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在长安的杨贵妃能吃到新鲜荔枝?

心语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55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月26日讯】唐朝诗人白居易盛赞荔枝是“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苏东坡也称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苏东坡为了能常吃荔枝,竟然愿意辞官做岭南人。但最喜欢吃新鲜荔枝的,莫过于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可是,杨贵妃身在长安,为什么还能吃到远在岭南的新鲜荔枝呢?

人类社会很早就出现了传递信息的活动。而在商周时期,驿递即已具雏型,如商朝时卜辞中有传报军情的记载,西周则建有烽火台,但当时主要是传递军事情报。后来,渐渐的古人运用智慧,依靠人力、畜力建立了邮驿制度,形成了当时的通信和交通方式。在秦朝之前,以车传送称为“传”,步递称作“邮”,马递就称“驿”。所以,历代的邮驿有邮、置、遽、传、驲等不同名称,到了汉朝才开始称为邮驿,元朝称站赤,明清两代通称驿站。

另外为驿传设置的中途停靠站称作“置”,为邮递设置的中途停驻站则称为“亭”。由邮递和驿站机构所组成的邮驿系统,通常是归朝廷管理,专供政治及军事用途,任务是负责诏令与文书的传递、接待使客及转运物资。当然,民间通信是依靠专人递送或便人捎带。

古代“驿吏”的职责类似现在的邮差,但这些“古代邮差”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与现代邮差可大不相同。如清朝詹应甲《保安驿丞张焕死事》诗中,就用“官卑未有如驿吏”来形容驿吏社会地位的低下。又明代曾把犯罪的官员贬谪到僻远地区的贫苦驿站,作为一种惩罚。把降职官员调任为驿吏,足见驿吏的地位卑微。另明朝无名氏《鸣凤记.林公理冤》上载:“驿宰风骚,乌纱叶叶嚣。趋迎当道,走得腿无毛。”这是描写驿吏的日常生活,虽然驿吏身穿制服,看起来十分风光,然而常年在驿道上迎来送往,风尘仆仆,实则苦不堪言。

邮驿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朝末年,现代邮政制度建立后才取代了邮驿。

在古代荔枝又称为“离枝”,因为它不能离开树枝,一离开树枝,则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五天以后即使不腐烂 ,也没什么好味道了。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上提到︰“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就是说荔枝是很不容易保鲜。由此可见,唐玄宗当时就是利用驿站为杨贵妃千里送荔枝。

南宋文学家谢枋得在《选唐诗》上说:“明皇天宝间,涪州贡荔枝,到长安色香不变,贵妃乃喜。州县以邮传疾走称上意,人马僵毙,相望于道。”是说唐玄宗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劳师动众,专设驿站,设利用邮驿机构的人力、物力,在荔枝成熟时,采摘最好的荔枝,派人由岭南,快马运送,一站紧接一站,如接力赛般,运到长安让杨贵妃享用。当然驿吏拼命的赶路,不仅人累僵了,也跑死了不少好马,一路上急奔,途中更有不少路人遭殃,被踩死或踩伤。

所以,杨贵妃吃的新鲜荔枝,无疑是用人民的生命和驿站良马换来的,而为了满足统治者私心,驿传不免成了一种残民的措施。晚唐诗人杜牧还写了《过华清宫》,来讥讽这种劳民伤财的行为:“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古以来,古人对于人生各个重要年龄阶段,通常不会直接说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 “吹牛”、“吹牛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口头禅之一,就是比喻那些不自量力或信口开河说大话的人。那么,为什么用“吹牛”来形容呢?
  •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心语采访报导)身兼律师的香港民主党主席何俊仁,以个人名义联同其它七名人士,组成“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并担任主席,支持大陆的维权律师。该关注组表示,他们并非针对大陆当局的对抗性组织,而是希望改善大陆人权和法制。
  •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过去三四千年间,其下游决口一千多次,河道因河水泛滥大改道共26次,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为此,历朝历代政府都要派官员治理黄河。有清一代,出了几位治河能臣,其中治水最为成功之一的当属道光年间的河道总督栗毓美,清史稿是这样评价他的:“实心实力,卓为当时河臣之冠,不独砖工创法为可纪也。”
  • 历史上的北伐战争,既有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豪放意气,也有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尽瘁,更少不了岳飞北上抗金、收拾旧山河的壮怀激烈。正因为这些千古流传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赋予锐意进取、统一国家的意义。
  • 梁国边亭的人暗中帮楚人灌瓜而使两国友好,曾参耕耘误斩瓜根而被父亲杖打。
  •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 康熙年间,大阿哥允禔曾掌管养心殿营造事务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进殿拜见,并与康熙皇帝闲谈。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信陵君待人宽厚,因其礼贤下士,士人争相奔赴其门下。他养士高达三千多人。图为赵佶《宋徽宗文会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王钦若是个外貌瘦弱的宰相,党进是个肚子里没什么谋略的将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