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现七千七百年前人工栽培谷物

标签:

【大纪元5月26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赵志军表示,根据考古研究,世界最早人工栽培谷子和糜子,产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比欧洲早两千多年。专家推测,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地很可能在赤峰市。

新华社引述赵志军说,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三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刘国祥在敖汉旗兴隆沟考古挖掘时,对兴隆洼史前人类经济生活形态进行考察,进而确认这里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同时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刘国祥提取一千五百多个土样,到实验室进行识别、鉴定,发现一千五百多粒碳化榖粒,一种是糜子,占百分之九十,另一种是谷子,占百分之十,这些谷物都是人工栽培形态。

加拿大及英国有关专家鉴定后,也确认这些谷子、糜子都是人工栽培形态。

考古工作者将碳化谷子、糜子送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碳十四鉴定,确认距今七千七百年至八千年间,比中欧地区发现的谷子早两千年至两千七百年。

报导说,兴隆沟的谷子、糜子考古发现,引起国外学者关注。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准备与中国课题组进行国际性交流与合作,将在赤峰地区以及欧亚草原大通道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相关新闻
一级古迹大坌坑遗址  坟堆中架构台湾历史观
“姆大陆”一块沉没古大陆被发现
考古大发现:波黑首都附近发现疑似金字塔
中国收藏家寻得疑似现存最古老唐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