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湾.南坪古道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85
标签:

“南坪古道”位于新竹内湾,是内湾南坪与尖石乡义兴村马胎部落之间往来的旧路。竹59乡道完工后,马胎对外交通获得改善,古道于是荒废。内湾观光兴起之后,古道的前段(内湾段)经过整建,铺上木板栈道,通往油罗溪支流上游的“情人谷”,成为一条赏萤步道。

古道的后段(马胎段)则仍保有昔日的旧径沧桑。由内湾出发,古道绕行山区森林,中途经过情人谷附近的溪谷,兼有森林、溪流之美,而路程不长,难度适中,所以颇值得一游。我选择南坪古道开始我的内湾之旅。

我第一次来内湾。带着简图,从台北南下。北二高关西交流道下,沿途问了两次路,终于找到正确往内湾的路。由台三线左转120县道,内湾线铁路便出现于公路的左侧,铁路、公路齐行,铁路却忽隐忽现,一会儿在公路左侧,一会儿跑到右侧,最后又回到左侧。一路前行,爬过一道小坡后,内湾山城终于出现于眼帘。

我未进入内湾市区,而是先右转中山路(外环道路),沿着油罗溪的溪岸而行。右侧有开阔的溪谷及溪岸景观步道,左侧则是琳琅满目的商店招牌,最多的招牌写着“停车每次100元”,恰似九份山城。幸好今天是非假日,车位不难寻,无须掏腰包找停车位。

南坪古道


沿着溪直行,至内湾大桥时,右转过桥。过桥后再右转,附近有家“阿三哥餐厅”,餐厅门前的水泥斜坡道,即是南坪古道的入口,入口处竖立着南坪古道的标志及解说牌。“南坪”是当地地名,指的是油罗溪以南的河阶平原。

顺着“阿三哥餐厅”前的水泥路往上走,两旁种植着一排山樱花,这段路又被称为“樱花步道”。季节未到,樱花树显得萧瑟,枯枝点缀着些许樱红而已。水泥路的尽头,便是古道登山口。步道全部铺设木板,略高于地表,栈道踏踩舒适,规划的相当完善。

南坪古道,规划完善的木阶步道。


一开始约五、六分钟的上坡路,让人有运动流汗的感觉,随即进入令人惊艳的山腰路,古道变为平缓,走来轻松,有如履平地的感觉。这时出现一小段未铺设木板的传统泥土山径,林间气氛变为原始,周遭林荫幽雅,令人陶然。接着又出现平缓的木板步道。一路好走,漫步森林中。

这段山路平缓,铺设了完善的木板步道,以古道而言,显得过于凝妆,减损了古道旧貌及古味。但若以通往“情人谷”的“情人步道”规划而言,则立意良善,适合情侣漫游,也适合亲子同游。有失亦有得。

观景亭


步道舒适好走,使人忘我,也忘路之远近,不知不觉就绕至一观景台,从林间空隙远眺,正好面向油罗溪、内湾大桥及内湾吊桥,对岸正是热闹的内湾市区。油罗溪分隔两地,北岸是内湾主要的聚落所在,南岸腹地较小,除了河岸边有几间餐厅,就是这大片的山林了。

观景台。


过观景台,木阶梯往下走,绕至后山,更远离了内湾的尘嚣,景致愈幽。步道两侧皆山,中有溪谷,为油罗溪的上游。所谓的“情人谷”,就是指这条溪谷上游的某段清水佳境。沿途的步道仍是美崙美奂的木地板,弯绕于平平缓缓的山腰,可闻溪潺声,约前行六、七分钟,才出现泥土路。

前方有一木制凉亭,溪谷就在凉亭下方处。凉亭盖的颇雅观,有一排木椅,坐卧于此,可闻林香,可听淙声,气氛甚佳。这里有一左岔路通往“情人谷”。冬日的溪流水,吸引力不足,而情人谷并非今日的目标,我继续向前行。

