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余震旱情持续 震中7万灾民撤离

【大纪元6月20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中国四川有关部门消息称,四川大地震震中地区的汶川和北川星期四再度发生4.3和4.2级的余震。气象预报称未来数日,四川震灾区将有暴雨,并可能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汶川阿坝地区的7.2万灾民不得不撤离家园。此外,从云南到浙江等9省仍不断降下豪雨,目前已经造成176人死亡,农作物收成也大幅度锐减。过多的雨量也使许多河流的水位达到危险警戒线。

但在广泛地区暴雨成灾之际,新疆已持续2个月严重干旱,至少造成当地850万亩农田受灾。

据四川防震减灾网的消息称,512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北川,昨日上午10时55分和12时48分分别发生4.3和4.2级的余震。

四川气象部门同时发布消息,未来4天,四川省内12个县市将有暴雨,汶川、理县、茂县等地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不断的余震加上已经到来的雨季,使因土层松软而引发山崩或其它不可预知的灾难为震区灾民带来进一步的安全隐患,居住在震中汶川附近阿坝地区的7万多名民众不得不撤离家园。

当地媒体报导的数字称,已造成近8万7千人死亡或失踪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还引发过几百次的山崩和滑坡。星期三与星期四两天,汶川地震主震区共监测到282次3.9级以下的余震。而截至昨日正午,四川大地震的遇难人数已达69,180人,有17,406人失踪,另外374,008人受伤。

9省豪大雨逾4千万人受灾

此外,中国从云南到浙江等9省不断降下豪雨,目前已经造成176人死亡、52人失踪。受灾人口多达4千3百万人,摧毁13万4千间房屋,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百多万公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60多亿元人民币。

豪雨也造成农作物收成剧减,粮价已经攀升2倍。其它蔬菜等作物和食品的价格也成倍飙升。

截至星期二中午,暴雨在广西省已导致5名学生死亡、10名学生及2名教师受伤,1,134所学校需要停课。当地倒塌的校舍有418间,另外有9,316间校舍成为危房,其中须推倒的校舍面积达16万3,282平方公尺。在广西省西南部的城市,居民都希望能够恢复到平常的生活,当地九成的建筑物都泡在水中,许多民众必须依赖船只通行。

在云南省,入汛以来已接连发生风雹、雷电、洪涝及泥石流等灾害,全省14个州市近180万人受灾,34人死亡。在灾情严重的昭通、文山、曲靖及丽江等地,有大量农作物受灾或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4千万元人民币。

由于雨量没有纾解,中国大陆许多河流的水位已经达到危险警戒线。长江沿岸的省市也面临着洪水的威胁。在重庆,江水暴涨并已经开始泛滥,由于未来数日将有暴雨,情况将会更加严重。

气象部门预告,未来几天新疆北部、青康藏高原、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淮、西南地区以及淮河以南大部地区,都将有阵雨或雷阵雨的天气。

新疆持续干旱且异常高温

在此之前的两个月,新疆地区持续严重干旱,至少已造成当地850万亩农田受灾,面积约等于5个香港。而且新疆6月份的气温异常偏高,摄氏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比去年来早了20多天,旱情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新疆的旱情覆盖塔城、喀什等6个地区。其中,塔城地区遭遇的特大旱情,更是35年以来最严重,受灾的农作物已经超过300万亩,当中重灾200万亩,绝收100万亩。

新疆大范围的草原亦遭受旱情威胁。目前,新疆北部塔城盆地的8,500万亩草场中,严重干旱的面积已达5,600万亩,无法再放牧。但由这个月起,农作物用水将进入高峰期,旱情有可能进一步蔓延和发展。

新疆地区的严重旱情其实早有先兆。新疆去年冬季的积雪较往年明显减少,入春以来,天山南北大部分地区降雨亦减少,加上气温高、热风频繁,当地中小河流的来水量已大幅减少,并将持续锐减,导致广泛地区出现旱情。

根据内地媒体报导,新疆本月上旬的平均气温达到了26.5度,仅次于1962年新疆大旱时期,居历史第2位。新疆大部地区的气温明显偏高,当中北疆和东疆大部地区气温更异常偏高。与历年同期相比,北疆平均气温偏高了4.2度至8.4度,南疆则偏高1.2度至4.6度。今年新疆摄氏35度或以上的高温天气,亦比往年早来了廿多天。

而新疆大部地区的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少一成以上。新疆3座主要山脉的积雪融化亦异常迅速,塔城、伊犁、乌鲁木齐等地区的积雪量比历年同期明显偏少38%至90%,可能导致夏季的农业用水甚至城市用水告紧。

据内地媒体指,新疆在1962年曾发生严重大旱,共有28个县市受旱,乌鲁木齐全县的小麦产量更仅余72斤。专家指出,当年的高温天气同样从5月开始出现,到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创出历史之最,而今年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则排历史第二位。◇(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地震!活命包准备了没?
周雪菲:渔歌相伴不回头(4):关于四川地震(一)
【汶川地震专题】国家气象研究员:2008至2010巨灾期
川震幸存孕妇  产下可爱女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