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1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王云编译报导)经营者常以跳出思考的框框(thinking outside the box),鼓励员工想出和别人不同的点子,并激发创造力。然而,美国即兴演员帕特里.迈德森却鼓励企业主向内心去找,并重新衡量自己已拥有的一切。
社会变迁快速,商业环境大幅度的转型,竞争激烈、难以预测。企业需要仰赖更多的创新与团队创造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迈德森女士提供了一些新思维,盼能帮助企业机构创新发展。
肯定自我 才能发挥无限潜能
迈德森提倡“即兴表演,激发创意”。她表示:“我们每个人都是被赋予才能和任务的创作者。即兴表演能打开思考之门,并尝试不同的做事方式。”
在迈德森的讲习班上,即兴表演人员会拉着主管们的脚,想尽办法创造新的情境让这些主管做出不同的反应;并鼓励他们活动身体、说些大自然的话题、拍手、唱歌、跳舞、玩玩具、坐在桌子上,或在地板上爬行。迈德森强调:这些举动并不是要使一个集思广益的会议变成一出闹剧,而是要使紧绷的神经放松,把一切竞争抛诸脑后;如此一来,新的点子便会神奇地涌现。
迈德森女士和其他即兴表演人员,包括来自俄勒冈州的“在你的脚上”团队,希望能创造一个“Yes”的主导思想。企业主管在即兴的练习下,学习先以肯定的态度认可,提醒自己不要变成一个假民主真独裁,而阻碍企业发展的执行者。
所谓“Yes”文化,听起来虽含糊不清,但却意义深远。迈德森女士表示:当人们在有了新点子的那一刻即被否决,会使人产生一种对自我的否决感,这也会导致一些不错的创意理念因而“胎死腹中”,扼杀了许多无限的可能。
别让思想框框 局限自我创意
迈德森女士从1977年以来一直担任斯坦福大学的资深戏剧讲师,她热衷于使用即兴创作来改善企业和教育的发展。在教学的历程当中,她发现斯坦福的学生非常善于给予问题一个“正确答案”,但当被要求给予真实的回答时,却会变得摇摆不定。
心理调查的研究统计显示,人们在成年之后之所以问题越来越少,好奇心越来越浅,是因为多数人的思维已在成长过程中被定型。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事务已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人们在经过长期的教育、科学与专家学者等的洗礼后,一直习惯以可靠的固定公式来解决问题,而阻碍了用新观点看事情的勇气。
迈德森女士发现,往往是越本能的反应,越能获得创新的方式来解决难题。因此她尝试教导学生在那些已根深蒂固的思想冒出来前迅速做出反应,才能有源源不绝的创新想法。对于那些管理人员、工程师和那些正处于过度时期的人而言,这套自我保护机制也正是阻碍他们创新的因素。
勇于创新 企业向前行
因脑力激荡而有“意外收获”的例子相当多。万艾立原本只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后来衍生成为治疗心绞痛的药。然而,当它对这两种症状皆失效,制造商辉瑞药厂几乎将它打入冷宫时,研究人员好奇地研究分子的副作用,竟意外地发明了这种男性壮阳药物威尔钢。
OK绷更可说是因祸得福的最佳案例:约瑟芬的先生厄尔.迪克森是一家制造纱布和胶带公司的员工。约瑟芬新婚后第一周,就用菜刀切伤了自己两次。自此每况愈下,常因小意外而受伤。有一天,她丈夫想到个办法。他将胶带剪成条状,在每一长条中间,黏上一小方块的纱布,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片OK绷。
在台湾广告界打滚十余年的陈玉勋,拍摄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他从不按分镜脚本上的流程,反倒因即兴的表演而激发许多创意十足的点子。如红透一时、家喻户晓的维力企业泡面广告“ 张君雅小妹妹,你家泡面已经煮好了!”,以及提神饮品保力达蛮牛“你累了吗?”系列,都来自他别出心裁的创意。也因这些别具匠心的创意,使他在广告界创下辉煌的业绩。
迈德森表示:即使是计划最周详的公司也会失败。在即兴演出中,演员并没有时间评估新的想法;因为缺乏评估,无法判断想法的好坏,也相对容易犯下较多的错误。然而,一旦有成熟的点子出现时,往往便会有石破天惊的威力,弥补先前的种种失败。
在创业的路上,失败是正常的,因此无需对失败心生恐惧。失败能换来宝贵的经验。只要能乐于学习,勇于面对,必可为自己开创一片新天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