什么“颜色”。他们偶尔也有专访节目,但基本上是让受访者畅所欲言,主持人的角色有限。
但C-SPAN记者心理必须有所准备。他们在面对镜头时不报自己的姓名,不对事件加上自己的注解或分析,因此他们必须放弃作主播明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