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4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蔡蕙如华盛顿八日专电)国际货币基金(IMF)今天公布报告指出,全球金融体系过去六个月来压力渐增,而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仍高。报告估计,次贷风暴导致金融动荡的总损失可能将达九千四百五十亿美元。
在多国金融决策者将齐聚华府,参与国际货币基金与世界银行周末举行的春季会议前,今天这份半年例行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罕见地评估信贷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并表示各方错估了次贷相关风险。报告建议决策者立即采取行动与应变计划,减轻经济风险。
报告指出,当前危机正蔓延到美国次级房贷以外市场,即优质住宅和商业房地产市场、消费信贷与各等级公司信贷市场;虽然美国仍是震中央,但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也已受到影响。
报告预测,银行资本压力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美国房价下跌和增加的抵押贷款欠缴,可能导致房贷市场和相关证券损失总额达到约五千六百五十亿美元,包括非次贷的优质债款预期会出现的恶化。
若加上美国发放的商业房地产、消费信贷市场等相关债款,以及发行的相关证券,IMF估计潜在损失总额将增加至约九千四百五十亿美元。
报告说,宏观经济的“回馈效果”也令人日益忧心。由于资本缓冲减少,银行损失规模与范围存在不确定性,加上正常的信贷周期走势,都可能对住户借款、商业投资和资产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而这又会再回过来影响到就业、生产成长和资产负债。
IMF认为,这种走势可能较过去的信贷周期更加剧烈;当前的动荡显然不仅是流动性问题,且反映了资产负债表的根本脆弱性和虚弱的资本基础,“这意味着其影响可能更广泛、更深入、时间更长”。
报告也指出,近期发展显示中央银行需进一步反思货币政策在促使信贷约束缺乏上,可能引起的作用,并改进在当前更为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下缓和流动性压力的工具;这样的说法呼应了舆论近来对前联准会主席葛林斯潘的批评,认为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资产泡沫。
报告表示,过去六个月来的事件已显示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而私人与公共机构采取回应的有效性也产生基本疑问。决策者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是立即采取步骤减轻更剧烈风险,包括准备应变或其他补救计划,以及解决当前动荡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