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中国和互联网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5月1日讯】(大纪元记者吴宝编译)6年前,柯林顿总统曾形容中共封锁网络世界的努力无异是想把果冻钉在墙上一样没用。

经济学人4月27日报导,今年2月美国国会所举行的听证会中,共和党国会议员克利斯多夫史密斯认为,美国多家网络公司为了进军中国市场,甘愿沦为中共政府箝制网络自由的打手与工具。出席听证会的一些公司,如思科、Google、微软以及雅虎都被审问。对于外国公司而言,中国的网络商机根本就是一个道德良知的雷区。

从2002年以来,中国上网的计算机数量已经扩增2倍以上(4千5百6十万台);网络使用者也增加了75%(到达1亿1千1百万人)。现在中国已经仅次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使用国,且超过半数以上都是使用宽频上网。使用在线及时通聊天系统人数也倍增到8千7百万。3年前还很罕见的在线个人部落格(Blog),现在已经增加到了3千万个。搜寻引擎每天的使用量超过3亿6千万次。在小城镇里,网吧宽频上网费用1个小时只不过1元人民币(约0.13美元)而已。

手机的流行与普及率也毫不逊色。去年底,中国手机门号为3亿9千3百万个,居全球之冠(比起2002年底多了2亿)。假如中国第三代手机系统证照于不久后核发下来,许多人相信宽频网络的高速优点也会出现在手机上了。

外国人权团体表示,中共政府于互联网上怖置了大约3万名网络警察。他们已经抓到少数胆敢利用网络挑战当局权威的异议人士,并加以判刑。人权团体同时表示中共监禁超过50个于网络或简讯留言上发表个人看法的人。中共领导者近几个月来加大力度控制网络和媒体。少数直言不讳的报纸被关闭,他们的主编被开除。

今年Google公司决定于中国的搜寻引擎服务器中加装自我审查系统,引发美国强烈抨击。但上海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公司则表示:现在中国百度(Baidu)搜寻网所占的市场比例为56%,Google才占1/3不到,可是三年前Google却是这产业的龙头。

但百度和Google两家搜寻引擎的自我过滤系统仍可让中共当局不喜欢的信息通过到网民计算机中去。举例而言,不被中国平面媒体所报导,关于美国国会举行对多家网络媒体自我审查系统的听证会消息在两家的搜寻网中都可以查到。

部落格让监控系统更加困难。中国快速成长且为数众多的部落格版主知道他们必须小心被禁的关键词,这包括那些已经被安装在中国MSN Space部落格版内的字。假如你键入了这些字,版上就不会出现这些字或者你想要重新整理的命令会被拒。但在中国网络的认证中,部落格可以轻易且快速地建立,没有人会去验证个人的信息。部落格版主通常可以公布一些让检查员心惊胆跳的信息。

人工监视比起防火墙的监控效果更好。位于北京西北边的新浪公司(Sina)的大型开放式新闻编辑室里,20个审查员就坐在屏幕前。他们都是年轻的雇员,工作是日以继夜地检查数千个部落格和网民在新浪网新闻标题下回应的评论网站。他们的任务就是找出可能通过过滤器并冒犯到当局的漏网之鱼。

直接攻击共产党或者政治组织的言论鲜少能够过关(有也至少不会挂在网上太长时间)。即便是共产党自己也很注意如洪水般的公众评论。他们热切希望得到一些合法性的言论,但又急于避免碰触民主性。上个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应该广泛地聆听发表在网络上的意见。

2003年初SARS爆发期间,许多人都待在家中上网搜集这方面信息,并且不断关心此一消息。当局努力阻断SARS扩散信息的行动,最后在电子邮件、计算机和简讯的传播中终告失败。

共产党担忧平民百姓间任何无纪律的网络串连,所以严格控管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即便是以慈善为主的活动也一样。它残酷地镇压组织性异议份子。但中国人经由手机、简讯和实时通也可以形成一个快速的沟通网络,且远远超脱政府的控制能力;微软的实时通系统就是其中普遍的一种。但显然,市场最大的占有率是一家中国公司–腾讯(Tencent)。它推出的QQ软件借着连结免费的在线和手机系统功能创造了不错的盈余。

中共政府不断地公布新的法令规范网络和手机使用者。去年9月,新闻入口网站被禁止发表任何可能煽动群众抗议的新闻;以任何非法组织为名义所发表的文章也被禁止。根据新闻报导,中共政府计划于今年规定要求民众购买手机预付卡者需要递交身份证,因为超过一半以上的的手机门号都没有经过注册,这使得犯罪份子或异议分子因为没有透露身份而能轻易逃过警察的追踪。

但市场可能会反制这些措施。这些严格的措施究竟可以对那些禁令管不到的卫星通信信号接受处产生多少的作用令人质疑。非法贩卖的卫星接受器和小耳朵装置可以传送没有经过检查的外国卫星频道信号。这些东西正在中国城市区形成大型的地下商业体。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哈佛研究员介绍中国的博客和网路审查
电子网络成为另一种民主形式
透视中国互联网
中共限制网络新闻规定被批违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