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5月2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毅璋/报导.摄影
说到“刘若瑀”,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若提到她改名前的名字“刘静敏”,许多四、五十岁的读者应该印象深刻。1975年,刘若瑀在台湾兰陵剧坊《荷珠新配》一剧中,演出荷珠一角,受到舆论一致好评。之后在中视主持小小脸谱儿童节目,并荣获1982年金钟奖最佳儿童节目主持人奖。现在,她则忙着带领“优人神鼓”云脚世界舞台,打响名声。
踏进刘若瑀位于台湾木栅政大校区附近山坡上的家,在这个低密度开发的社区中,阳光洒进屋内的每个角落,透过大片的落地窗,一片宽阔的蓝天与茂密蓊郁的树林美景,映入眼帘,心情自然减压放松。
刘若瑀的家中并没有想像中充满艺术家个人风格,反倒是非常的简单与生活化。她说,以前也是个收藏的狂热份子,原先位于北县深坑的家中,不但房子的外型是采中国的古式建筑,在装潢上也花了许多钱购买一些明式家具与骨董作为布置。但自从慢慢接触到宗教之后,反而认为家中的华丽摆饰并非生活的重心,因此将之前所费不赀的仿古家具一一送给朋友。不过,由于这几年时常带领着优人神鼓到世界各国演出,在游历之间带回来许多不同文化的艺术品,在这朴实的空间中,这些具有特色的摆饰,画龙点睛地展现出艺术家的文化气息。
坚持而不偏执 生活也是艺术修炼场
刘若瑀认为,对她人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在修行后所感受到的启示。在此之前,她对现有的一切有许多的刻板看法,甚至因为过分坚持而形成了偏执。但经过修道之后,顿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觉得自己内心的层次已有所提升,反而能打破一切的形式和羁绊,放掉原本的执著。这一点不但表现在艺术的创作上,也反映在她的处世哲学之中。
刘若瑀再次强调,对她而言生活即是工作,她并没有用清楚的界线将生活和工作分开,因此对她而言,家仅是个生活的空间,带领剧团出门在外时她并不会特别想家,而身处这个空间中的家人才是令她牵挂的对象。
生活的哲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居家态度,而家中的布置也常是源自于主人对于生命本质的自我看法。我们可以从家中的摆设看出刘若瑀方便而不随便、坚持却不偏执的艺术态度。相信在这空灵的氛围中,更能激发出她在艺术创作上的无限惊奇。
优人神鼓
“优表演艺术剧团”成立于1988年,长久以来都在木栅“老泉山山上剧场”进行训练和排练。优人神鼓强调在生命的过程中,融入自然与文化所带给的影响。在人称“阿禅师父”黄志群的指导下,对于团员进行击鼓的训练与创作。自此优剧场结合静坐与中国武术,将“剧场”和“击鼓”这两项艺术结合在一起。
优人神鼓的表演震惊欧美的国际艺术界,足迹踏及世界各地,像欧洲的德国、挪威,及非洲布吉纳法索、南美的委内瑞拉等,亦曾受邀至法国亚维侬艺术节的大自然石矿区剧场演出。而你绝对不知道的是,连台北市长马英九与艺人王力宏都曾到优剧团来学习感受优人神鼓的独特韵味。
目前优剧团与北市文化局合作,在木新路二段的文山艺文中心永安馆成立了“表演36房”,希望藉由与社区的结合共同推广文化活动。(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