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就有桃花源(29)戒掉贪恋

第四章之5
游干桂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一书里提过:“世间的事务,追求时候的兴致,总比享用时浓厚。”是的,人永远如此,追了梦便放着,再追一个,常常少一样东西。

这就是贪。贪,使人忘了擦身而过的美好。

科技进步的结果,带来人们最多的便是贪得无厌,让人陷在完全不的任务里,任人摆布,几乎用尽所有的时间在手机、电脑、声光享乐的娱兴节目中,过度的消费财富,再用忙碌的工作抵债,让人活得不厌其烦。

我认识一位朋友,遇上便是这种难题,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恋,借了钱买车,用现金卡还债,再借钱买名牌,另一张现金卡还账,钱滚了钱,便还不清,三百万的债务,一个月连本带利该还十几万元,活得苦不堪言。

另外一位月薪五万的人,却购买一栋一千二百万的房子,你知道他该花多年偿还?即使不吃不喝也得整整二十个年头,从这大约是一个人一生的工作时间,就只为了一栋华厦,便用尽了。

如果通通层层关卡,读书、考试、工作,只搏得一栋房子,并且劳顿终生,价值又在何处?为了一栋炫耀的房子,用尽所有的时间,美好又在那里?

贪,使人变得笨,明明是骗术,却有人真的信了,投资五十万,隔年回收一百万的天上掉下来的礼物,被人抢着要,上当受骗,赔了夫人又折兵;诈骗的技儞一再翻新,但终究离不开人性里的贪婪,以为财神真会降临,像乐透一样,送来一亿、二亿元。

我也一度以为有钱有使鬼推磨,而今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美好不见得与钱有关,风花雪月、虫鸣鸟叫是钱买不来的,多用点心,少点贪心,便有了与美好邂逅的机会。

滴水穿石,一元加一元等于二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一分努力都有代价,但慢工出细活。

人的生存原本应该极其平凡、单调、无奇,只是一瓢饮,一箪食,就活了下来,本不必像麻木不仁的运转机器。
活不出意义正是苦恼的根源。

著名的表演家倪敏然先生上吊自杀,这件事给我无尽的感伤,问题不在于事后的纷纷扰扰与众说纷耘,或者男女的情爱纠葛,而是直接碰撞到了存在的意义。

朋友罹患重度忧郁,求助于我,我们彻夜谈心,找出了关键;夫妇开了一家小店,原以为自己当老板可以多赚一点钱,选货、下单、顾店全不假手于人,即使如此还是入不敷出,辛苦多年累积的数百万元,便这样分分毫毫的赔掉,一开门便得赔本数万元的压力,使他们无法喘息,罹患忧郁症,怎么治疗?

我的办法只有一个,关掉商店结束生意吧。

“关门便血本无归。”
“不关会赔上小命。”
“没钱怎么办?”
“没命怎么活?”
决心关了店,忧郁症便不药而愈了。

不贪,才有望活得精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嗟叹,撩拨了我对生命的强烈意识,惊觉年华一去不返,岁月不回头,像极了单行道,非得把握不成了。
  • 天平移往那一头,人生就成了什么模样,在我着手写下这本书的第一笔时,南亚大海啸结束没多久,大批人员失踪,罹难者高达四十万人,很多人只是去当地渡假,一个无常便把他们卷进浪里,不再回来,毫无准备的尘归尘土归土,一切归零。
  • 人生一事,在我看来有其目的性,读书是为了求得一技之长,有个待遇丰厚的工作,过着优质生活,最后的标地显而易见,就是让生活回归美好,这是我们辛苦读书,有了工作之后,最美丽的酬偿。
  • 《易经》关于不变之变的道理一直盘据我心。该变什么?不变又是什么?每个人都该花一点时间好好想清楚,依照我的理解,变其实就是调整,遇上危机、困顿之处,如何调整、转折很重要,这有如太极生两仪,不停的转动为了使之平衡。
  • 英国作家高尔基华绥说:“我们不能控制生活,但得与之争取。” 忙一事也是如此,我们不一定可以匆容不迫,但一定得与之争取,让自己看来更不忙一点;在专家眼中,忙的坏处,多得一箩筐:
  • 生活的乐趣很简单,也很纯真。善意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人意想不到的空间瞬间共鸣,那是温暖明亮的瞬间,带有似乎肉眼可见的明亮色彩。
  • 经常会遇到亲人、朋友、同事等人会和我们谈对一些事情的感受,其实这时候我们经常会大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结果就是让对方非常的反感。因为对方根本就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只是想和我们分享一下,或者说发一下牢骚。
  • 在我心中,Makafer是这座城市的武士,守护着这片土地。当世界沉浸于温暖与安宁中时,总有人在风雨中负重前行,让幸福变得理所当然。
  • 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以更加轻盈的姿态,拥抱未知,与天地共舞,在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
  • 初升的太阳为氤氲云层染上了一抹亮色,杜伊塔马的层叠山峦如画卷一般铺陈在天空下。座落在山脚的小城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微光,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教堂的钟声悠然回荡。而我,已经在一座半山腰上举着相机等待。当晨光初现,我按下快门,将这一刻的光与影定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