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29日讯】(AUTONET记者:刘茜怡 报导) “疲劳”、“单调的驾驶环境”,是最常见的肇事原因,另外一方面,“肉眼的判断错误”,也是会造成驾驶人在紧要关头无法作出正确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有鉴于此,各车厂早就将安全驾驶的辅助系统列入重要的开发项目。
自从汽车发明以来,汽车是越做越精良、性能越来越强,数量也越来越惊人。然而,“交通事故”也就成了车主和各车厂的最大恶梦;虽然交通事故的成因非常多,不过通常脱离不了机件以及人为的因素。无论如何,制造厂或是车主,都不愿意见到事故的发生。
各国都有自己的交通规则以及驾驶的文化,为的无非是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是,不管是再精密的汽车设计都挡不住驾驶人的疏忽。通常造成驾驶人无法正常驾控车辆的原因很多,根据美国交通安全协会(NTSB)的调查–“疲劳”、“单调的驾驶环境”,是最常见的原因,另外一方面,“肉眼的判断错误”,也是会造成驾驶人在紧要关头无法作出正确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有鉴于此,各车厂早就将安全驾驶的辅助系统列入重要的开发项目,如果和七零年代的更大马力、更大车体的造车哲学来相比较,今天的汽车制造商可以说是进步太多了。
事实上,早在公元1995年,美国交通安全协会以及交通部智慧型运输部门(ITS)就已经有和各学术单位讨论电子驾驶辅助系统及电子自动公路的观念,期望减少车辆的事故。而根据明尼稣达州立大学的一份文件中显示,一项调查期为两年(2000/08/28~2002/07/27)的调查报告,内容为目前达成电子驾驶辅助系统的现况;其中提到各项对电子驾驶辅助系统的未来发展,经过简略整理如下:
一、路面状况辨认系统—加强车辆对路面的掌握,二、自动保持车距机能—类似自动巡航系统,三、电子处理能力分析—以目前科技所能达到的成果而论,四、.驾驶系整合能力—汽车是否可以自动驾驶车辆?五、系统的通用性—可否挂载在任何一款车辆?这项报告中所提,都是车厂正在努力的方向,但其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应属“自动保持车距”,这款类似“自动巡航”机能系统了。
现行的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系统,大体上来说,都是在车子的最前方设置一微波雷达系统,将它与车上的行车定速装置连结;当前车的距离过于靠近时,电脑收到此讯息、就产生反应,透过设在座舱内的显示装置或是音响,对驾驶人发出警告声响。同时透过行车电脑,对车子做出减速或是其他反应(例如:转向),用以避开危险。不过,各家厂商的设计理念都不尽相同,在此只能大约的说明。
到底ACC装置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呢?简单的说,就是把一般驾驶人常常要全神惯注的压力减轻了。让驾驶人有更从容的时间操控车辆,当然,也有人质疑它的功能是否真的这么神奇?就好像当初自动变速系统上市时,也有人不信任它,是一样的道理。相信每一个有长途驾驶经验的人都会欢迎这种科技的到来。
美国加州实验一种自动驾驶的高速公路,只要你设定了目的地,车子一旦开上了高速公路,就可以看看报纸、吃吃早餐、甚至于打个瞌睡…,等靠近目的地,车子上的电脑就会把你叫醒;在都会中的拥挤路段,电脑除了告诉你怎么走比较不塞车,也让你提早知道前面的路况,不会因为前面有辆公车挡着,就不知道交通号志已经要变成红灯了。十年前,这还是个空洞的美梦,如今这些已经落实到实验的阶段,同理可证ACC系统的普及,应是指日可待。
目前各车厂的实际成就又是怎么样的情形呢?以美国来说,福特车厂发展的(Adaptive Cruise Control)简称ACC,是架构在原先的行车定速器上,然而第一部装上这系统的却是2000年JAGUAR XKR车款上。差不多同时期,GM汽车公司也在别克BUICK XP2000车系上装置类似的设计。而现在,包括国内引进的高级车款,例如BMW 5系列、LAND ROVER的Range Rover Sport,CADIILLAC的DTS车款,甚至TOYOTA Camry都搭载称之为ACC的系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高级房车也会陆续的跟上脚步。事实上,ACC系统不仅在高级房车上,天天在公路上奔驰的货卡也陆续有此配备,像日系的日野公司也将在他们的卡车上配备ACC系统。
美系车厂的设计理念,较单纯地从长途开车为设计的着眼点,并未考量其他自动驾驶的成分,所以,如果在状况复杂的道路上,驾驶人还是不能因具有此系统而松懈;不过,对于美国这样地大、路又长的国家而言,这样的设计考量也不奇怪,到底美国人每天上下班就耗在高速公路上数小时,美国的卡车司机更可能运一趟货,要开个几天的路呢!
上一代的M-BENZ S-Class车系是最先将这款系统商品化的车厂,他们将它称为“Distronic”,顾名思义,是用电子系统控制车与车的距离,字首”Dis”就是距离的字首,同样的,也是在车首装置一雷达,并且在驾驶仪表上就可以看到显示的装置。那是当时台湾唯一可以买到有此科技的车种,不过,那时它还是属于选用配备,想要拥有可要特别指明才行。而有趣的是,在M-BENZ车厂的说明书当中一如往常的保守,强调驾驶人才是车子的主人,并未强调装置的功能,对于这一高科技产品,态度上显得十分谦虚。
其他的欧洲车厂则是在PSA汽车集团的协调之下,也在研发另一种称之为UDC(Urban Drive Control)的系统,参与的车厂除了先前提过的JAGUAR之外,还包括了PEUGEOT、CITROEN、FIAT、RENAULT以及周边零配件商。这一组系统,不但有车距的控制,更将一般的行车条件都列入考量,其中有车子在拥塞的状况下的控制、以及与交通号志的互动等较为全面性的规划,因此,能够在壅塞的车阵中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也考量到肉眼判断产生的误差所衍生的危险,同时对于驾驶人在车内的驾驶状况考虑到,算得上是比较全方位思考的辅助系统。
日本高科技的造车技术是无庸至疑的,就手边的资料来判断,日本除了类似ACC控制系统外,是最早研发视讯的路面判定的国家,SUBARU汽车将车辆在路面上的行车姿态也一并考虑在其中,真可谓高明。同时也再次证明了日系车的细腻。
一套完美的辅助驾驶系统(姑且不论它会叫什么名字),都可能会帮助我们在路上避开祸端,甚至于恼人的交通罚单;无论是那一个车厂的设计理念,我们都希望它能够快快实现,并且引进台湾造福消费者,为此,我们要帮国外的车厂和国内的代理商高喊:“加油!”了。
──转载自《汽车日报网站》(http://www.autonet.com.tw)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