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棋手 名利双收 竞争残酷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8月3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熔石综合报导)对于中国所有的业余少年围棋棋手来说,成为职业棋手的唯一途径便是通过一年一度的全国围棋段位赛,圈内称之为“定段”。日前2006年定段赛尘埃落定,446个报名者争夺20个名额,录取概率不到4.5%,这几乎是中国高考录取率的1/10,故也称为“围棋高考”。

名额控制职业棋手数量

从有围棋始,至确定“评段”制度止,围棋一直是一个纯粹的个人项目,未有“职业棋手”一说,但在以围棋为文化的日本人手里,围棋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产生了棋手这样的职业。

职业棋手机制的建立,给予了棋手稳定的生活保障。而中国和韩国也都沿袭了日本的做法,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近几年,参加定段赛的棋手们不下四、五百,而名额一直固定在20名左右。从目前中日韩的围棋发展情况来看,20个名额相对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韩国每年能给予定段的名额只有6名(4男2女),日本每年给予定段的名额也只有8名(6男2女),从日韩棋界的反映来看,还认为这个名额过于宽限。

棋院一直严格控制定段名额,是为了控制职业棋手的总数,以免因僧多粥少而使棋手收入大幅下降。为了让不能尽早定段的小棋手早日为前途另做打算,明年的参赛年龄将有重大改变,最低年龄由现在的18岁提前至15岁。

名利双收希望诱人

当前中国希望成为职业棋手的人在成倍增长。主要原因是近年来职业棋手收入的大幅提高。现在,中日韩三国对比,中国棋手的总体收入和日本棋手仍有较大差距,和韩国棋手则相差不多。自从1999年推出围甲联赛以后,中国棋手仅凭借围甲年收入就超过10万元者已不在少数,更何况还有其他比赛带来的收入。

除了收入,棋手还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感。在中国,围棋一直与音乐、书法、绘画并列为中国主要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琴棋书画”就是风雅的代名词。所以培养孩子成为职业棋手,就是送他走上名利双收的坦途。

孤注一掷欲罢不能

为了通过定段赛,小棋手及其背后支持的家长们付出有多少,恐怕难以一一估量。从目前参加定段赛的水平来看,即便具有职业高段棋手的水平,也未必能成定段赛中成功杀出。试想,要达到这样的高度,没有三五年的专业训练加上极高的天赋,恐怕难以取得。

目前各地围棋教学水平不均,针对定段赛教学的学校和道场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几大城市,参加定段赛的棋手大多要远赴他乡寻找名师,有些家长算了一笔账,一年的费用高达10来万已是平常事。

从把围棋当作一个辅助性的工具,过渡成一个毕生的职业追求,对于这种现象,中国围棋协会主席陈祖德九段也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家长将孩子前途限定在围棋上而放弃文化课的学习,太过了。然而这样的热潮相信还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职业棋手竞争残酷

成为职业棋手后的道路如何走,这也是众多参加定段赛的棋手所应当考虑的一个问题,每年有20个名额,多年积累下来,至今为止中国棋院在籍的职业棋手也有四百人左右了,而能够活跃在国际棋坛一线的中国棋手,也就30来人。这说明,定段只是提供一个进入棋坛的门槛,至于进去之后,如何发展,仍要看棋手个人的天赋和努力的情况。

目前的围棋市场尚未开发多少,依靠围棋技术就业领域仍然很狭窄,除了职业棋坛的奋斗和从事围棋教学外,其他的就业机会少之又少。围棋的竞争残酷由此也可见一斑,费尽心神获得的职业段位证书并不能保证什么,只能表示刚越过了一个小山头,而此后横亘眼前的,是一座更陡峭的大山。@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南洋杯:申真谞胜王星昊 零封对手成功登顶
申真谞击败王星昊 南洋杯决赛“棋”开得胜
农心杯:韩国队五连霸 申真谞18连胜写传奇
农心杯:申真谞轻取李轩豪 达成跨届17连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