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4月29日讯】 因对一段长城管理权的长期争议,2006年4月25日,中国司马台长城管理处与金山岭长城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双方发生冲突,互相殴斗,造成多人受伤。因为双方存在管辖权之争,对于此段长城墙体多处出现的严重破损的维修计划一直搁浅。
据新京报4月28日报道,产生争议的是一段西起龙裕口,东止望京楼的长城,总长10.5公里。司马台和金山岭长城管理处在这段长城的两端分别售票,司马台40元,金山岭30 元。如果游客穿越整段长城,需要花70元。
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0号敌楼到14号敌楼,长度大约1000米,这里有极有价值的“文字砖”长城,每块城砖上都刻着“万历镇虏骑兵营”等字样。紧连着“文字砖”长城的,是小弧顶楼上的一块麒麟影壁,上面的12块方砖上浮雕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麒麟。
由于这一段长城还没有被两家的实控范围覆盖,司马台离北京较近,而且金山岭到司马台是下坡,所以走司马台的游客要远远多于金山岭,每年司马台的收入差不多是金山岭的2倍,所以这段长城的最终归属将直接影响周边群众的经济收入。
此前三天,金山岭长城管理处拔去了司马台长城景区管理处插在此地的标牌。此前一周,司马台长城管理处扔掉了金山岭长城管理处放在10到14号敌楼的垃圾箱。
双方各执中国国家有关文件,各自有理。 因为双方存在管辖权之争,这段极有价值的“文字砖”长城的维修计划一直搁浅。
在金山岭长城小弧顶楼附近看到,长城墙体多段出现了缺口,马道、阶梯、垛口、敌楼都有严重破损,部分长城甚至坍塌中断。连接小弧顶楼与大弧顶楼的“文字砖”长城破损严重,游客只能从城墙外绕行,无法登赏“麒麟影壁”。
在残破的城墙外,堆放着原本用来修缮长城的砖块和石灰,木支架也散落在地。
中国国家文物局曾在2005年12月组织北京、河北、承德、密云四地的文物局进行协调,目前的口径是有结论之前,双方先都不要动工维修。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认为,司马台与金山岭的长城管理权争议很有典型意义。一方面是出于经济利益产生的争夺;另一方面则是未开发的荒山野岭,互相推卸 管理责任。董耀会介绍,金山岭和司马台的问题并不是孤例,在辽宁与河北交界的九门口长城,也存在管理权的摩擦。但在长城、大运河等跨行政区文物的管理中, 长城的问题是最明显、最突出的。长城管辖权之争,受伤最深的还是长城。@(http://www.dajiyuan.com)