前方的路径变为原始,有两块巨石夹道,通过之后,左前方路旁出现一棵巨大的茄苳树,树干粗约三人合抱,这附近溪岸的树林特别蓊郁,不少大树的枝干有鸟巢蕨附生,景观变得原始。正惊讶这片山林的美貌,前方又冒出整齐的木板路。“情人谷”已过,这木地板就显得画蛇添足了。木板步道的尽头,古道横越溪谷。

古道质朴,有石阶残迹


溪谷处有断桥遗迹。桥被洪水冲毁,未修复,已无法通行。溪水稀少,可踏着溪石而过。至对岸,古道沿溪岸上行。古道的石阶残迹隐约可见,这附近的环境特别潮湿,石块稍为湿滑,但古道路迹明显,路况还算不错。沿途又遇两、三棵大茄苳树,大树的枝干亦可见不少的鸟巢蕨。这段山路是南坪古道的精华所在,沿途还可看见废弃的木制电线杆,隐隐透露出古道的沧桑。

古道越溪。溪谷有断桥遗迹。


古道缓缓而上,约七、八分钟后,山径向左折,偏离溪谷,开始较陡的上坡路。约十来分钟,爬过一鞍部,古道翻越至山的背后,随即遇见大片的竹林。走于竹林间,气氛雅致,本来应是赏心的一段竹林路,今日却气温回暖,飞蚊颇多,跟在身旁,在耳畔恼人,只好快速通过。出竹林,右侧上方有民家,远处则看见义兴教会的教堂及其旁的欧式山庄。

不久,古道接产业水泥产业道路,走出去后,接上竹59乡道,抵达了古道终点。总计从“阿三哥餐厅”走至此地,费时70分钟。出口处有一栋美观的欧式山庄,名为“玛雅山庄”,旁边就是教堂了,教堂属于“台湾基督教长老教会义兴教会”。

樱花绽放。


教堂大门深锁,未开放。教堂前的马路对面是嘉兴国小义兴分校,派出所则在学校旁。派出所已裁撤。校园后方栽种一排的樱花树,开得灿烂艳丽,比内湾更早捎来初春的消息。

马胎义兴教会


义兴分校校园内的墙壁彩绘图案及篮球场上搭建的一座简易竹寮,呈现着原住民的风味。这里属于尖石乡义兴村,为传统的泰雅族部落,地名叫做“马胎”。“马胎”应该是泰雅族语,但不知其意义(注1)。马胎的义兴分校,成立于日据时代,历史悠久,当年日本籍的教师,应该就是走这条南坪古道来到马胎部落教书。百年前,日本人为了瓦解泰雅族人的反抗,曾以大军深入尖石乡的泰雅族部落,尖石乡玉峰部落的李栋山古堡即是当年的战场遗迹。

南坪古道的旧径保存良好,靠近内湾的古道前段更已修筑成完善的木板步道。较可惜的是,沿途缺乏有关古道历史的导览资料,使我这外地人无法获悉更多这条古道的历史背景及当地人文风情的资料。而这些资料的搜集、取得及设置,并不困难,比起步道施工的工程金额,做与不做,不在于有无经费,而在于用心与否。

我在义兴分校的校园一角阴凉处,席地而坐,先吃点干粮暂时裹腹,还预留半个胃,准备前进内湾时再使用。本来还有考虑回程是否改走竹59乡道下山,可沿途公路看风景,但这时眺望公路下山的路线,却是远绕一大圈,这时天气又闷热,于是决定走原路回内湾。

回程采急行军,只花了四十分钟就回到南坪古道的入口。为什么急行军?倒不是为了逃躲飞蚊,而是为了内湾。从台北这么老远跑来内湾,难免会有贪念,想把握时间多游几个景点。因此从马胎部落往回走的路上,便不能自已的加快了脚步。

旅游日期:2006.01.18 

——本文转载自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行旅图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NBA 马刺两后卫各领风骚 巫师无力追赶
双溪.牡丹古道
维省毒犯潜逃受通缉 税局追讨四百万
澳工党指责新避难法规违反难民公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