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专家:失踪千年禹王碑重现湖南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7月22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二日电)中国大陆湖南省文物局专家初步确定,在衡山发现的一块巨石是失踪千年的“禹王碑”。这块歌颂大禹治水伟绩的石碑,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三大瑰宝。

新华社报导,“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九行,共七十七个字。因字体奇古,像蜷身蝌蚪,难以破译,著名的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三年,仅认识三个字。

报导说,这块石碑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就在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七组发现,当时只认为这块石碑疑似“禹王碑”,但是由于缺乏确证,被一家农户在修房子的时候砌进了一堵墙体。

这块石碑很大,重十多吨,有一不规整的两虬相交平面,向中间微凹,面上还有不规整的纹饰,明显可见人工凿痕。

不过,今年六月二十日以来,湖南省文物局先后几次邀集专家对这块巨石进行考古鉴定,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拓印出大量的文字笔划刻痕,并且查找出相关资料证实,这块巨石所处位置、形状、大小及周边环境与史料吻合,初步认定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

报导说,目前衡山县文物部门已对“禹王碑”遗址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对原址、原碑做进一步确认工作,同时整理破译碑上文字,并且积极着手申报为文物保护对象。

相关新闻
全球最大红外线光学望远镜卡纳利开始测试
明代沉船南海I号及Ⅱ号近期将浮出水面
台东本位出发 故宫百年观点特展 史前馆展出
俄16万件博物馆文物失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