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6月26日报导】(中央社芝加哥二十五日综合外电报导)古生物学家在秘鲁南部发现四千万年前的巨形企鹅化石,证实这种被好莱坞电影塑造成会唱歌又会跳舞的可爱动物,很早就已经分布在接近赤道地带。
一向在南极洲出没的企鹅,目前分布在南半球的许多岛屿上,有些甚至住得非常靠近赤道。根据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报导,过去科学家都认为,它们大约是在一千万年前才开始迁徙到温暖地带。
但古生物学家却从秘鲁出土的两种不同种类的企鹅化石中,发现它们可以远溯到四千万年以前。
第一种被发现的巨形企鹅类称为Icadyptes salasi,高约一百五十二公分,有一个约十五公分又尖又长的鸟嘴用来捕捉猎物。
这个目前已经绝种的生物是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最大的企鹅,它们是科学家在秘鲁海岸沙漠发现。
科学家同时在相同的区域还发现另一种已绝种企鹅的头盖骨和部分骨骼化石,称为Perudyptes devriesi。
这种企鹅大约生活在四千两百万年前,大小和现在分布在南极洲附近岛屿的国王企鹅相似,只有七五公分到九十公分高。
这些企鹅化石不但是发现最为完整的化石,同时也挑战长久以来科学界一直认定的企鹅进化及散布的时间与模式。
过去古生物学家都一直认为企鹅是住在较冷的南极洲和纽西兰一带,一直到一千万年前才慢慢迁徙到较低纬度接近赤道地区。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海洋、地球与大气科学助理教授及古生物学家克拉克指出,虽然有些小型企鹅分布在赤道一带,科学家仍认为企鹅是属于寒带动物。
但新化石证实企鹅比原先预估的时间还早三千万年,就已经迁徙到低纬度地区。
同时,古生物学家也认为,因为迁到气候较温暖地区,身体不需要再贮存太多的热量,所以企鹅的体积才慢慢的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