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8月7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香港可持续发展公民议会主席黎广德昨日在出席一个论坛时,建议政府在跨境车辆使用内地柴油方面,加强管制。他又表示,政府不可以单靠“蓝天行动”等只针对市民环保意识的软政策解决污染问题,而应该利用较硬的政策工具,例如征收环保能源税。
环保署副署长邓忍光、可持续发展公民议会主席黎广德等,昨日出席了港台节目《城市论坛》,讨论本港空气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法。黎广德表示,政府应加强监管跨境车辆使用内地柴油。他指出,大部分跨境车辆会在内地购买较便宜的柴油使用,但那些柴油的含硫量比香港高最少10倍。现时,本港每月有120万架跨境车辆往返两地,亦有越来越多过境通道开放。若让劣质柴油的废气排放,会使本港的路边污染越来越严重。他又建议政府强制规管小巴转为石油气小巴,以减低污染物排放。
排污交易中港未必适用
邓忍光提到了港府与内地合作的排污交易政策。他表示,电厂是最大的污染源头,属同一污染区域的本港与珠三角地区又互相污染。排污交易是一种减排手段,高减排成本的电厂,可透过向低减排成本的厂房购买排污配额,从而减低减排成本。
但一同出席论坛的环境管理工程师邱耀雄指出,排污交易未必适用于香港与大陆。他表示,排污交易在欧洲方面可以成功,是因为当地的环保教育做得很好,市民比较遵从法律。企业方面都主动负起将污染物尽量减低的责任。他对政策会否在香港和大陆适用,不是太乐观。他表示,国内的环保法例其实比香港更严格,只是内地大部分人都未能守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