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影空人心 喀纳斯湖畔翦影

不弃撰文∕摄影

标签:

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32期大千世界【镜头下的Discovery】栏目

喀纳斯湖,有人说她是新疆天山以北最美的景区;有人称她是中国内陆最深的湖泊;还有人誉她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还能找到自然美的地方。传闻中,每一个角度都能入画;每一段时辰都让人痴迷;却也没有任何一张相片,能完全描摹出她谧静幽雅的丰采。

喀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北接哈萨克、俄罗斯,东邻蒙古,从乌鲁木齐开车,七百公里先到阿勒泰,再开二百六十公里,大约十五个小时后才能抵达,一路上越过荒漠、戈壁、草原以及无人区域,充份考验游客的体力和耐心,正因为如此,也才隔离了不少喧嚣与庸俗。


喀湖近影。

喀纳斯湖的蒙古语意为:美丽又神秘。的确,处在深山密林中的湖泊,特别清纯,特别宁静,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水流柔柔的、缓缓的,让人只能屏息凝视,唯恐一呼一吸会搅扰仙家的梦。水好清澈,没有风,不起涟漪,照映出周遭的山岭、峰峦、云杉、落叶松、桦树林。


额尔济斯河流向北冰洋。

听说她最拿手的是变装秀,随着季节、天气的变化,频换颜色。浪漫的蓝,应该算基调吧,浅蓝、湛蓝、深蓝、蓝绿、蓝紫。晨昏早晚风貌各异,金色阳光下、银色夜光中,也免不了镀金镶银闪花了眼。晨雾未散的当下,尤其迷人,水汽氤氲润泽,想像空间越发没止没尽。


蓝天白云油绿地,一派祥和安静。

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恍如化外之境,登高远眺又别见姿色,森林哪、草甸哪、河流哪,层次景深美不胜收。观鱼亭,是湖区最高点,由低下处往上,成之字型盘旋,折过来翻过去,算不清多少回合,大约有四千级台阶,爬得人气喘吁吁,可怜那双肥短腿,只有变得更“萝卜”。上下来去五小时,后悔也来不及,幸而,全湖全貌都呈现眼前,连几道河湾都逃不出视野,“一览众山小”的优越感,让人忘记了疲惫。


湖边的渡假天堂。


图瓦族长老吹奏桨乐曲迎宾。

距离湖南岸约三公里河谷中,有当地土着图瓦人居住的禾木村,村民和睦又友善好客。自称祖先来自西伯利亚,也有自称蒙古族,用图瓦语沟通,是中国稀有语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他们重祭祀,祭天、山湖、树、鱼、火、敖包,也拜佛诵经。平素以游牧、狩猎为主,主食肉、奶兼面食,性格直爽热情,招呼我们如同自家人。

近日,多次传出有“湖怪”现身的消息,绘影绘声,使当地旅游十分火红,其实,科学家早就查出,是喀纳湖特产的红色大鱼哲罗鲑,只因身长二到三尺,甚至高达四尺,让人以讹传讹,拜托别破坏纯朴宁静。


禾木村图瓦族人住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组图:略微羞涩的处女座明星
组图:德国汉堡公园优雅美景
组图: 德国总理访华 走近民间
组图:棒球手王建民 美国争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