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再现书画古韵──赵孟頫

黄容;图:志清
font print 人气: 46
【字号】    
   标签: tags: ,

赵孟頫(1254至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松雪道人、鸥波,湖州(浙江吴兴)人。赵孟頫出身宋室官宦书香之家,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幼小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才华洋溢。

宋朝亡国后,赵孟頫在元朝当官,历任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赠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在元代深受宠遇,有所谓“官居一品,名满天下”之誉,尤其是仁宗十分敬重他的才华,将他比作李白、苏轼。

赵孟頫可以说是各个文化艺术领域的全才,书、画、诗、文,甚至音乐、佛学、篆刻样样精通,其对后世的影响以书、画最为深远。

书法方面,赵孟頫提倡复古之风,以二王为楷模,并以上追晋人书法为己任。楷书学王献之《洛神赋》,草书学王羲之《十七帖》,他对《兰亭》下的功夫更深,曾十三次在独孤长老本提跋,十六次在静心本上提跋。可以说赵孟頫终其一生,都力求透过自身的影响力,将正统的晋人书风彻底发扬。

赵书以楷、行书成就最高,清新隽永,遒媚秀丽,是其特色。他被誉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赵孟頫的书法不仅有元一代名满天下,明代书家文徵明、祝枝山早期也都深受其影响。

留传下来的作品行书如《兰亭序》、《洛神赋》、《赤壁赋》,行楷书如《三门记》、《仇锷墓碑铭稿》,还有书写经文的小字楷书如《灵飞经》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代表性的作品。

赵孟頫学书之精勤,历代少有人能及,据说他可以“日书万字”,但是有些人批评他“精工之内,时有俗笔”,原因是作字太娴熟,常有书写过快的情形。另外的批评是赵字在秀丽之外,时有俗媚之虞。

在绘画艺上,赵孟頫影响深远,是元代画坛的领袖人物。从题材上说,山水、人物、竹石、花鸟、鞍马画都擅长。在笔墨技法上,兼善工笔、写意、水墨也都十分精彩。

赵孟頫的绘画渊源主要来自晋唐和北宋。人物画有历史故事、佛像等,工笔多保持唐人风范,法度严谨,风格古朴。山水画出自董源、巨然和李成、郭熙两大体系,山水画,着重表现文人隐逸的生活情趣。他还把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之中,创造了枯笔淡墨、浅绛设色的方法,为元代文人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开启了先路。黄公望、倪瓒、王蒙、曹知白、朱德润等人的山石用笔都与赵孟頫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赵孟頫强调书画同源,因此在绘画理论上,他也提倡复古,主张“画贵有古意”,崇法唐人,反对南宋“院体”中柔媚纤巧的画风。赵孟頫画作如《人骑图》、《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山村图》《重江叠嶂图》等都是传世的精湛之作。

如前所述,赵孟頫博学多才,除书画之外,他还精通古文诗词,通音律。著有《尚书注》、《琴原》、《乐原》各 1篇。诗文著作有《松雪斋文集》传世。

赵孟頫的书画艺术不仅名震当代,在他的熏陶下,赵氏一家均善绘画,其中以他的妻子管道升和次子赵雍艺术成就最高。管道升,字仲姬,擅长梅、兰、竹,也精通书法,传说她临赵字非常神似,连赵孟頫本人都分辩不出来。赵雍继承家学,山水、人物、鞍马、兰竹,各种题材兼备,尤以人、马最为擅长;其画法工整细秀,风格古雅。@*(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为官清廉,一生锐意改革积弱成习的朝政,虽然因为得不到朝中重臣的支持,从而功败垂成,但他忧国忧民、不计个人毁誉的精神,仍为后世所推崇。

  • 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人。他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军,“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
  •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因,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吕蒙(西元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他从孙策手下一名小兵,当到吴国大都督;从一介武夫,成为文武双全的大将,是三国传奇性的人物之一。
  • 吕蒙少时年轻时性情火爆,不读书传,随着知识的增长,待人处事上有显着的进步。以前,吕蒙每要上陈大事,常不用笔墨起草即便口占为疏。所以在领部曲事时常被江夏太守蔡遗所轻蔑,但吕蒙终无恨意。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话可大有来历,出自皇帝宋真宗在《励学篇》中的诗句。宋朝人崇尚文化、尊重知识,连皇帝为读书代言呢!那么,皇帝的话准不准呢,看看宋朝宋祁兄弟的故事就知道啦!
  • 在元曲领域,最有趣的作家组合莫过于“酸甜乐府”。一个喜食酸而号酸斋,一个好甜食而号甜斋,恰巧又都擅长散曲创作,因而后人习惯将二人合称。多姿多彩的元曲,就这样增添了几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 宋朝是个风流儒雅、诗情画意的时代,文人辈出,也留下了许多文坛佳话。有“红杏尚书”之称的宋祁,因为两首诗词,竟然决定了他传奇的命运!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1]说的是元代后期两位以散曲留芳后世的大作家,“乔”即乔吉,“张”便是张可久了。
  • 俗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文学艺术领域,要想评选出个名次或是第一人,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选,在历史上就争议颇多。不过对于谁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无异议,此人正是誉满天下的关汉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