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2日讯】我们讨论过男女老少口腔健康,一方面我们应注意日常口腔卫生,刷牙用牙线,另一方面定期到牙科诊所检查和治疗。我们每天看不少病号,但有些人不回诊所治疗,终于有一天助手透露有人抱怨医生推荐做一些不该做的治疗:如拔牙,深洗,补牙,根管治疗,Night Guard,等等,媒介也报导过这方面内容,听起来挺可怕。事实是这样吗?
这可能因人而异,有极少数牙医缺少医德,会作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但大多数牙医是好的。病人误解原因很多,首先诊断需要长期训练和经验积累,良好设备协助,医家赤手空拳怎么能做出正确诊断呢?
大多数老百姓有了疼痛才认为自己有问题,随着社会和技术发展,医生完全可以在疾病还没有爆发之前发现问题,那时治疗快而效果好,省钱。在这种情况下,您心里还怪医生缺德,非等到痛时才治疗,您可能会吃亏:花更多时间和金钱。
在初检时,您有疑问,不妨提醒医生让他解释一番,有时医生很忙,一下子想不起来给您解释。如果他太高傲或吞吞吐吐,很可能有问题。至少问问医生现在不治疗的坏处。您还可以问医生是否有其它治疗方案?实在有疑问,寻求第二意见。
可能最让患者怀疑的是医生之间诊断不一致–张三在甲医生那里定期洗牙好几年,印象感觉良好,由于搬家换保险,不得不找乙医生,但后者说张三需要做深洗 (多花钱),张三不免对乙医生产生不信任。如果乙医生对张三病情了解更清楚,实事求是地向张三解释,乙医生就可能做得对。而甲医生对像张三老顾客很热情,但对病情了解挺马虎,诊断标准低,即使发现病情恶化,没有勇气对张三说 “这次需要做深洗”,怕张三怪他多年来胡搞。张三搬家换保险,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洗牙,又忽略了每天口腔保健,儅他找到乙医生时,病情很可能发展到需要深洗 地步。据报导,美国一位病人坚持一般洗牙几十年,最后牙齿保不住,告牙医没给他做更合适的,彻底的治疗。您说那位医生医德好:甲或乙?
总之,我们越早注意口腔卫生,今后麻烦越少,每日刷牙用牙线挺繁琐,但效果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完成一套治疗后,日常口腔卫生更应上一层楼,更是要定期回诊所复查,以防口腔常见病复发。轻易怪医生缺德而不接受治疗最后吃亏还是您自己,下一期我们再谈牙医道德。
Smile Again Family & Cosmetic Dentistry
5284 Jimmy Carter Blvd,Ste D
Norcross GA 30093
770-326-6565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