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5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吴芮芮采访报导)5月6日,法国人选择了新一届总统:原内政部长萨尔科奇。这位新总统与传统的法国总统不同,他毕业于非精英大学,是一位匈牙利移民的儿子。今次法国大选超高的投票率以及两位竞选人讨论的议题方面的创新都凸现了法兰西人求变的心态。针对法国现状,大纪元记者采访了旅法社会学者、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博士张伦,请他谈谈法国和新总统面临的挑战。
法国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张博士认为,萨尔科奇的移民、治安等措施迎合法国人心态,符合很多人对当前趋势的要求。
在全球化时代,法国面临很多严重的社会、经济、文化危机;另一方面,在人权、民主问题上,功利主义占了上风。法国对中国人权民主问题的态度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实际上德国对中国出口比法国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并没有妨碍目前德国政府对中国的人权问题上的批评。法国需要重新思考,坚持自己的原则。
法国民众对中国心态复杂
法国民众对中国的心态也很复杂。一方面有很强的中国热,对中国的未来有相当的兴趣。另一方面,对中国未来很是担忧。法国工厂外移,牵扯到自身利益。他们对中国怀着“怀疑和恐惧的心理。”
法国需要对中国有更深的认识
法国对中国的人权、民主方面批评声音降低下去,和法国自身经济利益有关。它需要合同。功利占了上风。对中国人权批评下降,可以说是熟视无睹。
萨尔科奇与中国的关系很好,大选中对中国的批评也很少,不能指望如果他上台,策略会与希拉克有什么不同。
在中共领导人访问法国期间,法国政府对抗议人士,不仅仅是法轮功,都有出格的行为,相当愚蠢。有很多问题,法国需要更深的认识。
如果欧盟有什么统一的动作,法国还是不会背离欧盟统一的决策。
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本身,是否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开放、民主?让世人相信它是会尊重别人利益的。中国民众也不能以暴发户的心态,洋洋自得、炫耀,中国还远没有到有那么多可以吹嘘的地方。
目前法国对中国的认识有待提高,很多还是停留在对中国的想像,流于浮表的分析。如何面对中国的发展,在国际角度是对法国政治的重大课题,也是西方众多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
法国人面临前所未有的世界格局
在全球化时代,法国如何面临挑战?如何重新确定自己的地位?法国人面临一个从未有过的世界格局。法国人过去没有认真对待过这个问题。法国内部经济不是很强劲,失业率居高不下,移民众多,长期福利带来很多问题。
随着新的时代发展,少数族群,特别是妇女对权力要求增加,这对法国的传统管理模式是一个挑战。最主要的考量是:人们不再觉得国家的问题是精英层要考虑的问题,每个人都觉得涉及自己的利益。所以这次在法国总统大选中人们体现出这么高的参与度。在法国2005年欧盟宪法公投后,政治参与意识增加,在第一轮选举中达到超过83%的投票率,是法国30多年来未有的高,这在西方国家都是少见。
这种参与意识也体现出危机。在危机出现时有不同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普遍希望有强人出。强人出现,恢复秩序等。萨尔科奇高票进入第二轮选举,且目前民调支持率也很高,他也是应运而生。其移民、治安等措施迎合法国人心态,符合很多人对当前趋势的要求。
社会党方面,它也知道面对这样的挑战,它自己得更新。社会党在自身改革方面,在适应当前挑战方面,有所欠缺。这次㑩雅尔以女性竞选人的身份进入第二轮,这场仗打得不容易,也很出色。但是很多人还是对社会党提出的政策方面有所保留。
这次第一轮投票中间派的崛起,代表很多民众对权威路线担心,另一方面对社会党缺乏信任。这说明法国人对传统的左右格局有所厌倦。
新总统上任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重振经济,财政赤字,国债问题。更深层的问题是重整国家结构。目前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制度并不是很适合这个时代。
视频:萨尔科奇当选 巴士底广场抗议者被暴力驱散
视频:法国总统大选结果 台湾侨务委员点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