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8月2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日电)号称中国大陆长江以北最大的民办学校:山东临沂双月园学校,于六月二十九日宣告停办,这是继“中国民办教育航母”南洋教育集团崩盘后,中国又一所大型民办学校关闭。
据北京“新京报”报导,双月园学校是山东省第一所获得省级规范化称号的民办名校,鼎盛时期,在校生近五千人,教职工七百八十多人,二零零三年山东高考文科状元郭小帆出自该校。
报导说,双月园学校停办与南洋教育集团类似,都是祸起“教育储备金”。
教育储备金是一九九三年开始,被中国大陆民办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通常是由家长一次性交一笔钱给学校,一般从人民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之后不再缴纳学费和伙食费。学校经由收取的储备金开设新校,或用于投资其他领域。待学生毕业后,校方以投资获得的利润或新收的储备金,返还原来学生缴纳的教育储备金。
报导指出,教育储备金曾经让中国的民办学校迅速崛起,但也是民办学校崩盘的直接诱因。
双月园学校的主管方:临沂市罗庄区教育局局长周广军表示,由于学生家长集中挤兑,办学者短期无法偿还,是导致学校停办的重要原因。
罗庄区教育局的资料显示,从二零零五年开始,双月园学校总共拖欠一千五百名学生家长教育储备金一亿七千八百万元。
报导披露,采取教育储备金办学的方式,在二零零四年遭遇严重困难,当年四月一日,中国正式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各级地方政府明令禁止向学生、家长筹集资金举办学校。这个规定出台后,各民办学校就面临挤兑狂潮。广东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指出,十多年前,中国还有四百多所民办高等学校,如今只剩四十所还存活。
双月园学校的创办者、双月园集团董事长王卫军表示,学校成立九年来累计收取教育储备金七亿多元,“当时每年在手里的教育储备金大概在三点六亿左右”。他说,二零零四年之前,学校的发展仍然是良性的,每年需要兑付的教育储备金大约在四千万元到七千万元之间,累计退还家长五亿元左右,“随走随退,没有一分钱的拖欠。”
可是,在罗庄区另一所民办学校的办学者因为不能退还家长教育储备金而入狱后,导致家长恐慌,双月园学校便出现挤兑。
王卫军说,“我们从集团调集了二亿资金,但在家长集中挤兑面前,还是不够。”虽然公司一直努力偿还,但二零零五年以后离校学生的储备金至今无法筹措。
据指出,双月园集团以民办教育为龙头,房地产投资为获利来源,九年资产成长二十倍,达到十二亿元,长期留在办学者手里的教育储备金有四亿元左右。
双月园学校成立于一九九七年,是一所寄宿制全日制民营学校,投资两亿五千万元,设有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实行十五年一贯制,面向全中国招生。学校停办前,共有在校生一千六百人,其中包括韩国学生四十人,一线教学老师一百八十多人。
双月园学校停办前,共计招收学生近万人,从二零零零年到二零零五年,高中部升学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包括郭小帆等在内十一人考取北大、清华。
不过,从二零零四年起,双月园学校的招生人数快速下滑,管理和教学质量也急速下降,也使得学校运作出现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