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帝德治 禅让虞舜

font print 人气: 10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11月15日讯】
上一次我们说到黄帝轩辕一百年在位,为中华文明奠定了盛世典范的开端,最后他在桥山圆满回归。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人。嫘祖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另一个叫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升天后,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颛顼帝沉静稳练而有计谋,通达明理。他教导百姓养殖各种牲畜,充分利用地利,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没有不归服的。

颛顼死后,颛顼的侄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ku)。相传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身为帝王,他遍施恩泽于众人而不考虑自身。他高瞻远嘱,明察秋毫。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百姓之所急。行仁德而不失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道德高尚,天下无不归顺。他对收取的土地上的物产,一向节俭的使用。他爱护并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的迎送日月的出落;他明识鬼神,慎重的加以事奉。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娶 訾(zi,自)氏的女儿,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于是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

尧出生时也有异象,传说他的额角像太阳。有八种颜色组成的眉毛,这象 征他可以知天文,通历法。 尧继位后,像他的父亲一样,仁德如天,智能如神。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同老百姓一样,住茅房、吃糙米饭、喝野菜汤,夏天穿粗麻衣,冬天加块鹿皮。他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帝尧还告诫百官一定要各守其职,这样各种事情才会顺利进行。百官政绩昭著,各个部落都能和睦相处。

像黄帝、颛顼、帝喾一样,帝尧命令臣子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恭敬的迎接日出,并详细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这天,白天与黑夜一样长。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详细安排夏季的农活儿。夏至这天,白天最长。这时候,民众就居住在高处,鸟兽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恭敬的送太阳落下,有步骤的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这天,白天与黑夜一样长。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这天,白天最短。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帝尧在位期间,天下各族和睦相处,人人敬天畏地,重德律己。帝尧老了,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德行不够,不想让其继承帝位。便问身边的臣子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向他推荐了鲧,尧认为他能力不够;后来四岳又推荐了虞舜。虞舜是个盲人的儿子。虽然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虞舜具有非凡的品行。

为了考察虞舜的德行,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以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gui,规)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让舜试着担任司徒之职,谨慎的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也都遵从不违。尧让他参与百官的事,他处理得有条不紊。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宾客都恭恭敬敬。尧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尽管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肯定了舜十分聪明,很有德行。便希望舜登临天子位。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直到正月初一,舜才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禅让”。后来,舜又将帝位禅让给了禹。

“禅让”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记》中的《礼运》篇曾记述了孔子的感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谓大同。”

而孔子所赞谓的这个大同是指五帝时代,他所推崇的乃是大道,也即并非以力压人,而是以德服人的王道思想。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这些帝王都受到各部族发自内心的拥护,凭借的是共识,所用的标准则是道德。同时,禅让的出现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道德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人类思想也没有象后世那样复杂,它所代表的道德高度是后世无法企及的。 也因此,春秋时代的孔子慨叹自己没有赶上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因而心中十分向往。

转自希望之声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454/38826-1.asp(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着最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了,其间呢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艰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丰富灿烂的文化,演绎着动人心弦的历史。
  • 从上一集节目中我们知道,女娲造人补天,被称为中国人的始祖母神;燧人氏非常的聪明,他发现了钻燧取火, 从而让人类能够真正的得到火;伏羲呢视野最为辽阔, 他仰观俯察, 创造了易经八卦,从而给了人类一个遵循天意的方法。
  • 黄帝公孙轩辕打败了蚩尤,又战胜了炎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以兵征天下,臣服诸侯的帝王。在此文中,我们将回顾黄帝在位一百年的业绩。
  • 古代帝王称为天子,指出帝王是承天命来治理天下的。“天命”之说是人间掌握了权力之人用来树立自己地位的“说词”吗?还是真有天命并以“吉兆”加持示现呢?
  • 东汉光武帝刘秀九岁丧父,由叔父刘良抚养长大。他身长七尺三寸,仪表堂堂,美眉须,鼻梁高挺鼻准隆起,配上大大的嘴巴和天庭隐隐隆起的日角,显示帝王之相,他性情简朴勤勉,喜爱耕稼农事,对家人重情重义,从来没有想过在政治上出人头地。这样一个勤朴宽厚温和的美男子,又是怎样当上中兴之主的呢?
  • 李世民班师回朝,唐高祖为儿子举行庆功宴。喝到酒酣之处,本是喜庆的场面,高祖的脸上又突兀地泛起了一抹愁云。
  • 齐王逃回长安后,唐高祖李渊第一时间得知了刘武周进犯的实力,误以为唐军不敌武周大军,于是下令永安王李孝基,和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人,联合助剿吕崇茂,同时发出一道敕令,命关中守将,严行堵御,所有河东一带,暂行弃置。
  • 隋朝末年,刘武周割据一方,自称皇帝,定国号大汉,是大唐的一大劲敌。刘武周为与大唐争雄,屡次进攻幷州。齐王李元吉作战的能力,远远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渊便给齐王添了一个行军总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练达的裴寂,能帮着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败涂地,反而使唐军失去了晋州以北的全部城镇。
  • 说唐高祖即已定都长安,但天下还未一统,群雄割据地方。李渊称帝,传檄天下。长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标。陇西薛举想趁着李渊帝位还没坐稳,就趁机出兵,攻打长安。薛举雄踞陇西,拥兵十几万,声势颇为强盛,是李唐的一大劲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