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7月20日讯】正当台湾因为马英九当选总统加速两岸统合步伐,中国观光客在7月4日驾凌台湾,是福还是祸引发激烈争议时,7月1日,香港度过主权转移11周年的日子。主权转移后十一年的香港情况如何,是台湾现在的一面镜子。
7月1日这天,台湾陆委会公布“香港移交11周年情势研析报告”,由于台湾经历了第二次政党轮替,因此陆委会对香港的看法,颇引人注意。该报告列出的九大要点是﹕一,中国大陆高调介入香港各级事务,框限民主进程二,港府合理化大陆介入香港事务,助长“一国两制”质变三,经济前景尚佳,有利政局稳定四,经济依赖中国大陆日深,受大陆经济及政策变动影响日增五,新闻言论自由与返乡权受损引关切六,国际肯定投资环境,关切普选时程七,陆港互动频密,人口融合成议题八,港府提加强台港关系措施,配套与持续是关键九,178件争议事件考验“五十年不变”承诺这九大要点涵盖中港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关系,至于“大陆介入香港事务”更涉及各个领域,除了政治、经济、新闻外,还包括司法、文化等领域。尤其提及“人口融合”,也值得台湾关注。
甚至于经济方面,“两地经济更加融合,对香港经济发展有所裨益,但经济依赖中国日深,其负面效应亦不容忽视。过去曾有舆论质疑经济“大陆化”可能令香港丧失国际化的特色,减损竞争力、香港对大陆经济的依赖,恐影响自治空间等。去年以来,若干事例显示,香港因经济依赖大陆,已无法避免大陆经济及政策变动衍生之影响。例如,受到大陆相关劳动法规的实施以及今初的雪灾冲击,预计将有为数众多的大陆珠三角地区港商被迫结业。大陆去年曾宣布实施“港股直通车”(准许大陆居民投资香港股市)措施,其后却又停,亦曾造成港股剧幅波动。”这更是台湾的警讯。
当然,这份报告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对香港的通胀率还估计不足,这其实也是目前台湾的困境之一。然而总的说来,这份报告相当符合目前香港的现实。最近香港的政经状况为它做了注脚。
今年7月1日,香港泛民主派“照例”组织大游行。这个“例”是从2003年开始。那年香港政经状况一团糟,香港市民为了要求北京撤掉特首董建华的职务,近百万人上街抗议。虽然当时中国表面还很强硬,不向民意低头,但是在2005年终于将董建华拉下台﹔但是中国没有在民主方面做出任何让步,而再钦定“港英余孽”曾荫权出任特首。虽然如此,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吧。此后,每年“七一”,泛民都会组织游行,只是激情过后,每年根据当时的政经状况,人数多寡不等。
今年出来游行的人数是4万7千人,人数比去年的6万8千人又少一些了。
原因有几个﹕第一,四川地震刚过去,人性的救灾呼声盖过香港自己的政治经济议题,尤其是中国对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救灾中,人祸与贪官污吏的恶行被掩盖,中国政府的民望在香港反而大升,自然影响集会示威的人数﹔第二,中国政府与媒体对西藏事件与奥运的民族主义炒作,使更多香港人认同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及命运,也就降低对民主自由的诉求。
当然,泛民也强化今年的政治经济诉求,例如9月的立法会选举,至今“普选”还是前景茫茫。而特区政府委任副局长及政治助理的黑箱作业与“亲疏有别”排斥民主派,也激怒泛民支持者。然而这些都敌不过“爱国”的大帽子,在爱国大帽子底下,其他一切不都应该退让吗﹖泛民如果不摆脱这个枷锁,又岂能打开一条广阔的道路﹖何况中国方面又做出“和谐”的姿态。例如特区政府为了讨好中央政府,组织立法会议员到四川灾区视察,接下来该就是捐助了。然而因为许多泛民议员过去被没收回乡证,因此特区政府起初挡驾他们﹔但是深知中国统战伎俩的亲共政治人物却代他们缓颊,允许特别申请入境,在市民中制造“和谐”形象﹔那些泛民政治人物也不便高调参与集会游行。
但最值得玩味的还是泛民立法会议员梁国雄的遭遇。今年6月中旬,台湾一艘钓鱼船在钓鱼台海域被日舰撞沉,蓝营一些政治人物为讨好中国趁机大作文章,甚至扬言不惜一战。梁国雄等一些泛民中的保钓人士也赶到台湾声援,要参加台湾一些政客,甚至有国防部长参与的军舰出海挑战日本在钓鱼台的主权。但是在马英九先生干预下,这些政客临时取消活动,然而梁国雄等还是到日本驻台办事处门口表演激情的抗议活动,甚至拿出中国的五星国旗,使台湾人傻了眼。这样“爱国”的梁国雄,这次到四川的活动竟被拒绝,理由是四川人民不欢迎他入境,因为很多内地居民从网上看到,梁国雄议员发表不洽当的言论,“逢中必反”云云。人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政府编造的,什么时候中国允许民众可以看到境外网站所刊登的梁国雄的言行﹖中国居民换成“中国政府”才真。特区政府与亲共人士对此不敢做评论。
其实梁国雄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七○与八○年代他有参与和领导的“香港革命马克思主义者同盟”,他们主张有民主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被中共称为“托派”。但是如今他们与中共一起“爱国”,不是模糊了自己的价值观吗﹖虽然他到四川原意要求清查豆腐渣工程,然而拿着五星旗来来反贪官,这种与虎谋皮的行为,就不可能实现。这也是他们难以解脱的困境。
幸好,不满四川官员没正面回应豆腐渣民主党,反对一次过拨款赈灾,体现民主派的骨气。
2008-7-5
《看》双周刊第16期@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